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古诗三首
        ★★★★
【字体:
古诗三首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会诗中的3个生字鹭、含、吴;会解释两个词的意思,并说出所含这两个词的诗句的意思。会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三)会用自己的话说出《绝句》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一)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绝句》一诗。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樟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因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为标题。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二)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教师范读。

(三)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四)学习生字新词。

鹭(l)),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是道路的表声;下边是鸟字表意类。(可以不给学生讲,老师要知道。)鹭是上下结构的字,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记字形。白鹭,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也叫鹭鸶。

含(h2n),上下结构,用拆合法记字形。上边是今天的,(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写成命令的字,)下边是个的字义是藏在里面。组词:包含、含义、含苞待放。

吴(w*),上下结构,上边一个,下边一个。用拆合法记字形。东吴,三国时期孙权在长江下游一带建立的政权叫东吴,这里借指江苏、浙江一带地方。

(五)初步理解这首古诗写了什么?(初春时节,成都草堂周围壮阔优美的景色。)

(六)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

1.复习: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

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2.逐句理解诗句内容。

1)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黄色,自眼部到头后部有黑纹,嘴淡红色,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就是叫。是新绿,翠柳是指初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2)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句意: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3)窗含西岭千秋雪,

,包含。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4)门泊东吴万里船。

,停泊。万里,指遥远,不是实指。

句意: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3.串联诗句内容,说出译文。

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七)教师分析讲解。

1.讲解前两句。

在第一、二句诗里,诗人写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景物。描绘出了鹂鸣翠柳,鹭上青天的情景。黄绿相衬,白青对照,有声有色,表达了诗人的欢快心情。第一句写的是平视而见的近景,第二句写的是仰望而见的远景。诗人的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

2.讲解后两句。

在第三、四句诗中,诗人写了千年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积雪和草堂建筑合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

3.讲解:诗人用工整的对偶句,一句一景,描绘出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八)默读全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对成都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九)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描写的景色。

1.明确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积雪、船只。)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近景、远景合在一起,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参看书上的插图。

3.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十)学生质疑:学完了这首古诗,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十一)练习背诵、默写古诗。

(十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l)(    )  h2n(    )  w*(   

2.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意思。

1)两个黄鹂鸣翠柳

2)窗含西岭千秋雪,

3)背诵、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小资料】

1.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学习佳句。

《瀑布》、《望庐山瀑布》、《梅雨潭》这三课都描写了瀑布。在描写瀑布声音时《瀑布》这首诗用的比喻句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比喻形象,句式工整;《梅雨潭》这篇散文用的象声词哗哗使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在描写瀑布颜色时《瀑布》是用的比喻句: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青衬白,显得瀑布颜色洁白晶莹;可爱之极;《梅雨潭》也是用的比喻句。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黑白分明。在描写瀑布的形态时《瀑布》是这样写的: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连用四个比喻句,描写了瀑布在无风,有风时的不同姿态,令人神往;《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用遥看瀑布挂前川来描写庐山瀑布,宇用得出神入化,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疑是银河落九天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梅雨潭》用了三个比喻句来写瀑布的形态: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急剧地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开了。这些比喻句生动地写出了瀑布多彩多姿的可爱形态。就这样通过归纳比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学习祖国丰富多彩的语言。

2.附《瀑布》诗一首。

瀑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