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习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能写出"急速"、"随即"、"探望"的近义词。会在"时刻"、"日子"、"战斗"、"典礼"等名词前填写合适的词语。
3、复习归纳段落大意的基本要求,能把课文二、三段的短意说完整、说清楚。
4、默读课文、体会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
回答课后问题。独立地编写指定段落的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时刻理解"时刻"?找一个近义词。
2.揭示课题:读题
过度:时间是永桓的,最后的时刻是指哪一段时间?谁在最后的时刻干了什么?
二、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师述:在国民党监狱里有相当多的优秀共产党员被关进去,穿上囚服,戴上手铐,过着非人的生活。最后他们有的冲破牢狱,有的英勇就义。
1.分节读课文。
2.看课后第1题,根据提示,用"//"分段。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
2.示范段意。"一天,特务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4.比较段意与文中摘录句子间的区别(摘句不是照搬,要根据内容作适当修改,既要了解本段主要内容,又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
5.从第一段段意中,我们学会了两个概括段意的方法。
五、学习第二段
过渡:对于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她对生命是极其留恋的。
1.理解"典礼"(盛大而又隆重的仪式)
师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就是盛大而又隆重的;一幢新大厦的落成典礼也是盛大而又隆重的……。
2.为了参加隆重的典礼,江姐是如何做的呢?你觉得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得怎样?看看她做了哪些事情?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大家边默读第二段,边圈出最能表现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从容不迫的词语。
板书:从容不迫"迅速"、"随即"、"平常"
口头填空:
塞好()套了()跳下()拍拍()拿起()理理()
梳着()擦去()脱下()照照()穿上()试走()
过渡:是呀,江姐明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就义了。但她的动作还是那么快,那么熟练。可见,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多么的从容不迫呀!在乎常的时间里做平常的事,那是很容易的。然而此时,不是平常的时间,而是极不平常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姐还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充分说明了江姐在极不平常的生命的最后一刻从容不迫。
3.指导朗读课文第2节
4.讨论:为什么江姐把自己的就义看作是参加隆重的典礼呢?
六、学习第三段
1、江姐和难友们怎样最后告别的呢?第5节与这几位同学读的这几节有什么关系呢?
2.从概括段中摘取句子来归纳段意。但用摘句法概括段意有时要作修改和适当的补充。
3.在江姐和难友们作最后的告别这段中,江姐怎么做的,难友怎么做的?读后交流
4.指导朗读。第9节中的那个省略号是怎么读的?
5.小结:此时此刻,胜利的欢乐和永别的悲痛,同时挤压在江姐的心头。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9、10小节。
七、讲读第四段,出示第四段段意。
1.齐读第四段。
2.小结:他们是在迎接重庆的解放,迎接全中国的解放。他们表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精神。
八、总结全文
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值得珍惜的。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那么乎静,从容不迫。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庄严的美和视死如归的祟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