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无声的竞赛》教案
        ★★★★
【字体:
《无声的竞赛》教案
作者:北大附小…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无声的竞赛》教案
北大附小 李秀贞
一、教材特点: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法国留字时写一名法国学生展开了一 
场无声的竞赛。徐悲鸿以预旨的毅力发愤苦读,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胜利,为  
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赞扬了徐悲鸿热爱祖国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能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
3、能读懂课文,回答阅读思考中的问题。
4、知道徐悲鸿在与法国学生的竞赛中,以顽强的凝毅力发愤的苊学为祖国争气的事迹。学习热爱祖国的可贵品质。
5、能照样子用“不仅、、、、、、还、、、、、、”写句子。
6、能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一段话。
三、   教学重点:
1、学会16个生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能先找了重点段再分段。
3、能读懂课文,回答阅读思考中的问题。
4、能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四、   教学难点:
1、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
2、能读懂课文,回答阅读思考中的问题。
五、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录入新课。
(二)   听范读课文(放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   简要介绍徐悲鸿。
(四)   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思考、讨论:
1、 (投影):1、“竞赛”是意思?
2、 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竞赛?
3、 竞赛的内容是什么?
4、 为什么是一场无声的竞赛?
(五)   划分段落:
先找出课文哪段是讲“无声的竞赛”的。
再给课文分段。
(六)   分段指名朗读。
(七)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找出法国学生的两次讲话。说一说这两次讲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么大的变化?
2、“愚昧无知”、“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3、有语气地练读这两段话。
4、(投影)“我从这位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强毅力和必胜的信心。”达
扬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5、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讨论 :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是怎样把徐悲鸿刻
苦学习绘画具体的?
6、练习用“、、、、不仅、、、、还”说一句话。
7、全文赞扬了徐悲鸿怎样的品质?
(八)   有语气地齐读全文。
附 板书
徐悲鸿→热爱祖国
不仅、、、、还、、、、、、、、、、
一画就是一整天 
发愤苦学     星期天―――――郊外写生   取得胜利
胃痛时―――――-继续画
六、   课后练习:
1、查字典,把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写在(     )里。
愚昧(                          )
毅力 (                          )
获得 (                          )
奔驰 (                          )    
2 、造句:
不仅、、、、、、、、、、、、还、、、、、、、、、、、
1、照课文填空:
①他像一匹千里马,(       ),(          )地发
愤苦学。
②他的(                 )使老师们深受感动。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