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自学本课6个生字新词。
2.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
3.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能力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分辨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能力。
3.加强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学习作者对异国风光细致地观察和生动地描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二)解决办法
小组讨论,学生自悟,教师及时点拨、归纳,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教具准备
幻灯、写有字词和思考题的幻灯片以及插图幻灯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威尼斯的小艇》。(板书:16威尼斯的小艇)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威尼斯。(出示课文插图的幻灯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呢?小艇在威尼期水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请大家认真学习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明确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字词。(出示写有课后思考、练习4读写所写字词的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艇”、“纵”、“拥”、“梁”为后鼻音。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要求:边听边想,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指名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使学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
4.根据以上内容,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指名回答。)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段(第五、六自然段),讲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学习理解第二段
1.图文对照,认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出示威尼斯的小艇的幻灯图片)。要求:边读边想,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2.指名回答:“小艇是什么样儿的?”(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1)利用课文句子来回答问题,不能一读了之,应加以总结,概括,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了。(2)要学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
4.(指板书)问: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小艇的样子的?(抓住了小艇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抓住了小艇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的。)
通过作者对小艇的样子生动地描写,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样子奇特,造型美观。)
作者把小艇的样子写得如此美丽,除了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外,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打比方?(学生们各抒已见,主要是便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5.练习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艇的美及乘船游览时的快乐感受。(先让学生各自练习,然后评议一下用什么样儿的语气,再指名读。朗读要求不是读前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逐步体会,从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
6.教师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用比喻句进行描写,这样就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把文章分成四大段。谁还记得,每段写什么内容?(通过让学生回忆,说出课文四大段的的段意。)
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新旧知识点衔接起来,明确和较完整地把握文章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写法。)
(二)学习理解第三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突出“特别好”的?(要求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指名回答: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抓住四点,行船的速度极快;船多的时候能操纵自由;极窄的地方能平稳地穿过;能作急转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利用课文的语言来组织材料说明问题
板书:驾驶技术好
(自由发言,目的是培养学生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同时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恰当。如“操纵自如”这个词用得好,因为船夫在船速快、船多、河道窄、有急转弯的情况下,都能熟练、灵活地驾驶,更说明驾驶的技术高超。)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朗读语气。
(三)学习理解第四段
1.默读第五、六自然段。(出示幻灯思考题。)
(1)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认真体会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检查学习情况。
(1)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使学生知道:白天商人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娱乐、交友;小孩们到郊外游玩;老人带全家人祷告,都需要小艇。晚上戏院散场需要坐小艇回家。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重点词语。)
(2)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课文的最后两名写的是威尼斯的夜景,仍然没离开小艇。这说明小艇与整个城市的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4.教师小结。
威尼斯人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小艇,(板书:生活关系密切)只有在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的时候,威尼斯才静下来。)
5.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这样密切,是什么原因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联系第一段回答。因为威尼斯是个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板书:主要交通工具。指导学生前后联系起来看课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了这篇文章,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风光美丽,景色奇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的写法。
(1)作者要写威尼斯的城市风光,为什么以“小艇”为题呢?(小艇是威尼斯独特的风景,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2)作者在写小艇样子时,抓住了哪些特点?写小艇的作用时,抓了哪些特点?(根据板书回答。)
(3)作者为什么能把威尼斯小艇及与小艇有关的事物写得如此具体、生动呢?(使学生知道,这是与仔细观察分不开的。)是作者一时一天观察的结果吗?(不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使学生明白,课文融进了作者多次观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观察的好习惯。)
3.教师小结。
威尼斯的小艇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作者平时注意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法,因而能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写有6个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提醒学生注意:“艇”中间部分为“廴”不是“辶”“雇”的里边是“隹”不要写成“住”。
七、布置作业
(一)抄写课后读读写写。
(二)预习17课《雪猴》。
1.熟读课文。
2.分段并写出段意。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