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小学第五册综合课所有教案
        ★★★★
【字体:
小学第五册综合课所有教案
作者:广州市天…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位置、面积、环境,校内场所,课室、专用室等。
2、懂得怎样做个文明有礼的学校小主人。
3、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全国各间学校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理想中的学校设计比赛。
4、增强主任翁意识,爱学校,维护学校利益,争做华阳好孩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华阳小学,激发爱校的思想感情。
一、 了解学校
1、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察看校园的位置、周边环境、校内场所、课室、专用室等,并进行测量和记录。
2、各小组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并交流观察后的体会。
二、 学做学校小主人
1、学生自由组合,分别扮演来校参观的客人和学校大队部的小礼仪,并由小礼仪介绍学校的环境及特点。
2、请同学表演。
3、评议
4、汇报:我们作为学校的小主人,当客人来了,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礼节呢?
三、 爱学校,做好小主人
1、自由完成练习:你喜欢学校的哪些地方?理由?
 2、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会美化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遇到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做?
1、在墙上乱涂乱画。
2、主动清洁墙壁。
3、随地乱丢垃圾。
4、随地吐痰。
5、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6、对着墙壁踢球。
7、阻止同学破坏环境卫生。
8、把树叶扫到操场角落。
二、 实践活动
1、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清洁组、美化组、绿化组进行美化校园的实践活动。
2、评选优秀小组。
3、谈体会: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设计理想校园活动
一、 查阅资料
1、学生利用电脑,了解全国各地学校的特点,找出可借鉴的地方。
2、汇报交流
二、 创作活动
1、设计理想校园(画画、电脑设计、作文)
2、展示作品
3、评议作品
4、集体给校长写一封信,把同学的建议反映给校长。
二、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师每天的工作,了解老师的身体状况。
2、阅读尊师故事,激发尊敬老师,做个好孩子的愿望。
3、制作教师卡,开展一次庆祝教师节的主题中队活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访问调查
1、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我们的老师"的访问调查活动
姓名 任教科目 每周授课时间 每天备课时间 辅导学生时间 家访方式及次数 家务时间 睡眠时间 健康状况
        
        
2、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3、讨论:从所收集的资料,你对老师的工作有哪些新的了解,今后你准备怎样做?
二、故事会
1、四人小组内交流尊师故事。
2、请各组派代表讲尊师故事。
3、讨论:教师这个职业为什么这样受人尊重?
4、交流
5、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召开庆祝教师节的主题中队活动
一、 资料收集
各位同学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媒体了解有关教师节的历史及各地庆祝教师节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以赞颂老师的爱和辛劳为内容,写一份一分钟的演讲稿。
2、排练庆祝教师节活动的节目。(相声,唱歌、舞蹈等)
3、制作一份礼物送给老师。
4、以中队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三、 活动(略)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制作教师卡
这一节课和美术老师合作,由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制作教师卡,并进行评比。
三、秋天到了
单元目标:
1、 热爱自然,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关系,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2、 发展表现美的能力和技能。
3、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单元内容:
1、 走进秋天
2、 秋天的节日
3、 自制花灯贺中秋
第一课时: 走进秋天
教学重点:体验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学生课外寻找到秋天的足迹,走进秋天, 进行汇报。
2、 图片欣赏秋天的美景,秋天收获的果实, 感受秋天的乐趣,感觉大自然的美,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教育。
二、 实践活动
1、 展示自己所带上的关于秋天的作品(画、果实、种子、花、图片、文章等),与同学们分享秋天的知识
2、 小组交流汇报
3、 走进秋天,到我们生活的校园里去寻找秋天
4、 汇报。
三、 完成练习,总结反馈
1、小结活动过程
2、完成练习
3、汇报
4、总结活动
第二课时:秋天的节日
教学要点:了解不同地区欢庆中秋节的习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故事引入
1)嫦娥奔月的故事
2)月饼来源的故事
二、你说我说
1、学生汇报了解到的中秋节的故事,资料
2、四人小组讨论,并完成练习
城市_民俗及特色活动_特色
  
  
  
  
3、小发现:了解的中秋美食丰富多彩,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食品的形状都是(  )的。你认为它的寓意是什么?
4、中秋赏月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参加人员:                          
准备的特色食品:                          
需要注意的地方:                          
5、中秋的延伸:
(1) 重阳敬老节
(2) 关于中秋的诗句、文章
6、活动延伸,思考:
(1)九九重阳节那天,关注敬老活动,把你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写一写
(2)你打算为自己身边的老年人做些什么?
第三课时、自制花灯贺中秋
教学要点:引发儿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开展科学探索活动。
与大队部配合进行中秋灯笼制作大赛,并进行评奖。
四、电话和我们的生活
单元目标:
1、了解电话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讯方式变革的意义,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
2、感受现代信息技术化的迅猛发展,让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
3、了解电话的用途,了解通讯用途的发展,动手做做土电话。
单元内容:
1、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
2、说说电话
3、动手做个电话
第一课时: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
教学要点:了解通讯技术的发展,通讯方式变革的意义,珍惜今天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导入课题质疑
2、 说说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
二、根据图片,写出它们的演变顺序
 3、说说电话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4、分组查找资料,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功能。
1)可视电话
2)传真机
3)无绳电话
4)信息电话
5)手机
6)电子邮件
7)IP电话
5、如果你向远方的亲人问候,你选择什么方式?并说说原因。
第二课时:说说电话
教学要点:了解电话的发展、途径和功能。
一、导入
1、了解第一部电话的诞生。
2、关于电话,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综合活动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电话的种类 主要功能 附加功能
  
  
  
2、汇报你家的电话是哪种?有什么附加功能?
3、说说你打电话的过程和大家分享。
4、移动电话的法。
三、课外延伸
1、你知道下面的几个特殊电话和它们的用处吗?
1)119
2)110
3)120
4)140
2、你还知道其他的特殊电话号码吗?
3、遇到以下的情况,你打什么电话?
1)邻居家失火了。
2)奶奶心脏病犯了,父母不在家。
第三课时:动手做个土电话
教学要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探究发明的兴趣。
一、课前准备:薄塑料杯、棉线、小竹棒、剪刀
二、小组合作:根据课本进行土电话的制作(每人组2个)
三、成果展示:
1、汇报自己的土电话
2、评奖
3、颁奖
四、开动脑筋想想说说:土电话为什么能通话?
五、谁知盘中餐
一、教学目的:
认知: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不浪费。
行为:爱惜粮食要做到:不浪费一粒米、一口饭;不乱丢馒头、包子和糕点。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时:3课时
                第一课时:粮食知多少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提出观点
1、 学生背诵《悯农》,导入课文
2、 结合古诗,启发学生,明确观点
二、媒体演示 学文明理
1、 演示画面《一粒米的自述》,理解课文
2、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什么是"五谷"和"六畜")
3、 展示水稻、小麦等图片辩识
4、 总结,提出要求:调查:北方、南方、广州人的主要粮食
三、辨析明理 深化观点
1、 多媒体演示课后评一评,学生参观农户,了解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到白米的全过程
2、 提出问题,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四、延伸课外 激情导行
1、 欣赏《我是一粒米》歌曲,激发情感
2、 多媒体演示有关一粒米的数据,深化认识
3、 布置填写家庭调查表《看谁做得好》
五、讨论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粮食
学生姓名  性别 
家长姓名  电话 
在家表现 行为表现评价内容 好 一般 须努力
 不挑食、不偏食、不乱扔、乱倒食物   
 按自己的食量盛饭,能把碗里的饭吃光,做到不浪费一口饭   
 尊重农民伯伯、不轻视劳动人民的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不践踏农作物   
             第二课时:粮食食品与健康
教学重点:学会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品
a) 小调查:我们每天都吃到一些粮食制品,看看超市里有哪些粮食制品可供我们选择
b) 调查卡:调查人:   时间:   地点:
粮食制品名 米粉 豆浆 豆腐 面包 面条
价格(元/包)     
c) 四人小组讨论你们最喜欢的主食,了解同学及同学的爸爸妈妈们喜欢的主食
d) 制作访问卡:
 被访人:  年龄:    职业:
 喜欢的主食:
 原因:
五:课外延伸:访问你身边的医生、营养师、厨师等专业人士,看看他们对日常主食搭配有什么好的建议,然后完成下表:
我知道了:    我以后要注意:
e) 设计出你认为满意的一天的主要食谱:
 早餐:         好处:
 午餐:         好处:
 晚餐:         好处:
第三课时:学做盘中餐
教学目标:学会自己动手
一、知道沙河粉的传说么?
二、知道沙河粉是怎样作成的么?
三、淘米、浸米、磨米浆、蒸粉、切粉
四、四人小组讨论:作馒头
 材料与用量:
 制作步骤:
        六、过新年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新年的一些知识
2、懂得怎样做个文明有礼的小主人。
3、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全国各地春节的特点,结合广州实际,进行春节设计比赛。
4、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爱祖国,爱家庭,争做好孩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节到喜洋洋
导入: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二、做小调查:北京人、哈尔滨人、上海人广州人、客家人、潮汕人、海外华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四、 了解人们过春节的习俗:
除夕:初一直到元宵节
五、 过年家家都会贴对联,试着拟写一副对联
第二课时:过个欢乐年
教学重点:教育孩子给父母做一个好帮手
一、 讨论:为了过一个喜庆的春节,爸爸妈妈都会精心地准备,同学们应该怎样为父母作一个好帮手呢?
二、 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小卫生员、小巧手、小采购员、小厨师
三、 各个组分别准备好自己组的特色上台汇报
四、 春节的菜式既要好吃又要寓意吉祥
如:身强体壮、年年有余、好事连连等
五、 自己设计一个菜式:名称:用料:寓意:
六、 春节期间的活动丰富多彩,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可要注意卫生呀,请同学们说说还应该注意什么?(我认为。。。。。。)
           第三课时:拜年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拜年明白如何对长辈表达敬意和如何向同辈们道贺。
一、 小品表演导入:春节到了,客人来我家拜年,我和家人一起招待客人,准备的招待品有:开水、茶叶、茶具、糖果、水果、干果等那么同学们该怎么去接待客人呢
二、 四人小组讨论并且准备表演
三、 开门迎客,请客人上座,给客人敬茶,如果客人要给红包,我们会说:
客人要离开,我们会送客人出门并且说:
四、 即兴表演:我到长辈家拜年
准备的贺礼:
1、 向主人问好
2、 按主人的指引就座
3、 在给对方拜年的时候我的祝福语是:
老人:  长辈:   同辈:
五、 评出表现最好的一组
六、 总结:学了这课,我明白了,当客人来到我家的时候,我要注意:当我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我应该注意: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