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和背诵,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卡片
板书设计:
25、卜算子 咏梅
飞雪
百丈冰
报春
山花烂漫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生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词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风雪中的梅花,说说梅花开得怎样,你能用哪些词来赞美它?适时板书“梅”。
2、梅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爱写的景物。以诗词的形式描写事物,抒发感情,用一个字来说,即“咏”。
3、板书“咏”字,指导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咏:左右结构,口字旁略小偏上。
4、唐诗宋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两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赞美梅花的诗词。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咏梅词《卜算子》就十分著名。
映示陆游的《卜算子》,师范读: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的这首词表现出一种消极悲观、孤芳自赏、无可奈何的心情。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2月的词《卜算子 咏梅》。板书“卜算子”,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同样是咏梅的词,毛泽东的这首词同陆游的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指名读,正音;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词的韵律:
到(dao)俏(qiao)报(bao)笑(xiao)
5、指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6、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得流利,有节奏。
7、对照挂图,自由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查字典结合句子理解下列词语:犹 俏 烂漫
8、说说上述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并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结合句子或上下文理解。
9、自由读课文,初步理解词句大意。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见习字册)
2、读抄词语。(课后习题3)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通过朗读和背诵,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这首词分两阕。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
2、练读上阕。
(l)对照挂图,逐句练读,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
飞雪
百丈冰
(2)整体练读,体会和想象梅花斗雪怒放的风神意态。
(3)教师范读,让学生闭目感受。
(4)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3、练读下阕。
(l)逐句练读,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
报春
山花烂漫
(2)整体练读,体会和想象梅花不自傲的博大情怀。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二、总结课文。
咏梅,即赞美梅花。整首词赞美了梅花抗寒傲雪的伟大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崇高精神。��
三、熟读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听录音欣赏。
3、指名试背。
4、齐背。
四、布置作业。
1、 抄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