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赞扬了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段落结构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别独立成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课文先从夜深人静警铃急响讲起。引人注意地讲述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可以自动报警,“特殊”,不同于一般。“特殊的玻璃”,在这里指的就是这种“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可以自动报警的玻璃。后讲这种玻璃用途十分广泛。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课文先讲这种玻璃的特点:异常坚硬,不易破碎。课文用“用一百镑的砂袋猛击,它仍安然无恙”进行具体说明。安全可靠,即使破碎了,碎片仍粘在一起,不会伤人。“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本文是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这就是它安全可靠的原因之一,接着讲它的用途:在高层建筑中可以广泛使用。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变色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先讲特点:1.反射阳光;2.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反射”原指声波、光波或电磁波遇到障碍物而折回,再讲它的用途:调节室内光线,起着“自动窗帘”的作用。“自动”指不凭借人的力量而自己活动。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吸热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吸热玻璃的特点是“在炎热的夏天”“能阻挡强烈的阳光”,“在严寒的冬天”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它的用途是“能够使房间冬暖夏凉。”
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吃音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课文从噪音难以对付入手,提出了吃音玻璃的特点是能“消除噪音”。课文用“如果把这种玻璃装在闹市区临街的建筑物上,当街上的噪音为四十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十二分贝了”。这一例子具体说明吃音玻璃的作用是能使噪音强度减弱。
第六段(第6自然段)讲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段话总结了全文,说明了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写作方法本文写作上有三个特点。
1.在介绍每一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这种玻璃的特点,再讲玻璃的作用。
2.对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都讲得生动具体。如说夹丝玻璃即使破碎,碎片仍粘在一起,作者用“藕断丝连”加以形容。课文把噪音比作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把吃音玻璃说成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3.注意了段与段之间的连接。
教材重点 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是本课教材的重点。在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填表等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掌握教材重点。
教材难点 课文三、四、五段对“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作用和特点,在叙述上界限不十分鲜明。
二、教学建议
1.课文的前五段结构基本相同。在结构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作者在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总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本文注意了段与段之间的连接。教学时,要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读懂第一段,然后启发他们举一反三,自学第二、三、四、五段,找到并画出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的语句,然后归纳段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课后思考:练习1,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归纳。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安全可靠
用于高层建筑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
随阳光强弱、变色
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炎夏,能阻挡阳光
寒冬,能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减弱噪音强度
3.思考·练习2,要求读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题目中的两个句子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第一句表示这种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是“可以……可以……在可以”,第二句关联词语是“在……在……”这些加点词语强调了该种玻璃的作用。第一个复句的几个分句陈述了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第二个复句中的分句分别说了两种有关的不同的事物。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时,要告诉他们先想好分句的内容,然后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
4.课文中的生字“促”、“罪”、“踪”是平舌音,“粘”是翘舌。“粘”、“调”是多音字,还有ni4n和di4o的读音。还要区别“型”和“形”“恙”和“样”“废”和“费”的字形和不同的用法。
【背景材料汇要】
变色玻璃为什么能变色?变色玻璃是怎样制成的呢?在生产普通玻璃时,在原料之中加入大约5%的光敏感物质(加氯化银等),再加入 0.015%的氧化剂(如氧化铜等),而后经过1500℃的高温熔融后就制成了变色玻璃。这种玻璃为什么会变色呢?由于氯化银和氧化铜的微粒很小,又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中,当然不会影响透明度;但当遇到强光照射时,氧化银分解,产生许多银离子,阻止光线通过玻璃,使玻璃由暗变黑;而等到外界的光线变弱,在氧化铜的作用下,氯和银又重新化合成无色的氯化银,玻璃的颜色由深变浅。
三、素质教育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概括段意。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课文,理解“报警、制服、吸热、企图、警报、噪音、反射、吃音、束手就擒、藕断丝连、无影无踪、自动调节”等词语的意思。
知道本课在写作上的三个特点。
观察自己家或附近的工厂、学校、商店、家庭应用了哪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学习课文的写法,就这项成果的特点、用途写一段话。
四、教学重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词句训练。
五、教学难点
“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作用和特点,在叙述上界限不十分鲜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六、教学方法
导读式。
七、教具
投影片。
八、教学时间
两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它们有什么用处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正确的教师给予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答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关于玻璃的课文,题目叫(此时教师板书课题13.新型玻璃)
看课题后教师可提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篇课文中有哪些新型玻璃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好吗?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各自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同时划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同时画出本课生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对于读不准的字应及时纠正,必要时一些难读的长句子教师可做示范,总之,要真正做到准确、流利地读好课文,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3.教师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师:同学们在刚才读课文时大家都很认真,经过一番努力,课文我们已读得很流利了。那么在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懂吗?请说一说让老师和其它同学来帮你弄懂它好吗?
学生各自提出不懂的词语,可先让同学之间互相质疑,然后教师总结,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企图:图谋,打算。
藕断丝连:先解原意,再联系课文理解,这里指玻璃虽然玻碎了,但里边的夹丝没有断,把碎玻璃片连在一起。
安然无恙:没受一点损伤。
磅: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磅合453.59克,一百磅,合45公斤多,合90多市斤。
分贝: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在大、中城市的繁华街道上都有这种计量装置;科学家说,声音越过54分贝就称为噪音,对人体有害。
4.认读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平舌音(促c)罪zu@踪z#ng)、翘舌音(殊sh&)重点分析“恙、型、罪”三个字的字形。
5.教师:刚才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又理解了不懂的词语,认读了本课的生字,那么现在谁能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学生:“本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有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教师板书这五种玻璃的名字。
6.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教师:谁能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这篇课文中的五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来逐段学习课文,首先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师在总结时自然导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
学生:这一段主要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板书:特点用途)
2.默读这一段用“——”在文中划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用“~~”划出它的作用。
3.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种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是它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的特点,并板书(自动报警)。
它的用途: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此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四个“可以”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并练习用加点的词练说一段话)。
4.这段课文中开头三句话讲什么?这三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后教师总结:文中开头三句话讲的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破获一起防盗窃案,这样写更能突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5.改变人称,练说《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自述》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都记住了吗?(生:记住了)现在老师想分别请几个同学来扮演一下这种玻璃,向大家进行一下自我介绍,这也叫做自述,说一说你的特点和用途。(此时可让学生一边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组织语言,可以同桌练说),教师提示同学自述时必须用第一人称。
指名叙述(如:我是夹丝网防盗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银行、珠宝店等存放重要物品的建筑物中如果使用我,就可以防盗,因为我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我的身体里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所以罪犯划破玻璃,碰着金属丝网,警报就会响起来。
6.总结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一自然段的?
由学生回忆,教师总结学法(此处以各种形式读课文)
(1)读——概括段意
(2)读——画特点、用途
(3)讲——新型玻璃的自述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表
名称
特点
用途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银行及存放重要物的建筑中防盗
2.学生填表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点拔,以帮助学生正确概括。
3.回忆学法
(二)自学第二、三、四、五段
1.各人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二、三、四、五段课文,思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用途?
2.根据自学情况,教师出示表格
教师让学生按每种玻璃各项要求独立填表,表格如下:
名称
特点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安全可靠
用于高层建筑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
随阳光强弱变色
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炎夏,能阻挡阳光
寒冷,能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减弱噪音强度
3.检查自学情况。
(1)分别请同学根据自学时填写的表格说说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讲解:
学生填写变色玻璃的特点用途时,要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几点:
①这节共有三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二句为第一层,讲变色玻璃的第一个特点,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这一特点的说明,即具有这一特点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②要指导学生理解“会随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的意思是:阳光强,玻璃颜色就暗些,室内光线就暗;阳光弱,玻璃颜色就淡,室内光线就亮些。所以说它能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
学生填写光吸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后,要帮助学生理解“问世”一词的意思是指吸热玻璃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人们已开始使用了。
分别请同学按以上表格概括段意,练说几种新型玻璃的自述。
(三)练习朗读第一至五段
(四)学习第六段
1.齐读这一段
2.第六段有几句话
(一句话,中间用了分号,是两个分句),两个分句讲了哪两层意思?(一层是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层是人们还会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3.理解“正在”和“将会”两个词。
4.最后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五)指导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句式多变化。
2.每段都先讲各种玻璃的特点,再讲各种玻璃的作用。
3.语言生动有趣
引导学生学习以上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不少新知识,希望在当今科技迅速以展的时代,我们同学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长大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十、板书设计
|
特点 |
用途 |
夹丝网防盗玻璃 |
下去报警 |
防盗 |
夹丝玻璃 |
坚硬安全 |
高层建筑 |
新型玻璃 变色玻璃 |
反射阳光 |
调节光线 |
吸热玻璃 |
调节室温 |
冬暖夏凉 |
吃音玻璃 |
消除噪音 |
减少噪音 |
【板书意图】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课主要内容,掌握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