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但愿人长久
        ★★★★
【字体:
但愿人长久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⑴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⑵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⑶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⒈能说出课题的出处。

⒉能文中那句话揭示了题目。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⒈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⒉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

⒊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⒋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⒈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⒉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

⒊小声再读课文,同座位互相检查。

⒋指读,把句子读通顺。

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⒈讨论给课文分段。

⒉简单归纳主要内容。

四、          审题指导

⒈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那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简单理解,不求深入。

⒉出示《水调歌头》自读。

五、          指导写字

耍、躺、隐、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⒈能说出课题的出处。

⒉能文中那句话揭示了题目。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复习

⒈出示文中词文,学生齐读,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⒉苏轼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此词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3自然段。

二、          细读课文

⒈细读第2、3自然段。

⒉苏轼在中秋夜,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理解“心绪不宁”。

⒊苏轼为什么思念他的弟弟?

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 形影不离 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读出感情.

4.自由读第4自然段,之明说说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师生共同评议点出省略号,引导想象。

5.试着背诵这段话。

6.看图,注意此时苏轼的表情并不生气,为什么?指读第5自然段。

抓住“就像”以词让学生体会到人世间很难十全十美,抓住“但愿”一词,体会并读出苏轼祝愿人们生活愉快的愿望。在紧扣“转念又想” 训练朗读,第4、5自然段对比度,在读中理解,加深体会苏轼的丰富情感。

7.在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他会想到什么呢?

8.出示诗词,指读,分别在文中找出表示意思的句子,读中体会祖国古典诗词的优美之处。

三、          作业

⒈背诵4、5、6自然段。

⒉练习背诵诗词。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