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商场》教学设计 | |
(2002-11-15 11:00:12) | |
教学设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一小 王 倩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偏旁“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看图揭题
1.用投影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投影出示课题:自选商场。(“商场”两个生字是注音的。)
2.电脑光标指向本课生字“商场”,问:谁认识这两个字:先指名认读生字,再全班同学认读生字。
二、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让学生认识商品包装上面的汉字并读给同学听(四人为一组,进行识字交流)。
2.让学生将商品包装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以便更多的学生进行识字交流。
3.小结: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用投影出示)。学习生字:东、西。
三、学习字词
1.通过生活识字,你认识了哪些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了解识字方法。)
2.借助拼音认读词语。(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3.读书上9个注音词语。(指名认读,每个学生读一行词语。)
4.巩固字词
(1)认读不注音的词语(投影出示本课的9个不注音的词语)。
(2)认读词语中的生字(生字用红色打出,学生齐读词语中的生字:将词语中的熟字去掉,只写下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将这几个生字打乱顺序再让学生认读。)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汉字“本、笔”?出示一支毛笔,指出上面是竹子制成的,下面是毛。那你怎样记住汉字“笔”的?
(4)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5)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6)“找朋友”(拼合体字:场、奶、笔、作)。
(7)出示商品(图),学生贴商品标签(词卡)。
(8)商品分类。哪些东西摆在同一个货架上?指名摆词卡。读词。
(9)小结:商品分类摆放,人们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
(10)出示句子:“在自选商场里购物真方便”,指导朗读。
四、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指名认读商品包装上的汉字。
2.学生去展板前认读商品包装上的汉字。
3.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说课要点
广东省深圳市教研室 熊开明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设计《自选商场》一课的教学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指导思想。
(一)紧紧把握住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走向
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中,感觉到语文课程发展最基本的走向是“整合、自主、开放”。整合包括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方法的整合;自主是改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开放是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的重要特征。
(二)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
第一学段识字目标中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的“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的“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将我市正在开展的“小学开放性语文教育实验研究”中成功的做法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一是在识字的途径上,增加生活识字;二是在识字的方式上,强调自主识字。
二、学习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我们确定《自选商场》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喜欢识字,增强自主识字的愿望。
(2)会读会认“商、场”等14个生字。
(3)大致了解在自选商场购物方便的特点。
三、教学基本思路
(一)抓住三条线索
1.生活识字,展示交流。将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拓展识字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识字的意义和乐趣。
2.自主识字,探究发现。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识字,发现识字的奥秘,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3.创设情境、巩固识字。根据一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识字成果。
(二)理顺三个关系
1.课内外的关系。打破传统课堂从课内到课外的模式,根据课内外沟通的思想,从生活识字出发,从学生的生活识字中提取课内识字的重点,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再回到生活识字中巩固扩大识字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2.自主和示范的关系。识字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但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指导时,教师应适时示范。比如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最好在学生初步探索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即予以示范甚至教读。
3.自主和合作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而合作学习实际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自主学习。因此,要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主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分工、配合和协调,是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突出四个环节
1.生字的呈现。本课生字采用分散呈现的方式,“商、场”在出示课题时呈现,“东、西”在出示句子时呈现,其余在出示词语时呈现。呈现步骤为:词句字词句。
2.识记的方法。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如“本、牙”两字可结合已学过“木、体、穿”,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识记;“笔”字可通过直观教具毛笔进行形象识记。
3.识字的巩固。采用变换词序,变换字序,换个环境,游戏活动(组字、走迷宫)等方式巩固识字。
4.识字的检测。采用自测、互测、抽测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分步聚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落实。
(四)讲究三个策略
1.激励的策略。摒弃常见的实物、小红花、掌声等外在激励的方式,而采用师生情感共鸣、配合默契、体验成功等内激励的方式。外在激励大多是浅层的、短暂的,而且往往是不公平的,在鼓励少数的同时打击大多数。而内激励是深层的、长久的、公平的,也是令人难忘的。
2.提问的策略。对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孩来说,提问一定要明确,避免走冤枉路。如果提问目的不明,学生就会答非所问,浪费时间。例如教师想引导学生说出“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的意思,假如问“图上的小孩可能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就和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相距甚远。
3.环节转换的策略。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环节一定要适时转换。同一种形式的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只有在井然有序而又不断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才能在较长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