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英英学古诗
          ★★★★
【字体:
英英学古诗
作者:莺语流泉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 

 

 

 

1、  初读课文,能读通课文。

2、  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  初读课文,能读通课文。

2、  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观察法、指导法

 

 观察法、自学法

 

 挂图、生字卡片

           

                  yīng     shi

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

谁能把这几首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把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说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学过一首古诗以后,背给奶奶听的。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英英学古诗(齐读)

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对英是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解释:古诗是古代的诗歌。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  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习,记住“英”和“诗”。

4、  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  看图。

1)课题右边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

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习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①讨论后小结:以前学过的文章每一个自然段开头都空两格,这篇课文中,“英英”和“奶奶”都是顶格的,表明“英英”和“奶奶”后面的话是她们说的。

⑤指名两人对读英英和奶奶的话,顶格的“英英”和“奶奶”二字不读。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

①轻声读课文,弄懂英、奶奶各说了几次话,说话的内容。

讨论后小结:讲了三次,一次是背古诗《静夜思》给奶奶听,一次是英讲《静夜思》的意思,还有一次是英告诉奶奶《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奶奶讲了两次,一次是问英 《静夜思》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一次是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②再次轻声读课文,画出各段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初步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3)教学生字词。

①出示词语:教  一首   静夜思   意思       一层    (唐)代

②指名读生字词。

③着重讲解。

教:多音字,本课中读第一声,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别人。

一首:首,用来表示诗词的数量。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有着深深的思念。

④指名读:背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练习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课后练习3

   2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观察法、指导法

 

 观察法、自学法

 

投影片

           

一、复习提问

1、听写词语:英  一首    古诗    静夜思

“静”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词卡订正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次话?各讲了什么内容?

(英讲了三次话,一次是背古诗《静夜思》给奶奶听,一次是英讲《静夜思》的意思,还有一次是英告诉奶奶《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

2、  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说的话。(评议)

二、精读训练

1、  学生轻轻地主导课文,教者板书或用投影出示《静夜思》全文。

2、  理解“静夜思”的意思:“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想念的意思。

3、  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1)教者表扬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你为什么不说是“秋天”呢?

3)为什么不说“地上铺了一层白霜”而说“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呢?

4)还有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

5)教者讲:“举头”是“抬头”的意思。

4、这首诗的意思,实际上大家已经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过联系上下文弄懂的。这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英是怎么讲的吧。

1)指名读读英第二次说的话。

2)下面我们也来讲《静夜思》的意思吧。

3)发散思维训练:诗人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大家想一想,他会思念些什么呢?

4)齐读《静夜思》。

5、提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教师讲解:

唐代:朝代名。

李白:公元701——762年。唐代著名大诗人。

6、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步步发展。

三、课堂作业

练习背诵《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地上霜。
举头
/望明月,
低头
/思故乡。


  3    

 

 

 

1、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指导法、示范法

 

练习法、自学法

 

生字卡片

           

一、导语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静夜思》,并且弄懂了它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画了什么。

这个人是谁?(唐代诗人李白)

你们能够想像出筒了里插的是什么吗?

二、想像与说话训练

请小朋友仔细看图,再把课文轻轻地读两遍,想像当时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提示:想一想:李白这时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会怎么做?

各自练习说,同桌互相试说,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指名当众口述。

三、背诵《静夜思》

1、《静夜思》的第一句写什么?

2、第二句写了诗人的哪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3、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4、指名朗读《静夜思》。

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四、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连同学们今天学的《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们觉得古诗怎么样?

教者讲解:古诗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内容极其丰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今后,大家还将会接触到更多的古诗,希望大家从小就喜欢它,学好它。

五、写字指导

1、  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英:共八笔。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央”。写“央”字时应注意:第一、二笔宜收紧,下面“横”宜长,最后两笔“撇”、“捺”取对称势

教:共十一笔。左右结构。左边“孝”字的第四笔撇宜稍高过第一笔横,最后一笔横改为提;右边“攵”要保持平稳。全文左收右放,左低右高,彼此配合。

静:共十四笔。左右结构,左略窄,右略宽。

2、  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代:共五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横笔宜朝右上取斜势,斜钩宜长,略取弯势末笔点写于右上空隙部位。

首:共九笔。独体字,开始两点,左为侧点,右为撇点。下面的横宜长。“自”的撇宜短框内两短横靠左不靠右。

意:共十三笔。上下结构,三部分均呈宽扁形:上部“立”尤宽扁,两横笔上短下长;中部“日”,上宽下窄;下部“心”左点为垂点,中右两点为侧点,卧钩取平势。

六、课堂练习

1、  描红练习。

2、  背诵《静夜思》。

 

 

 

 

英英学古诗

       背内容     床前/明月光,/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讲意思

          说作者     唐代诗人      李白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