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教 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大写字母。 2、 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 ||
重 点 难 点 |
指导学生认识那些大小写差别较大的字母。 | ||
教 法 |
比较法、点拨法 | ||
学 法 |
观察法、练习法 | ||
教 具 |
字母卡片 | ||
教 学 程 序 | |||
一、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师生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各自试读题目内容。 (2)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对话内容。 (3)根据对话内容整理出模样儿差不多的大写字母。 如:O——Q U——V E——F C——G M——N B——D (4)再把很不像的大写字母整理出来,剩下的让学生各显神通地去想方设法记忆。 (5)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它们的形状。 3、练习。 (1)在书上进行连线练习。 (2)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3)指名对照认读。 (4)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 F( ) G( ) M( ) Q( ) D( ) (5)让学生按音序排列字母。 4、反馈。 (1)分小组竞赛。 (2)可以游戏形式,让大小写字母配对子。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 1、 审题。 2、 指导。 (1)指名认读“动、散、都”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3 个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动”、“散”和“都”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4、反馈 (1)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 |||
板 书 设 计 |
O——Q U——V E——F C——G M——N B——D F( ) G( ) M( ) Q( ) D( ) | ||
第 2 教 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背诵四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2、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 ||
重 点 难 点 |
读、背成语和《三字经》,能说出秋天的主要特征。 | ||
教 法 |
讲读法 | ||
学 法 |
读读、背背、说说、做做 | ||
教 具 |
投影片 | ||
教 学 程 序 | |||
一、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各自读四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②学生各自试读、试背。 ③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 ④学生自由读。 ⑤学生各自谈对成语的理解。对于有理解难度的成语,老师给予一定的讲解。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如同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星移物换:星辰移动,景物改变。形容时序世事的变化。 (3)练习。 ①学生自由放声练读。 ②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①集体试背。 ②指名试背。 ③会背的学生可自由起立背诵。 2、《三字经》摘句 (1)审题。 (2)指导。 ①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范读。 ④教师结合插图讲解几句韵语的意思。 ⑤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4)反馈。 二、做做说说 1、 审题。 2、 指导 (1)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到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出示题目: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 (3)组织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4)集体讨论、汇报、评价、表扬。 3、 练习。 反馈。 | |||
板 书 设 计 |
成 语: 日 月 如 梭 光 阴 似 箭 寒 来 暑 往 星 移 物 换 《三字经》: 蚕 吐 丝, | ||
第 3 教 时 | |||
教 学 目 标 |
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 ||
重 点 难 点 |
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 ||
教 法 |
讲解、示范 | ||
学 法 |
练习法 | ||
教 具 |
挂图 | ||
教 学 程 序 | |||
一、 口语交际——学会请求 1、审题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讨论题目要求。 2、指导 (1)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向别人说话呢? (2)李春燕在背诵古诗时,想请奶奶把电视的声音调小一点,她可能会对奶奶说什么呢? (3)小组同学讨论、试说。 (4)集体汇报、交流。 (5)小组里分角色试演。 3、反馈 (1)可让学生自己找朋友表演,再现口语交际过程。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事?当你遇到时,该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