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个数
2、会读、写6、7
3、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4、理解6、7序数的含义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讲卫生的习惯教育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数出6、7的物体个数,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比较7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0-7数字卡一套,7根小棒、鱼缸图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国庆长假期间,广州动物园特意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可爱的小狗供市民参观,你看,他们来了。(教师凌乱的贴出可爱的小狗图)
1、 小狗们的编号是几?一共有几只?(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写有4、1、5、2、0、3号码的小狗卡片,生齐读)
2、 你能根据编号给这些小狗排排队吗?有几种排法?
3、 由于国庆期间游人太多,仅这几只狗还不够,于是动物园又进口了两只小狗,这两只狗该编几号呢?6号该排在哪里?7号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6、7的认识。(出示课题)
4、有关6、7这两个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 从主题图的现实情景中抽象出数
出示教材主题图
1、 图上这些人在干什么?(劳动)
师: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多爱劳动,多么讲卫生啊!小朋友们分工合作,干的都非常开心,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2、图上都有些什么呢?你能把自己看见的数一数吗?然后把你的数法告诉组里的其他小朋友。
(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数数,小组交流)
2、 全班交流。师:你是怎样数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你是怎么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你是怎样数椅子的数量的?)
4、抽象出数字6。
出示6个小朋友课件,数出有几个 小朋友?(6个)
出示6个点子图,一起数数有几个?(6个)
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可以用6来表示的事物吗?(6朵花,6个年级,6天,今年6岁。。。。)
师:像这样有6个人、6个小圆片、6张椅子等我们就用数字“6”来表示。(师贴出数字卡“6”,生读6)
你能从自己的数字卡片中找出6吗?
5、抽象出数字“7”
出示课件,问:6个小朋友再增加一个老师是几人?6个小圆片再增加一个是几个?
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可以用7来表示的事物吗?
师:像这样有7个人、7张桌子、7个椅子、、、我们就用数字7来表示。(师贴出数字卡片7,生读7)
找出数字卡片7
6、观察6、7的形状像什么?
7、用动作表示6、7。咱们一起用掌声来表示6好吗?再一起来跺7次脚行吗?
8、用学具摆出6或7。师:今天学习的两个新朋友,你比较喜欢哪个?你能数出自己喜欢的学具来表示他们吗?(全体学生摆学具,其中有两人板演,一个摆6个圆片,一个摆7个圆片,只是颜色不同)
9、展示学生所摆的学具。问:哪些人摆的是6个学具,请问这6个学具怎样变成7?哪些人摆的是7,7个学具怎样才能变成6个?6个再去掉一个是几?谁愿意上台摆出5个圆片。
三、 比较数的大小
指着黑板上的5个、6个、7个颜色不同的圆片问:
1、 你看见了什么?(板书:5、6、7)
2、 这三种颜色的圆片谁最多?谁最少?
3、 看见这3种学具你想到了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5<6 6>5 6<7 7>6 5<7 7>5
4、 完成书上43页填空,并订正。
四、 数序和序数
A、 摆数字卡片。
1、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识数字?咱们一起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2、请你拿出这些数字卡片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一排,再读一读。
B、 出示实物计数器
1、师拨计数器珠子,生齐数1、2、3、4、5
2、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再去掉1是几?
C、 课件出示直尺图
1、生说课件随机添上0、1、2、3、4、5、( )、( )
2、你知道5后面的两个数是几吗?6写在哪里?7呢?
3、齐读直尺上的数(顺、倒)。
4、抢答:5的后面一个数是几?6后面呢?6相邻的两个数是谁?5和7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5、课件把直尺图抽象成数轴图:1、2、3、4、( )、( )、7,问:7前面的两个数是几?
6、完成书上第48页第2题,订正。
D、 序数
1、做游戏。师:黑板上的7只小狗看见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它们很想跟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现在老师要把这7只可爱的小狗送给今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请7位小朋友上台,你们可以选1只自己最喜欢的。
问:(1)前面一共有几个同学?(2)从左数第6个是谁?(3)3号小狗在第几个同学的手上?(4)从右数的第5个同学拿的是几号小狗?
2、出示第43页鱼缸挂图,填空。左数第6瓶有( )条,有6条鱼的是第( )瓶,第7瓶有( )条。
五、 写数字6、7
1、观察6、7在日字格里所占的位置,讨论怎样才能写好它们?
2、师范写6、7
3、生在书上描写6、7各一行。
4、展示和评价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 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的满意吗?还有要提问的吗?
七、 课外延伸。
请每一位小朋友回家后收集数量是6、7的事物各3种,可以画,可以写,可以剪贴,也可以用实物表示,明天再跟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做到了以下几点:
1、课堂导入求新。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本节课教学一开始就创设一个极富有生活化的情景,例举动物园为方便市民国庆期间的游玩而进口可爱的小狗的事例,让学生读出小狗身上的编号并按它们的编号给小狗排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0-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然后又让学生给新进口的两只狗编号和排队,使学生初步感知6、7与其他各数的顺序和位置,孩子们对此很有兴趣而且有也非常乐于参与,这样教师就自然的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6、7的认识”。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主题图环节的教学时,教师没有过细的环节和过小的提问,只是问“图上都有些什么?你能把自己看见的数一数,然后再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吗?”给学生的观察、思维、发现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开放的去观察,小组内平等的交流、相互启发,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巡视和引导,发现多数学生的观察对象是丛注意具体的事物(如小朋友、桌子、椅子)到注意事物的个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经历着从具体事物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在这里数数就成了十分自然和有趣的事情,通过学生自己参与数数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感均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一一个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获得数学知识。
3、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新课标遵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的心理学原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玩的特征。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了多次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摆数字卡片、拍手、跺脚等操作活动来开展学习,使学生在动态和静态中观察、感知、形成数的表象,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使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学生的学习变的积极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