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王冕学画
        ★★★★
【字体:
王冕学画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父、书、读、荷、更、想、美、丽、平、买、样”这11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二段。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在学习生字词时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就能取得成绩。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启发式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难点:重点理解课文第二段,王冕小时候是怎样学画画的。

解决方法: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课上采用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一,二段。

2.第二课时,理解第三段,朗读课文,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3.第三课时,朗读课文,指导完成课后作业。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

课文有3段,第一段讲了王冕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第二段描写雨后荷花的美丽景色,讲了王冕想画荷花的原因。第三段讲王冕怎样学画荷花,交待了学习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读课题看看哪个字是课题的重点词?(学)。从课题这个重点词看,你能说出课文重点内容是哪方面的事吗?(怎样学画画的)。谁“学画”?(王冕)。王冕小时候是个“刻苦好学”的孩子。因为家里穷,只念了三年书,就给人家放牛去了,由于他不怕困难,勤奋刻苦,所以一边放牛,一边找来书念。后来,学画荷花,经过努力,终于画的和真荷花一样了,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获得这样好成绩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刻苦好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

4.教师范读课文,小组互相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用“√”标出读懂的,用“?”标出读不懂的,先小组解决,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三)讲读第1段:

1.指名读第一段。

1)出示图。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王冕是古时候的人?(指导观察王冕的穿着,打扮。)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里很穷?用书上的话说说。(父亲死得早,给人家放牛。)

2.这段主要写王冕小时候在艰苦环境中找书读。

3.哪些词讲他的“勤奋刻苦”?(一边放牛,一边读书,还有找来书读)

小结:王冕小时候家里穷,一边给人家放牛,一边找书读——勤奋好学是取得好成绩的先决条件。

4.指名读第一段。

(四)讲读第二段:

1.看图:王冕放牛的时候,在看什么?他看得怎样?

2.指名读第二段。

1)什么样的景色这样迷人?从书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大雨过后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2)雨前湖上景色怎样?(乌云密布)找出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理解乌云密布。

3)前三句话先讲什么?(先讲王冕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接着讲了湖上下雨前和下雨后的不同景色。)

4)下雨后的荷花怎样?划出书中有关句子读读。

理解:更(表示下雨后的荷花比下雨前的荷花还要鲜艳。)

5)荷叶又是什么样呢?(读读)

6)比较句子,体会哪一句好。

①花瓣上洒落了清水,荷叶上有很多水珠。

②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第二个句子好,形象地、具体地讲出了雨后的荷花被雨水冲洗后,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的样子。)

7)王冕看荷花什么样?(入了神)

理解“入神”(精神过度集中而发起呆来。)

8)他心在想什么?读出书上的话。

小结:这一段先讲了王冕在湖边放牛,接着讲了下雨前和下雨后湖上的景色以及雨后美丽的荷花,最后讲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很有条理地讲出了王冕想画荷花的原因。

3.齐读第2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12段。

雨后的荷花是那样的美丽,王冕被这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多么想把它画下来。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三段,看看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

(二)讲读第三段:

1.轻声读第三段,共有几句话?(3句)

2.“节省”什么意思?与课文哪句话有联系?(家里很穷)

3.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他一开始就画得这么好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刚开始不像,他不灰心,天天画。)

4.结果怎样?(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和真的一样。)

5.王冕为什么能成功?成为一名很有名的画家?(因为他不怕失败,坚持画下去,所以才能获得成功,成为一个有名的画家。)

小结:通过王冕学画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无论学习什么,都要下苦功夫,就能获得成功。)

你们要学习他什么?(不怕困难失败,努力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父:“爸”字去“巴”。

2.书:笔顺是:

3.读:右边上边是“十”,第三笔是横钩,下边是个“头”。

4.荷:上下结构,下边分为左右两部分。

5.更:笔顺是:

6.美:上下结构,上边是“羊”字头,下边是个“大”。

7.丽:上边是“一”,下边是两个“ ”。

8.买:“读”的右半部分去掉“十”。

(四)作业:

完成生字本。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第二段。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234题。

七、板书设计


16 
蔬菜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萝卜、莴笋、白菜、黄花菜、扁豆都是蔬菜,这些蔬菜可食部分不同,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学会本课生字词。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有规律的东西,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蔬菜的种类,培养学生从小喜欢吃蔬菜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区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认识植物的茎。

解决办法:了解不同蔬菜的可食部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读文中的有关句子。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各种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学课文的词、句。

3.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引言揭题:

1.每个人每天都得吃饭,都吃些什么呢?

2.请把吃过的食物归归类,哪些是粮食?哪些是蔬菜?哪些是肉类?(复习“什么是什么”的句式。)

3.今天我们学习蔬菜(板书课题)齐读两遍。今天学的这些蔬菜都是植物,都是长在地里的。

(二)指导看图:(打开课本59页,自读课题两遍。)

1.看书的右边,从上往下看,共有几种蔬菜?在每种蔬菜的右边写上序号12345

2.按顺序说一说图上有哪几种蔬菜?(在学生说到黄花菜时,告诉学生黄花菜也叫金针菜。)

3.这些蔬菜好看吗?有哪几种颜色?(红、白、黄、绿。)是什么样子?(圆的、长的、扁的、像喇叭的。)难怪小朋友们都爱吃蔬菜,它们不仅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而且颜色鲜艳,样子漂亮,真叫人喜爱。

(三)图文对照,学词学句:

1.自由小声读短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两遍。再由一人领读。他认为难读的字及难字组成的词,大家看书跟着读。

2.再自由读短文,数一数共有几句话?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一句,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

3.对照图,在第一句里找找哪几个词是说右边的图的?

4.读第二句,对照图说说哪些蔬菜是植物的根?哪种是茎?哪种是叶?哪种是花?哪种是果实?把二句中的“有的、还有的”换成蔬菜名称读一读。(萝卜吃根,莴笋吃茎,白菜吃叶子,黄花菜吃花,扁豆吃果实。)

5.除书上说的外,还有哪些蔬菜人们吃的是叶?(卷心菜、菠菜等。)哪些蔬菜人们吃的是花?(菜花)哪些蔬菜人们吃的是果实?(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等。)你还知道哪些蔬菜人们吃的是茎?(竹笋、葱头、土豆、蒜、藕等。)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上长叶和芽,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判断是不是茎。土豆就是茎,红薯就是根,茎有的长在地上,也有的长在地下。

6.(出示标本或图)指出这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人们各吃它的哪一部分?

7.图文对照读词。说一说这十个词中的单音节词(根、茎、叶、花),双音节词(萝卜、莴笋、白菜、扁豆、果实),三音节词(黄花菜)各是哪几个?

8.读短文,注意句号间的停顿要长,逗号间的停顿略短,顿号间的停顿最短。在熟读的基础上快速背下来,比比谁记的最快。

(四)作业:

回家吃饭时观察今天你家吃的蔬菜有哪几种,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自由小声读短文,注意短文中的字什么偏旁最多?(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共有几个?读一读(萝、菜、莴、黄、蔬、茎、花。),为什么这一课草字头的字最多?(因为讲的是蔬菜,都与田里生长的小苗有关。)

2.看课后四字格中的生字,共有几个?根据短文注意自读生字。注意“卜”读轻声,“根”是前鼻音,“茎”是后鼻音,“实”是翘舌音,哪三个音是上中下结构?(萝、黄、茎。)

3.“扁”字左上这部分叫户字旁,读两遍,笔顺是 ,“户”就是“户口”的户,“一家一户”的“户”,作偏旁时叫户字旁。“扁”字的右下部分笔顺是: 。书空“扁”字。

4.自己分析另外7个字的字形。

5.写字练习,注意“卜、 、夕”最后一笔“点”不出头。动笔之前先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看清记牢。

(二)完成课后作业:

第一题  审题:读题,分析共几句话?第一句要求干什么?(看、读。)第二句要求干什么?(哪些蔬菜,各吃什么。)

第二题  审题:读题,要求干什么?(读、说、写。)个别读句子,先自由小声口头填空,记忆字形,然后动笔写。

第三题  审题:读题,要求干什么?(读、说。)练习说话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1.看板书,说蔬菜的颜色。(蔬菜的颜色真好看,有的红色,有的白色,有的绿色,还有的黄色。)

2.看板书,说蔬菜的样子。(蔬菜的样子真多,有的圆形,有的长形,有的扁形,还有的像喇叭。)

3.同桌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操场上真热闹,有的……;晚饭后人们有的……;百货店商品真多,有的……。(教师启发思路为主,放手让学生复说。)

4.总结:这种句式叙述的都是同一性质特点的事物。如,第一句是颜色,第二句是形状,第三句是游戏,第四句是活动内容等。它们在说的时候一般都能互换位置,意思不变。如“课间真热闹,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拍皮球,有的踢键子,还有的丢沙包。”可以说成“课间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拍皮球,有的丢沙包,有的踢键子,还有的跳绳。”

(三)带《自读课本》学习《小松鼠找花生》。

六、布置作业

1.自由读课文两遍,第一遍正音,第三遍回答: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小松鼠找到了花生没有?

2.回家再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七、板书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