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人力规划 >> 正文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缘何居高不下           ★★★ 【字体: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缘何居高不下

作者:苏仁班     人气:3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江苏省启东市民营企业人才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


民营企业:人才难求难留
2004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民营企业共吸纳大中专毕业生730多名,其中外地大学生539名。但是,在人才引进的同时,民营企业人才外流趋势却不容乐观。2004年,某机电企业招聘了11名大学毕业生,目前仅剩2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至少在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
人才为何频频流失?民企如何留住人才?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该市人事局组成调查组,对50家重点民营工业企业用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人才流失率:缘何居高不下
人力资源管理混乱,简单粗放型“人治”制约企业发展。不少民营企业长期实行个人式、经验式、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由于事业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提升,而企业管理中很多制度都呈粗放型,不够健全和完善,距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较远,企业内部管理多以“人治”为主,这种管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常常与员工切身利益产生矛盾。同时,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少企业负责人对人才流动、流失不以为然,直到关键人才流失才后悔莫及。
急功近利,忽视激励,“一等业绩、一等薪酬”难以实现。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光注重对人才的使用,很少考虑为他们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员工从低到高逐级上升的机会很少。同时,企业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关键人才价值的体现。一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其家族成员的管理能力、生产水平、销售业绩平平,但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却明显高于关键人才,难以实现“一等业绩、一等薪酬”。导致关键人才心理失衡,一旦找到更合适的用人单位,便会选择跳槽。
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企业凝聚力缺失。企业精神首要的就是创新精神。但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人才只是“为我打工”,个人权威主义太重,淡化和抹杀了关键人才的个人才能和个人贡献,使关键人才的人格和专业意见得不到尊重,心情压抑,无法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人才流失在所难免。同时,不少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甚至连简单的文体娱乐活动都很少组织,使不少人感觉紧张枯燥,难以适应。由于企业不重视培养团队精神,缺乏凝聚力,新老员工矛盾突出,勾心斗角,隔阂难消,经常形成派系内耗,甚至群体跳槽。
留住人才:呼唤理性管理
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外部市场以及监督经理人约束机制,大胆重任“外来人才”。南通吉泰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达智认为:“关键在于用事业留人,用政策留人。”去年年初,该公司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院校招聘了7名大学生。公司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能力的舞台。一年来,他们中有的已担任了车间主任、部长助理、实验室负责人,月薪最高超过了2000元。公司为他们在吕四买了商品房,上下班班车接送。公司还宣布,凡在公司工作满10年者将获赠一套住房。
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和“人本”管理。南通迪皮茜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樊昌认为:“尊重人才,就要着眼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把人才当成开创事业的合作伙伴。”企业主绝不能简单地把员工当作实现企业目标的工具,而

把他们看做是事业团队中的一员,企业整体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伙伴,让他们真正能有“当家作主”的责任感。
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江苏(南通)林洋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顾建红介绍说,“留住人才,要逐步转变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员工以民营企业为家,企荣我荣,企衰我耻。”该公司在招聘人才十分注重增强人才对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全面了解,让他们充分认同企业的发展规划,对事业充满信心。
必须树立关键人才流失的危机感。南通东方船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士林认为:“人才流失将使一个企业蒙受多大损失,可能是很难算清的帐。流失1名人才之后,企业从找新的人才到业务熟悉顺利上手,光替换成本就相当于员工一年的薪水,而其中如果流失了中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代价则更高。”所以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企业尽量由人才去管理,产品让他们去开发,放手让他们去开创事业。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