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人力规划 >> 正文 |
|
|||||
正确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 | |||||
作者:佚名 人气:29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最近,笔者在查阅有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类书刊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材、专著对人力资源规划基本概念的解释,要么不够深入,要么存有歧义。笔者想就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一、人力资源规划基本概念的不同表述 对“人力资源规划”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理论界有以下一些表述: 1.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或其他大中型机构为实施其发展战略,实现其目标而对所属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并为满足这些需求而预先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依据(黄津孚编著《现代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199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 2.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过程(安鸿章主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995年,中国劳动出版社)。 3.人力资源计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人力资源计划的实质是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确定的目标。人力资源计划的质量和精确性既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战略目标明确的程度、组织结构、财务预算和生产计划等因素,又有赖于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工作分析资料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供的有效数据(张一弛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教程》,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4.人力资源规划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内外条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和估价,在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薪资分配、职业发展等所编制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性计划(秦志华编著《人力资源管理》,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上几个版本的教材、专著,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基本概念的表述,基本上代表和反映了国内学者的意见。 此外,近几年来,我国引进并翻译出版了一批国外大学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述: 1.所谓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这种需求得以满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确定的过程。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企业总体上的竞争战略,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李小平译,[美]罗伯特L.马希斯的著《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199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2.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预测,并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规划实施的步骤。什么叫人力资源规划呢?它是为了确保数量恰当、类型合适的个体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满足组织的需求,而制定和实施计划、方案的过程(董克用等译,[加拿大]西蒙•多伦等著《人力资源管理:加拿大的动力源》,200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人力资源计划是系统评价人力资源需求,确保必要时可以获得所需数量且具备相应技能的员工的过程。……人力资源计划就是使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供给与特定时期组织内部预计空缺的职位相吻合(葛新权等译,[美]韦恩•蒙迪等著,199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4.为了保证管理实践对商业需要的支持,各个机构必须不断监控变化的环境并设计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来处理他们,这个把人力资源问题与组织的商业需要联系起来的程序被称为“人力资源规划(HRP)”。人力资源规划被定义为“对组织的需要进行识别和应答,以及制定新的政策、系统和方案来使人力资源管理在变化的条件下保持有效的过程。……”作为管理专家,苏珊•杰克逊和兰道尔•舒勒指出,人力资源规划是“把其他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连接在一起并且把这些活动与组织的其余部分整合起来的(一条)线”(孙非等译, [美]劳伦斯S•克雷曼著《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199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述各种国外发表的专著、教材,对人力资源规划基本概念的表述颇具代表性。这里应当指出,由于各书的作者或原著者以及翻译、校对者,对相关概念理解的差异,在各种文本相关章节的正文中,同样技术内容的阐述却使用了三种术语,即: 1.人员计划(Personnel Planning) 2.人力资源计划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HRP) 3.人力资源规划(Human Res- ource Planning,HRP) 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专著中,一般来说,专指某一项计划时多用Plan,如人事计划(Personnel Plan),而泛指某类计划,特别是指某类计划活动的全过程时,则用 Planning,如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秦志华先生在他编著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拿到东方不一定行得通。如何借鉴西方成功的管理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是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秦先生这段精彩的引言,确实应当引起理论工作者深思。 一门学科的存在首先根植于人们丰富的社会实践,同时它又必须是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它必须有自己的正确的概念及其科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得以成立,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因此,要建立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社会实践,认真地总结企业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同时,还必须在吸收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确立起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的术语(概念)及其理论体系。 二、人力资源规划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笔者认为:对于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即人力资源计划,它是指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简单地说,人力资源计划是在进行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使之平衡的过程。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即人力资源计划是短期计划,实质上是企业各类人员需要补充的计划。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各类各种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 从规划的期限上看,可区分为: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期计划。 从规划的内容和时限上看,中长期计划包括:①企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的战略规划;②企业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规划;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规划;④企业人力资源技能开发规划;⑤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规划;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短期计划包括:①年度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平衡计划,即人员补充计划;②年度企业全员绩效考核与评价计划;③年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计划;④年度企业劳动组织调整计划;③年度企业定编定岗定员与劳动定额计划;⑥年度企业员工薪酬福利保险与激励计划;⑦企业人事调配晋升与离退休计划;⑧年度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计划;⑨其他短期计划,如劳动关系调整与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计划,员工满意度调查计划等等。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总体规划。企业规划的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彼此协调并实现内部供求平衡,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内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使人力资源规划成为企业规划的重点和中心。企业各种规划的关系如图1所示。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