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人力规划 >> 正文 |
|
|||||
角色定位—HR管理的最高境界(上) | |||||
作者:佚名 人气:22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和社会分工的深入,各种角色的重要性越来越呈现出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的互补作用。这种互补作用所强调的角色的重要性,在经济学中被列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并且强调:无论哪种角色,都是趋向等价的。例如,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如果工人这一角色的收入大大超过农民的劳动收入,大量的农业劳力就会流向工业岗位,供求关系就会使工人劳动力价值下降,而农民的劳动力价值上升,结果趋向等价平衡,政府就要进行农业补贴以防止这种劳力结构流动。但几乎没有人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角色的这种“趋向等价”关系,并用于优化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本管理。宏观上看,这是正确的:不能只有生产工业用品的工人,而没有生产粮食的农民,他们一样重要;但在微观上,这成为公认的“悖论”:在—个公司中,你认为总经理和一般基层员工一样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但如果在一个相同的角色群组中,比如20个销售专员,你问他们的经理:他们对公司一样重要吗?结果多数也是否定的。经理会说: 明星员工PETER重要,而LUBY不重要。 为什么?因为和PETER相比,在同一职位上,LUBY没有做到优秀的标准,也就是没有达到角色定位的要求。 一、组织HR定位的四种类型 这里所指的角色定位,并不简单等同于日常所说的“定位于某种职务,或定义于某一工作和权责范围”。可能你坐着CE0的位,但你未必是当CE0的料。将担当某一职务或权责的现象进行分类,一个组织系统中的HR定位可分为四种类型:权力定位、人物定位、利益定位、角色定位。 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我们通过人所皆知的HR现象来说明。 权力定位。在HR关系中,以权力为中心的定位,叫权力定位。从人类发展历史上区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及相关的体制,体现的就是一种权力定位。在封建王朝中,皇帝的权力高于一切,管理集团按权力定位组合,其兴衰更替就基本决定于最高权力者的素质。容易产生利益派别和裙带关系是权力定位的主要特征。当代企业中,权力定位常见于家族式管理的企业。 人物定位。权力定位的极端发展产生人物定位。一个组织中,巅峰的权力定位和巅峰的英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如成吉思汗、拿破仑·波拿巴。他们个人登峰造极的角色能力将其组织(国家)推上巅峰的位置。但随着英雄人物的消失,组织随即从光辉的顶点陨落消失。 利益定位。在HR关系中,以利益为中心的定位即是利益定位。从社会学或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实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以利益为定位的,因此,利益定位是一种相对先进的HR关系。现代著名企业的HR关系多是这种定位。这种定位优越的地方在于它认可和激发人的个人价值和功利性,使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激发潜能,创造绩效。致命之处则是利益至上,HR关系可能为利益而不顾一切。利益定位常常产生某种原罪。最近,欧美大批的公司财务丑闻就是基于利益定位主义。个人或单一组织的某些利益高高在上,而其它小利益者(股东)不能获得对等的信息,结果变得唯利是图。团队创业的公司初期的利益目标的一致性使组织快速壮大,而一旦各自成为某种利益的既得者,按照利益定位运作,就可能产生对组织不利的因素,其发展轨迹是一条早期呈上升趋势、后期不规则运动的曲线。利益定位的组织最终会受到角色原则的冲击而改体或蜕变,如发生和角 定位和利益冲突时,就有管理层分裂出走,引发波动。 角色定位。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下(包括时间),在一个组合中拥有相对的不可代替性的定位,就是角色定位。 “角色”不一定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群体。当今众多优秀的企业中,未必所有的员工都按照角色定位规划和发展的,但是,它们之所以成为常青树和卓越公司,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人力资本特征:至少其高层人员的组合必然符合角色定位的原则。如GE经历了很多位CE0的领导,未必每个人都如韦尔奇,但公司不断发展,因为每个历史阶段,其CE0都是按角色定位去挑选的。角色定位在当代西方政体管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发展趋势是一条向上的射线或波动向上的曲线。 二、如何理解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的概念包含几个重要的层面: 1.一定的系统环境:即组织系统环境、体制系统环境、时间环境。 首先是组织系统环境。如,一个企业中,需要总经理,还需要财务、人力资源、市场等功能部门构成组织系统,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角色分工。这是最根本的基础,是任何组织都具有的共同特征。其次是体制系统环境。很多HR管理者和组织领导人认为组织有了角色分工,就认为组织已经实行角色定位,其实“角色分工”只是“角色定位”的前提,只有体制环境才是产生角色定位的决定性环境。再次是时间环境。角色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角色,组织对角色能力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时间因素常常被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忽略,如果因为今天是不可代替的角色而不思进取,最终可能会被淘汰。 2.不可代替性:这是“角色定位”的根本特征。 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和特定的时间段,体制系统基于以下几个环节,决定了角色的不可代替性: 角色能力:这是不可代替性的核心,角色能力不强,就谈不上角色定位。进行角色定位首先要关注入力资本的角色能力,并确立尊重、激励和强化这种角色能力的流程和制度,以鼓励每个人强化角色能力并朝某一角色方向定位。 角色权力:体制系统必须提供这样一个环境:角色不对某一权力负责,不对某一人负责,只对角色事务和角色原则负责,对于拥有出类拔萃的角色能力的人员,他拥有根据角色原则下最高的事务处理权力。也就是“角色终决权”。 角色责任:既然角色权力拥有根据角色原则下最高的事务处理权力,那么,相应的,角色就必须承担角色原则下最终和最高的责任。“首长负责制”就是典型的角色责任原则。看一个组织是否按角色定位原则运作,主要看角色责任而非角色权力。而角色责任的最高体现,是“引咎辞职”制度或“首长罢黜制”。 角色定位和专业定位的区别:专业定位是角色定位的初级阶段,但专业定位不等同于角色定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某一专业素质,但不等于其一进公司就可以担当某一独立的角色。角色是与时俱进的,30年前的专业计算人员(会计/统计)能熟练使用算盘,但今天如果不懂操作电脑,专家也要失业。企业中这种坐拥某一专业资历/资格而不思进取、最终遭到角色淘汰的职业生涯悲剧比比皆是。 三、如何打造角色定位的人力资本组合 组织中理想的“角色文化”是这样一种状态:不存在权力派系和裙带党朋,权力与利益处于“均衡”状态,权力和利益受制于某一 则而不是隶属于某些特定人员。检察官可以调查、指控克林顿,根据的是他的角色权力,不管你是总统还是平民。安然公司就是角色定位不彻底,利益定位太极端,利益失衡就必然回头走向权力定位。老板说作假,你不敢说“不”,或者你说“不”,没有制度保证你不丢饭碗,不像检察官可以对总统说“不”。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