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人力规划 >> 正文 |
|
|||||
人力资源开发存在5大问题 | |||||
作者:曾毓敏 人气:21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人才结构不平衡 “两头小中间大” 计算机技术人才总量缺口很大,缺口至少在60万人以上。计算机高、中、初级技术人才相比,中级技术人才偏多而高、初级技术人才偏少。据调查分析,全国高、中、初级计算机技术人才之比约为2:70:28。计算机硬件技术人才与软件技术人才相比,软件技术人才短缺。据分析,近年内至少短缺20至30万软件人才,新增职位的10%以上需要软件技能。 高、中、初级软件技术人才相比,高级软件人才更加短缺,突出表现是IT产业存在“空芯化”局面,当今世界的集成电路芯片,40%在美国,25%在日本,韩国有12%,而我国仅占1.2%。高、中、初级软件技术工人相比,高级软件技术工人更加短缺,仅北京市300多家软件企业就短缺高级“软件蓝领”4至5万名,深圳市场上的高级“软件蓝领”月薪已经涨到6000元左右。 人才高消费 “英雄无用武之地” 人才高消费不仅将不少具备条件的人才拒之门外,还使应聘者难以在应聘职位发挥作用,以至造成计算机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据北京、上海等地人才市场传出的信息,所有IT职位均需大专以上学历,其中要求具有硕士学位的占31%,博士学位的占28%;96%的职位均要求40岁以下年龄,仅4%的职位对年龄有所放宽。不少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做普通程序员的编代码处理等项工作,难以涉及整体软件设计、流程控制等高级项目,所学知识很难派上用场。据反映目前北京有6万个IT技术职位空缺,但与此同时却有11万人找不到工作。这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用人单位过于挑剔却是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短视 员工职业发展受限制 相当多国内IT企业没有规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路线,不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使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缺乏长期打算。相当多国内IT企业对员工重使用轻培养,尤其舍不得将员工送往正规高等院校学习或送出国培训,使员工难以在促进知识更新中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收入不高 优秀员工盼出国 据中华英才网公布的2001年行业薪资调查,电信业年薪平均为57208元,计算机(软硬件与系统集成)业为45276元,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为44014元,电子技术业为42179元。相比之下,在华外资IT企业比本土IT企业的薪资要高很多。正因如此,国内有30%以上的软件工程师希望到美国去发展,近几年从清华、北大走出来的软件工程师,约有40%以上的人有这种期望。在2000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策划的中国软件工程师赴美轮训计划中,仅许诺“培训中表现出色者可在美国工作”一项条件就使3600名中国最棒的软件工程师尽入囊中。 科技投入少 产品跟风多 从科技投入看,计算机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IT企业几乎无力投入过多资金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中国IT业的前沿高新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极少,跟踪模仿的产品和技术多。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