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人力规划 >> 正文 |
|
|||||
怎样与辞职者“周旋”? | |||||
作者:王少东 人气:20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这种现实会刺痛你——当关键员工,尤其是那些你特别想挽留的人决定离开时。 一位HR朋友说:“做人力资源部经理以来,干的最多的活是招人,最怕的是出其不意接到员工的辞职信。”人员的非正常离职尤其是核心骨干员工的离职,往往让管理者感到被动。 就像复印机用光了纸,就像订书机没有了订书钉,他们总是拣最不合适的时候离开。 对企业中的这些关键员工,当非正常离职从“个体行为”发展为“一种现象”“一股潮流”时,管理者应该反省:是雇主不仁还是雇员不义?是招人策略有问题还是用人机制出了毛病?是经营思路产生了偏差还是企业文化变了味? 那么企业该如何“周旋”,留住想要辞职的关键员工呢? 第一步:迅速反应 任何漫不经,心的迟疑和怠慢都会使递交辞呈的员工心灰意冷,辞职的决心更强。 据一些企业的调查,要求辞职的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在递交辞呈的人中,有一部分是铁了心要走的,他们通常已有了明确的接收单位或求职意向,随时准备离去。因此,对这部分人的挽留相对困难,有时甚至毫无可能。但说些挽留的话和做些挽留的举措总比听之任之要好。即使这些话和举措只是表面的、客套的。这样可以尽量稳住他经手的业务和客户,使其在离职之前继续安心工作,而企业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寻求继任者和进行交接工作。 还有一部分人并非是真心想离去的,他们有辞职的理由和一定的动机,但并不强烈,辞职前内心犹豫,如果企业真的很在意这部分员工的话,采取挽留将很有可能奏效。但事实上,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不了解员工的心态和原因,不懂得如何作出及时地反应来挽留他们,这样,有相当一部分辞职员工在企业的“消极”、“冷漠”和“迟钝”反应下最终下定决心离开企业。当然,在挽留辞职员工时尽量不要作出种种承诺,因为尝到甜头的员工可能在将来故伎重演,迫使企业一再让步。所以不能让员工习惯以辞职作为“要挟”企业的条件,即使你真的很需要他,此时判断辞职的性质很重要,对员工品格的衡量更重要。 总之,对于递交辞呈的员工,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有一点是企业管理者所必须重视的,应立即.中止手头上的日常工作,和员工进行交谈,毕竟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先不要问为什么,而是要诚恳地表达他们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企业对他们的重视,这也许就会改变辞职人的初衷,弱化他们离职的决心,使他们重新作出决定。 第二步:封锁消息,给员工一条退路 封锁消息对于员工来说,可以为其日后改变主意、继续留在企业消除障碍。否则,碍于脸面,就可能强化他们离职的决心,最后弄假成真。递交辞呈往往意昧着他们已对自己在组织的位置、发展空间、薪资等方面不满,而并不一定代表他不爱企业和不能融入企业文化。如果管理者经过与其沟通,解决了这些问题,他很可能更踏实地为企业服务,并且会感激企业。如果此事被传扬开来,当事人即使留下也会感觉十分尴尬,甚至引起他人的敌对情绪。封锁消息对于企业来说也大有好处,如果其他员工知道有人递交辞呈后而又留了下来,就会凭空猜想企业户肘'乍出的让步条件,并为他们日后效仿树立了前车之鉴。而且,在员工辞职消息公布以前,企业将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 总之,关键员工离职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对上市公司来说更是如此。但这种消息的封锁也要区别对待,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有所闻”,因辞职人所提的要求可能超出了当前管理者的权限,只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才能表态。而对组织内部其他员工则要封锁消息,使其“有所不闻”。 第三步:倾听辞职人的心声,了解辞职的原因 员工递交辞呈时,必然有充分的理由,但为了避免与企业撕破脸,绝大多数辞职人的理由往往显得冠冕堂皇,恐怕很少有人会直接将“工资太低、职位不高、福利较差”等原因作为自己离职的理由。因此,管理者必须要倾昕辞职人的心声,力求找出员工离职的真正理由,即使不能挽留住他本人,管理者也可以对类似情况进行自省,并力争找到应对方案,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管理者(一般为2人,且为辞职员工信得过的人员)可以利用私下谈心的方式,与辞职人找一个环境比较幽雅的地方进行交谈。此时,以朋友和同事的身份与他平等交谈,掌握倾昕的艺术和询问的技巧,在面对面的沟通申来了解其辞职的真正原因,看问题在于企业因素(如: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人际关系、工作节奏、企业或个人的发展前景和机会等等)还是非企业因素(如:搬迁后离公司太远不能更好地照顾家庭、感到力不从心希望继续求学充电等等)。另外交谈中要注意言辞不能过于敏感,以免破坏双方和谐的气氛,要最大可能地了解他们对企业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离职后准备到何处安身以及求职有什么意向等,也可以向辞职员工提供令他们动心的条件,所有这些都是说服员工改变主意或制定挽留方案的关键。最后,管理者要将了解的内容如实向上一级主管报告,即使了解的内容中有对上级主管的微词。 第四步:制定挽留方案 通过谈心获得第一手资料之后,管理者应着手解决。辞职人的要求可能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需要各部门高层共同商定,尽量从多个角度给予欲挽留者全方位地满足。如果是由企业本身的因素所造成的,这些因素属于“推力性因素”,当员工感觉没有这种推力时,只能选择放弃现有的工作。这就需要一方面要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亲和力,变“推力”为“动力”,使员工重新燃起回归企业的欲望。如果是员工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因素属于“拉力性因素”。当员工感到外在压力很强时,就有可能想从压力中解脱出来而提出离职。只有了解员工辞职的原因,才能制定适合的挽留方案。另外,企业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住房、福利或办理停薪留职等。 一个有针对性的成功挽留方案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针对员工辞职的原因尽可能的给予切实地解决,一定要找出主要原因。只有找到主要原因并给予解决,其他次要问题基本就迎刃而解了。即使其他次要问题在短期内一时无法解决,企业管理者也应给予合理解释,以求得员工的理解。其次,为达到挽留的目的,针对性的挽留方案应在员工提出辞职后的两天尽快出炉。同时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企业的留人方案进行检查,如有必要,立即修订公布。这样,可以消除辞职员工的怀疑,增强其留下的决心。 第五步:实施应对方案,赢得胜利 应对方案一旦制定,必须快速予以实施,这样做有两大好处:1.向辞职的员工传达他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且通过采取的改善措施挽留他。2.为挽留员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应对方案的实施必须遵 “三管齐下”:1.改善影响员工辞职的企业因素,如:提高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或为员工设计更适合的职业生涯等等;2.做好辞职人的协调工作,以“亲善大使”的身份介入到员工的个人生活,通过私人关系劝导员工不要草率地决定,同时做好员工亲人家属的游说工作;3.赶走挖角公司,企业管理者应立刻说服员工,让其及时给他的下一家企业打电话,回绝对方提供的工作,及时做对三方都有利。一方面可以阻止那家企业再来劝说员工,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那家企业企图再来挖走企业的其他员工。其实挖角公司对于这些“不忠员工”也常常会持有戒心,生怕其又被他人挖去,同时势必会降低挖角公司的经营效率。因此,企业可以向辞职人和挖角公司阐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