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案例 >> 正文 |
|
|||||
从企业的五大职能分析爱多 | |||||
作者:佚名 人气:3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从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到盛极一时的标王,再到被深圳人民法院查封,爱多这曾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在前后不过5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系列的剧变。它为什么成功?它为什么失败?其中有多少值得我们借鉴?这太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了。 在财上,胡志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平时几乎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一般只有一个大致的估量,而他的估量又往往相当离谱。 2.不理自己背了多少债务,也不会计算产品的利润,将回款当利润看。按胡志标的计算公式,利润=产品销售价格-原料损耗-劳动成本,而诸如管理成本、广告费用等其它成本就抛于脑后。 3.平时很少跟财务部门研究付款方面的轻重缓急次序,而且轻视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对于胡志标来说,财务就是保险。该收的钱收了,该付的钱付了,别出差错就行。“市场上的事你们不懂”,这是胡志标常对财务人员说的话。 4.做任何计划,无论是项目开发计划、宣传计划,还是减价促销计划都不考虑其对财务的影响。比如实行“阳光行动B计划”,就没有考虑过爱多是否具有长期支持这个项目的支付能力;而投2.1亿的标王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这种间接成本对产品的影响;在1998年再一次大幅度的降价时,就不知道每台产品的利润已经是负数了。 5.有钱时大手大脚胡乱花钱,没钱时该花钱的地方也不花钱。 6.成本控制观念差,浪费、回扣等现象惊人。 爱多的人力资源 是人力资源。爱多在人力资源上的问题有两个地方非常突出:一高级人才“纳而不用”,二是缺乏一个涵盖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 首先说说企业内高级人才方面。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过渡的瓶颈之一就是缺乏高级人才。但在爱多里,并不存在这个现象。胡志标的确是有招贤纳士的意识,据说他与林莹的结合就是希望把知识分子的气息引入到爱多中去。而在企业发展的时候,他更是一度为爱多大“换血”,用极高的薪酬请来了大量的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并让他们做到了爱多的高层上去。 胡志标的这种“不惜工本”的招贤之举,的确为爱多招来了许多高素质的人才:制造方面有生产管理专家李福光;营销方面,吴正吉擅长广告策略和营销战术;王兵兵、陈若飞、刘小平等人是有丰富企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开发方面,许宽在国内同行中也很有知名度;财务总监曹睿是从北京某外资企业挖过来的科班出身的财务专家;公关部长郭群原是小霸王的公关部长,人力资源部长胡八一原是杜邦(中国)的人力资源经理。 但有人就不等于会用人。胡志标对人才的付酬上可谓不惜工本,一掷千金,但在给人才授权上却吝啬得很。几乎所有的副总都没有财权,几乎每一笔单都要林莹或胡志标签字。高级人力资源开发要求职、权、责、利四者合一,才能吸引人才,并真正的发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但胡志标却只能职与利,不给权与责,这根本就不能发挥爱多里众多优秀人才的应有的作用。最后连陈天南都看不下去了,说:“你几十万请来的人,不给人家权利,和几百元请来的人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想指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原料管理和高级人力资源开发上,胡志标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就是只会一味的囤积,不会管理运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农民企业家自身的素质限制,但我却很明确的知道,这“酷爱囤积”可是封建土财主的一大特色。 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爱多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涵盖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开体系,在爱多里,人力资源开发几乎等同于招聘。除招聘外的业绩评估、人才再培训等人力资源部门所应具备的功能几乎是空白。 例如,高层干部年薪在几十万元以上,最高达150万,而中层干部大都只拿二三千元月薪,严重挫伤中层干部积极性。而同是中层干部的部长一职,不同部门之间的薪酬竟相差三四倍。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爱多没有一个公平的业绩评估体系,而且也没有将薪酬与业绩评估挂勾。 再如,绝大多数员工进入公司后,只是简单地进行三天的基本技能和劳动纪律方面的培训,以后就再也不过问了。如果还有过问的话,那也只能是按照名目繁多的规章制度予以惩罚性“过问”。至于员工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方面,则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一间普通员工会议室,没有一间电视室,没有一张乒乓球台,没有一副篮球架,没有一个图书馆……只有冷冰冰的流水线和办公台。这也是爱多人力资源开发观念不完整,缺乏人力资源再造,人才再培训所带来的结果。 爱多的研究与开发 爱多在这方面与其它一般民营企业一样,都有一个死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且还缺乏自己开发的条件。但爱多还是有研究与开发的意向的,从胡志标投到这个部门的不菲经费就可以知道这点。然而胡志标却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要搞研究开发,拿着新研究开发出来的产品继续去打价格战,而不是让它成为爱多的新的高利润增长点。这种为了研究开发而研究开发的思维,让爱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几乎不产生任何效益。 五大职能外的爱多 从五大职能分析爱多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有些因素是不能归入其中的,所以就拿到这里来说。归结起来,这些因素有三点: 1.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先进的品牌运营手段。 爱多的品牌意识是举国公认的,虽然它在品牌内涵建设上还相当欠缺,有些事实还是不容否定的,如爱多曾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曾经进入中国电子50强;胡志标到利荷兰菲利浦公司总部考察,受的是总统级的待遇;在爱多危机出现后,爱多仍然能依靠其品牌进行贴牌生产;在爱多倒台后,仍然有公司为了得到爱多品牌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而对簿公堂。这一切,都表明了爱多品牌的价值是得到商界承认的,是得到消费者承认的。暂且不论爱多花去超过3亿的资金打造这个品牌是否值得,单从品牌意识上来说,爱多的确是走到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前列。 品牌建立起来了,如何运用,也是一个难题,而爱多在这方面,倒也有自己的一套。1998年,爱多开始实行多元化战略,而胡志标发布的多元化纲领中就有这么一条——“只给品牌,不能资金”。这就快速的盘活了爱多的无形资产,爱多电话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而且快速的占领市场,成为行业老二。可见,爱多的品牌运营手段,的确也比一般的中国民营企业要先进,要高强。 2.爱多的资金链条。 爱多是一个民营企业,因为没有背景,要融入资金很难。而爱多却能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崛起做大,其应用的资金链条模式功不可抹。 爱多采取的是一种“上线赊货,下线欠钱”的模式,这非并爱多独有的产物,而是步步高段永平的首创。它的优点在于缩短了资金周转的时间,而且把上下游的企业串到同一条利益链上,共同开拓市场。但胡志标看到了这个模式的好处,却忽视了这个模式的基础是诚信。爱多长期拖欠销售商与供应商的款项,到后期又供不出货,诚信度大大下降,销售商不愿再给爱多供款,供应商也不再愿给爱多赊货。这样一来,就使整个资金链条断开,而赖以生存的爱多自然也难以再活下去。 3.战术大于战略的思维。 胡志标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与各路人马在秉烛夜谈,一但想到什么好点子,就马上派出一彪人马去实施。在带着几个人起家的时候是这样,到企业做到5亿的时候也是这样。 胡志标热心于玩点子,搞概念,但于企业的战略与计划就极之忽视。从来没有人见过一份完整的营销计划,更没有一份年度经营计划。从爱多兴起到其破败,爱多都没有能拿出一份象样的跨年度发展计划。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爱多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战术大于战略。在常规的企业规划里,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是: 企业总体战略——> 各部门的战略——> 战术 战略在此中不但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更重要是起到一个协调企业各部门的作用。因为各部门的战略是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来制定的,所以部门与部门间的战略是相一致的,协调的,互为支持的。 爱多反其道行之,结果使部门与部门间的沟通出现极大的问题。财务的年度计划被销售部的忽而降价忽而升价的行动搞得乱七八糟;生产部门不知道有促销行动,生产跟不上,产品就脱销,甚至出现一两个月断货的现象…… 另外,按照战略管理中的“不同管理层关注不同管理方向”的思想,胡志标这个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与决策最高层的人物,本来应该关心的是爱多的企业发展总战略,但他去做他不该做的战术问题,而且更多的只是销售部门上的战术问题。这就为爱多的殒落埋下了伏笔。 作者:黄国辉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