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营销 >> 正文 |
|
|||||
看红牛如何在中国做品牌--谈红牛的本土化策略 | |||||
作者:佚名 人气:26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众所周知,红牛是个来自泰国的饮料。 既然是个舶来品,进入中国市场自然是有很大的难度。 这中国市场,可不是很简单的,许多舶来品虽然都成功地实现销售的增长,但是始终没有完全溶入消费者的心里,因为中国消费者总是容易被民族荣誉感打动,于是就容易排斥外来之物,而红牛在这点上做得非常成功,比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做得成功。 红牛如何赢得中国心呢?我想,他至少在两点上做得非常好,一是宣称红牛是中国人创造的配方,在市场进入初期大力宣传这个概念,大大地长了中国人民志气;一是名字起得好,红牛两字完全的中国化,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这两点是红牛本土化策略的重要两点。 红牛应该是九五年春节首次在中国亮相的吧,那年春节联欢晚会之后的广告时间里,红牛初次出现,以一句“红牛来到中国”告知所有中国人民。 而与此同时开始的红牛推广语言里,红牛配方的原创者是华裔人士的宣传占据很大比例。 这个时期,红牛最注重推广两个概念:一是红牛是中国人创造的世界著名功能饮料,现在回到中国;二是提神醒脑,补充体力。 相比之下,显然在消费者心态上,最容易并最先接受的是第一个概念,于是红牛在短短的一年里,成为中国功能性饮料第一品牌,于是后来就出现了大量模仿甚至假冒红牛的饮料,比如:蓝狮、金牛、红金牛、金红牛等等。 红牛的第二个成功因素应该在他的本土化策略,这首先体现在他的中文名字非常本土化,红牛,红字当头,牛劲十足,适合中国人吉祥如意的彩头,所以红牛刚一推出,它的礼品套装在国内某些地区就销售得非常红火,几至脱销。 本土化策略对于红牛来说,应用的极其成功,相比而言,在中国市场上现有的成功品牌中,可能只有宝洁公司的一些品牌可以相比。 至于现在可口可乐、卖当劳等公司才开始积极推行本土化策略,搞得不中不洋,实在是难以改变他们一贯在中国人心中的洋品牌形象。 红牛的本土化策略还体现在他的公司建设上,红牛总部最初设在深圳,而后移到北京,迁移到北京,无疑是红牛又一成功举动,北京在国人心中一直是很“中国”的,所以红牛身上就带上了更浓重的本土味。至于红牛的生产基地从一开始就设在国内,都是红牛本土化策略中的成功之处。 看红牛在中国的本土化经营,顺利做成中国功能饮料第一品牌,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两点启示: 不要盲目崇洋,像有些公司在给产品命名的时候特意起些洋味十足的名字,窃以为并不是最佳做法,如果红牛当初把“redbull”翻译成“锐得补”,那必定是另一种局面了; 要多研究中国消费者心理,中国消费者是有着中国特色的,全盘照抄西方消费者研究理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况且消费者心理还受着消费发展阶段、历史背景、生活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取得中国市场首先就要正确分析中国消费者心理,红牛在这点上无疑已经走在前面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