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营销 >> 正文 |
|
|||||
传播品牌的十大创意模式 2 | |||||
作者:秦川 人气:35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一) 口香糖、枣片与香烟 在90年代初,箭牌口香糖的销量开始徘徊不前。经过策划,它出人意料地将香烟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它引导消费者在不能吸烟的场所用咀嚼口香糖来代替吸烟。箭牌公司在广告宣传中戏剧性地展现了禁止或不宜吸烟的场合,如在办公室、会议或者前去拜访岳父岳母,等等。实行这种“树敌”广告战略后,箭牌的销量重新回到上升轨道。 无独有偶,河南新郑某食品公司生产的天天好想你枣片,干脆用香烟包装盒来包装枣片,并打出“天天吃枣片,天天好想你”的广告语,其用意不言自明。 (二) 可乐与茶水、咖啡 在美国,人们在吃早餐时,通常在“茶水”和“咖啡”之间挑选,可口可乐公司出人意料地把茶水和咖啡作为新对手,引导消费者把可乐饮料作为第三种选择。 (三) 牛奶硬糖与条状巧克力 在色彩斑斓的糖果世界里,传统的棕色硬糖块已经成为作日黄花,因为十来岁的孩子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条状巧克力上。 然而,牛奶硬糖出人意料地宣布与条状巧克力一比高低。因为品牌策划人员搜寻到条状巧克力的弱点:命短易化,刚放在嘴里就化掉了。因此,牛奶硬糖被作为“命长不易化的替代选择”,被定位于与条状巧克力平起平坐的位置,从而一举扭转了销售颓势。 成功要素 优劣对比度:与竞争对手相比,推广的品牌必须表现出明显的,令人信服的优势,并要弄清楚,对手有那些弱点,对手的弱点越大,胜算就越多。 第五模式:刺激“情结” 相爱有加 核心原理 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许多“情感结”。一为生理性的“情结”:当我们看见一个婴儿、动物或者异性的身体时,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可以观察到的情感。另一种为文化“情结”:对家乡、某一地区、某些浪漫事件、某种时期怀有特殊的感情。如果我们用品牌传播的创意不断去刺激消费者心中这些业已存在的“情结”,他们就会与该品牌融合在一起。 成功案例 (一) 奥妮100年润发 “青丝秀发,缘系百年”的广告语,以及大牌明星周润发将100年润发洗发水轻缓地倾洒在梦中情人飘逸的长发上时,温情的微笑,不知引起多少东方女性心中的无限的羡慕、嫉妒、感动,抑或更为复杂微妙的情感共鸣。 (二) 南方黑芝麻糊 在幽长的青石铺成的小巷,悠扬的“芝麻糊”叫卖声,小男孩用舌头舔尽碗底最后一滴黑芝麻糊……这情景不知勾起多少人对童年的回忆。 成功要素 真实性:只有诚实自然的情感才能与消费者水乳交融,发挥最佳广告效应,太矫揉造作的情感场面会引起消费者当然的反感。 第六模式:打破禁忌,见怪不怪 核心原理 有些产品并不是人们不需要它们,而是因为人们对产品本身有所“忌讳”,如避孕套、壮阳药、妇女卫生巾、痔疮膏等产品。如果在广告创意中能够戏剧性地冲破常规,消费者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成功案例 某品牌避孕套广告 电视广告采用了滑稽短剧的方式:一位年轻人在超市像小偷一样拿了一小盒避孕套,想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地通过收银口。但女收银员却用整个大厅都听的见的声音向她的同事喊道:“避孕套的价格是多少?”小伙子羞得无地自容,然而排在她后面的老妇人没有品头评足,相反她自己也买了一盒。她说,今天的避孕套是特价。这个广告创意的巧妙之处在于,在极端的场合,用幽默感代替了羞耻感。
成功要素 禁忌越强,冲破常规的传播策略冲击力越大。破除禁忌的方法越是引人意外、咄咄逼人,效果越好。 第七模式: 消除内疚,达成购买 核心原理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期望,期望自己是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的人,当他发现自己的作为不能达到这些要求时,就会感到良心的“不安”。如果我们通过广告创意来刺激他的“不安”,并帮其消除“内疚”,就能促成其采取购买行动。 成功案例 “帮宝适”是一种婴儿尿布,50年代刚在美国面市时,广告针对年轻的母亲进行诉求,说明它能使母亲们在照顾孩子时更加方便,更加节省时间。但是,市场效果很不好。经过市场调查,原来这种以母亲为中心的广告诉求,使母亲们很不安。如果仅仅为了方便自己,就购买“帮宝适”,她们内心会有一种对孩子的“内疚感”。后来,广告内容诉求点变为:帮宝适能够使您的孩子肌肤更加干爽。有那一位母亲不愿意使自己的孩子干干静静呢?购买帮宝适从某种程度上填补母亲们的“内疚感”,迅速地扩张了市场。 成功要素 所推广的品牌在多大程度上唤起了消费者的内疚感?他对谁内疚?如何证明该品牌更适于对他人履行义务?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某人因为对他人的内疚而倍受煎熬,产品突然闪亮登场,将内疚扫光。 第八模式:展示个性,显示身份 核心原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都有情感的需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如果所推广的品牌能够帮助消费者寄托某种情感,或有利于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个性,或有助于确立其与众不同的身份,消费者就乐于购买此品牌。 成功案例 (一)斯沃琪与塔格豪尔手表 斯沃琪的名字本身就是瑞士手表(Swiss Watch)英文单词的缩写。它的定位为时装表,吸引了一大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活跃的追求潮流的年轻人。1998年4月斯沃琪在上海几大著名商厦举行春夏新款展销,就像一次艺术品的展览。斯沃琪为每一款新表都取了一个或浪漫、或深沉的名称。如“玫瑰”、“禁果”、“提醒我”、“往日情怀”等吸引了大批热恋中的恋人。而“探险”、“潜望镜”、“碳元素”等,则吸引了一大批求知欲强烈的青少年。 无独有偶,塔格豪尔(TagHeuer)是瑞士第五大手表制造商,它的定位为职业运动手表,推出的广告战略“顶住压力,永不趴下”,一方面表明手表的质量绝对过硬,另一方面给拥有者赋予一种永不言败的品质或身份。 (二)哈塔威衬衫 时光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穿哈塔威衬衫的男人”的广告创意仍然是广告界同仁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男人的惟一明显标志是他的黑色眼罩。它象征着侠义、冒险、硬朗等个性特质。 成功要素 (1) 品牌个性的魅力:它取决于品牌所传播的个性 在多大程度上昭示的拥有者所崇尚的品质。一般而言,此招对年轻人最为有效。 (2) 品牌个性的独立性:一种品牌的性格与同类品 牌的典型性格区别越大,它欲赋予消费者的个性特质和身份差别就越强。 (3) 品牌个性与产品质量应相协调。如果本来就是 很普通的产品,却偏要赋予它一个不凡的“使命”,结果只会弄巧成拙。 第九模式:自然对比 形象深刻
核心原理 有些品牌的功能看似对消费者无害,如果通过与自然界的某些事物相类比,将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就可出现戏剧性的转折。 成功案例 (一)达克宁胶囊 很多消费者对真菌感染的脚气病并不是很在意,达克宁胶囊在广告创意中通过自然界原野上的野草“死灰复燃”的形象类比,在消费者心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二)利他明泡沫浴液 多年以来,消费者对沐浴后的皮肤干燥现象习以为常,但利他明突然用一片干枯的树叶类比干燥的皮肤,一下子激发了对产品的需求。 成功要素 (1) 类比的自然性:一切自然之物都附有一种被神 话了的“原始信任”,这种信任足以软化消费者的批判理智。所以,类比一定要带有自然性。 (2) 产品特征的支持:产品至少要有一个特征支持 这种类比,千万不能牵强附会。 第十模式:明星法则,剧情渲染 核心原理 制造明星有通行的法则,如果我们将这种法则移植到品牌推广的传播创意中,进行戏剧渲染,必能产生巨大吸引力。那么,明星究竟是如何炮制出来的呢?一般包括:明星、环境、冲突、化解、胜利五步曲。 成功案例 高路西香烟 高路西是一种法国名烟,请看其不凡的广告创意:一对年轻夫妇在搬家,而邻居一位老妇人则在墙外偷听偷看品头评足,年轻男主人忍无可忍,冲上前去,目光直射对方,女邻居吓的目瞪口呆。然而,男主人却低下身子,在老妇人的嘴上吻了一下,充满磁力地说:“您好,我叫马克,是您的新邻居。”老妇人一下子被小伙子的温柔迷醉,她随即向自己的丈夫喊到:“别在那闲坐,还不过来帮这小两口!”两个男人见面,掏出来的都是高路西香烟,两家四口其乐融融地欢聚在前院。 成功要素 (1) 明星:明星不是所谓的“大腕”而是来自我们 身边的纯朴可爱的普通人。在高路西香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男主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大男孩而已。 (2) 环境:最好是源于现实生活中。 (3) 冲突:与邻居发生摩擦,几乎每个人都有所体 会。 (4) 化解:在以上案例中,小伙子有意识地抓住了 邻居的最大弱点,只是略施小计,一个并不认真的吻加一句甜言蜜语,冲突就得到化解。 (5) 胜利:无情的对手变成了温顺的小狗。欢娱之中,真正的明星——“品牌”闪亮现身,消费者发出会心的微笑。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