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营销 >> 正文 |
|
|||||
商超“暗箭” | |||||
作者:佚名 人气:3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经销商对进场费、条码费、店庆费已是司空见惯;末位淘汰、账期被拖延等情况,也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说这些情况还算“明枪”,经销商心里多少有些准备,那么商超随意的折价促销、设定销量陷阱等花招就是难防的“暗箭”了。 折价的名堂 可以肯定的说,无论何种规模的商超,都要搞折价促销。不同的是,在一些信誉稍好的超市,多数情况下会在打折前与供应商们进行沟通。然而,有些不讲诚信的商超则完全是巧立名目,频繁促销,置经销商的利益于不顾。上海的食品经销商徐经理就遭遇过这样的“乱折价”之痛。 2003年1月,批发瓜子的徐经理听同行们说超市的瓜子生意很好,便动了进军商超的念头。通过实地考察,他选择了公司附近一家大型超市。在支付了一万元进场费后,他成了该超市的一名供货商。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徐经理的商超噩梦就开始了。 徐经理第一次尝到打折促销的“滋味”是在春节。春节前的一周,该超市决定举行特价酬宾,“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严格执行,保证供货额度,供货商如有异议立即撤柜!“每袋瓜子要赔5分钱!”刚进超市的徐经理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但他转念一想,春节是国人的第一节日,超市打折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也只好认了。 转眼间“三八”节到了,徐经理在春节期间亏损的钱还没赚回来,超市又要搞“打折促销”了。这次,超市加大了促销力度,所有商品七折!徐经理更难以接受,甚至有了退出的念头,可权衡再三,他不甘心就此退出,毕竟花了一万元的进场费!但是,没等徐经理缓过气,“五一”节又来了。本来徐经理的瓜子每袋利润不到2角钱,这样一年下来,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亏了上万元。这时候,进场费的合同到期了,超市的采购经理发话了:“要么交钱,要么撤柜。” 徐经理暗自咬牙:“撤?一万块钱不是白白便宜了你们?”为了捞回失去的利润,他又续缴了费用。他早想好了一个对付“打折”的妙招:涨价。你能打折,我就能涨价。徐经理借口厂家调价把给这家超市供货价涨了1角钱,原想“哪里跌倒哪里起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弥补一下,谁知徐经理的“算盘”又打错了。 半年后的一天,正是结款的日子。超市的采购经理把他“请”进了办公室,慢条斯理地说:“徐经理,我们合作了一年多,你给我们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对我们的工作也积极支持。但是,经过我们近半年的调查,发现你辜负了我们的信任,超市决定责令你撤柜,扣除全部货款,并承担合同中规定的违约责任!请你签字确认。” 徐经理一下子傻了眼,“怎么回事?” “超市里有好几家瓜子供应商,对市场行情我们了如指掌。你私自提价,比其他超市的同类品牌供货价高出了10%,你自己看合同上的相关条款。” 徐经理压抑已久的怒火“腾”一下冒出来,质问道:“别的超市有你们这样频繁打折的吗?你知道一年半我在你们超市亏了多少钱?” 采购经理一脸的不耐烦:“赚不赚钱是你的事,我们只是按合同办事。”
徐经理还想说点什么,那经理却转身离去了。 销量的陷阱 商超的销售量是惊人的,正因如此,很多经销商明知道商超在玩“账期”套现的游戏,也只有忍气吞声地坚持。可是,就在“看上去很美”的销量背后,也隐藏着商超算计的陷阱。沈阳的于经理就被商超的销量陷阱“坑”了一回。 2003年9月,于经理经销了一款白酒新品牌。几经周折,终于以8000元的进场费进入了当地最大的商超。进场合同中写明:于经理的产品每月销量不得低于30000元,两个月达不到销量,自行解除经销合同。进店前,于经理仔细调查过该超市中的同类产品销售情况,30000元的销量并不难,因此并未将此条款放在心上。 第一个月,于经理的白酒连15000元的销售也没完成。他有些奇怪:“别人都卖那么多,我的酒怎么卖不动呢?”他决定去超市里看一看。 转了两圈,于经理居然没找到自己的产品。 “我的酒在哪里?”他问商场服务员。 服务员告诉他:“在最下面呢!” 于经理有点明白了,原来摆放的位置不好,影响了销量。在朋友的指点下,他出钱占了个醒目的位置。原以为这次没问题了,谁想半个多月下来销量虽有些起色,但还是达不到超市的要求。眼见两个月期限到了,朋友又支招:“这还不容易?自己把酒买回去呗!”于经理又花了2万多元购回了自己的酒,救了一回急。 销量不达标,总不能次次自己把货买回来吧?于经理在货架前一筹莫展。好心的服务员给他支招:“你找店里的领导申请搞促销吧!” 于经理找到了超市的负责人申请促销。负责人说:“搞促销可以,每月要缴1000元的费用。我们店做促销活动是按季度为单位来做的,一做就一个季度。” 于经理咬咬牙说:“没问题。” 等交完促销费,服务员又给 于经理指点迷津:“要搞就要搞得轰轰烈烈。以前有几个品牌由于动作太小,结果没效果,促销费白交了。” 为了活动一鸣惊人,于经理索性来个赔本赚吆喝,搞起了“买一赠一”活动。这办法还真有效,做促销的那三个月,销量累计有二十多万。于经理不再为完不成超市规定的销量发愁了。可是,从那以后,于经理经销的白酒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搞促销就亏本,促销一停,销量就完不成。 坚持了一年,于经理无奈的放弃了该产品,退出了该超市。于经理感慨地说:“做商超,看着销量高,但这个销量不出血是实现不了的。” 成功者说 徐经理和于经理经历也许大家也遇到过,那么到底怎样避免呢?
一、 进入商超之前,要认真考察哪些品牌卖得好,是通过何种手段增加了销量。再反过来仔细核算自己品牌的利润,能承受多少额度的促销等。做促销要细,要慎重。 二、 要有目标地选择信誉好的超市进场,在进场合同中,约定产品参加哪些节日的促销,合同之外的活动你有权利不参加。 三、 要与商超搞好客情关系,在人情上多用工夫,关键时候让他对你高抬贵手。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