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漫谈 >> 正文
“包公”商标效益不可忽视           ★★★ 【字体:
“包公”商标效益不可忽视

作者:佚名     人气:22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与国内同类景区相比,以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和浮庄为主体建筑的包公文化园,特色鲜明,景观出众,已完全具备了4A风景区的条件。但仔细看一看,包公文化园又好像总缺点什么,让人心里不踏实。

  缺的,是产业联动的链条。东南大学、安师大、北京的三大方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营销方式的创新,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产业联动。而北京创新旅游开发中心的设计方案更是直接提出:要通过包公品牌整合“包公文化园景区”和“包公实业集团”,形成一个多赢、捆绑式的营销方式;事实上,国内其他景区的成功经验也证明:景区的开发、营销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相应的市场运作手段。

  从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看,包公文化园景区目前仅仅满足于“游”这一项;与包公主题相关的“吃”,目前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虽然浮庄内一度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包府家宴”,但其设计、宣传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再说“住”,尽管芜湖路南侧宾馆、酒店鳞次栉比,但缺少包公主题宾馆仍是硬伤;“行”是路上之事,自不必说;“购”是最令人头疼的,无论在包公祠、包公墓,还是在清风阁和浮庄,特色旅游小商品难觅芳踪,有的大多是国内景区通用的小瓷器、折扇之物,偶然出现的画有包公像的瓷盘,价格不菲,失去了纪念的本意;“娱”也是件棘手的事情,在幽雅庄严的包河岸边,娱乐设施无从谈起——由此可以推想的是,“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如无法形成和完善,包公文化园的经济效益难以拔地而起,包公文化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难免会在不久后遭遇“瓶颈”。

  有旅游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包公文化园的声音并不尽如人意地响亮,是因为其缺少与其唇齿相依的市场运作实体,也就缺少了直接或间接为其宣传的载体。目前,“包公酒”早已开发出来,“包府家宴”的名声也日渐响亮,但以包公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商品、特色娱乐活动仍然千呼万唤不出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现有的、将来的各种产业形态整合、包装、提高,从而使“包公”商标真正地发挥力量,使各种产业真正联动起来。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