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刘亮拿到了迟来70多天的宝马车。昨日,消息一经传出便引来意想不到的反应:不少企业想邀请刘亮去工作,数家拍卖行想“免费”帮助刘亮拍卖宝马车。但刘家知道这些都是为了进行变相的广告宣传,他们都一一回绝了,因为“想过平静的生活”。 我想,刘亮拿到了宝马车,一些相关的责任人也得到了查处,宝马彩票案也该画上句号了。但有些事不是凭人们的意愿想像的,对刘亮的追崇还仅是个开始。我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这几年只要是老百姓成为“名人”,媒体都少不了跟踪报道,社会各界都少不了炒作,这种拿百姓“名人”做卖点,还是有的。 自从“宝马假彩票”风波开始后,刘亮的知名度大幅攀升,在搜索引擎GOOGLE输入“刘亮”二字,就会出现27100个网页地址。而在杨永明等人被刑拘、贾安庆被责令辞职后,刘亮在老百姓心目中认同感更盛,刘亮这个愣小子一时甚至成了“正义化身”。有些人看到了刘亮的“商业价值”,有些人还准备注册“刘亮商标”,好像刘亮这个名字能为他们带来商机。 刘亮这个陕西农村普通青年,因西安宝马彩票案而闻名全国,使他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这位善良的小伙,前段时间对接踵而来众多媒体的采访感到有些招架不住,刘亮及家人在媒体的干扰中度日。现在刘亮成了“名人”,我们有些商家和单位又打起了“刘亮牌”,使善良的刘亮束手无策。我们社会就不能放了刘亮吗?刘亮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据悉,刘亮只想当兵,我们应当尊重他个人的意愿,不能强人所难。还有刘亮被宝马彩票案搞得筋疲力尽,他也需要休息,社会和媒体还是放过他吧。 我们知道,关注刘亮就是关注宝马彩票案的过程,也就是关心中国的法制进程。事实上,在对宝马彩票案的报道上,我们不要在刘亮身上深挖“花边新闻”了,这种多家媒体分头采访已是扰民,是不值得提倡的。对宝马彩票案的报道,要多从法律、制度的层面上思考问题,不要过分炒作刘亮本人,这才是成熟的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