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漫谈 >> 正文
寺坞岭茶叶路在何方           ★★★ 【字体:
寺坞岭茶叶路在何方

作者:佚名     人气:31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说起寺坞岭茶叶,年纪大的萧山人都会翘起大拇指:这个高山云雾茶色质青翠,气味芳香,算得上是萧山叫得响的茶叶牌子。寺坞岭茶叶产量最高时能够起产3万多斤。 

    然而,这种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年的茶叶采摘期过了,义桥镇寺坞岭村的村书记倪志明发现,全村可以采摘的茶园只剩下100多亩,产量也只有1000公斤左右。这位种了30多年茶叶的老茶农痛心地说,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寺坞岭茶叶慢慢消亡?“夜潮地”,有着独特的种茶优势 
    
    爬上海拔500多米高的寺坞岭山,会看到一片平坦的山地,寺坞岭村就建在这里。平缓的地势,肥沃的土壤特别适宜种植茶树。 
    
    因为临着富春江,江面的潮气会随着夜色侵入寺坞岭,滋润山顶上的土壤,因此这里也称为夜潮地。村民说,不管天气如何干旱,山顶的茶园也不会干枯。正是这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寺坞岭生产的茶叶有着较好的品质。 
    
    茶园到户,茶叶质量差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寺坞岭村的茶叶就蛮有名气了。本来,村里人采摘了茶叶后,炒制圆茶。但圆茶的味道比扁茶要差一点。于是,村里人就学了龙井扁茶的炒制方法,制茶工艺越来越好,炒出来的茶叶色香味俱全。 
    
    因为海拔较高,寺坞岭茶叶的出产期比其他地方要迟半个月,但还是成为萧山人争购的对象,一般每公斤可卖到400元左右,这个价格比许多其他地方出产的茶叶都要高。 
    
    后来,由于茶园分散到户,家家户户炒出来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缺乏“吆喝”,到上世纪90年代末,寺坞岭茶叶开始没有声息了。一位村民说,因为没有多少人来买了,村里人种茶叶的积极性没有了,很多村民外出打工,茶园任其荒芜。 
    
    创品牌,打响寺坞岭茶叶的新路子眼看着一个老品牌的逐渐消失,寺坞岭村的村民又有些不甘心。有村民提议,寺坞岭茶叶要向品牌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义桥镇对此十分支持,并提出了建议:给寺坞岭茶叶注册一个商标,并划出一定的茶园精心打理,进行规范运作,实行统一收购炒制,统一包装销售,打好“寺坞岭云雾茶”这个品牌。 
    
    就在5月底,寺坞岭山顶的一个接待室落成了。村民们说,接待室建起来后,就可以让游客上山度假休闲,

茶叶、炒茶叶。这是寺坞岭村为打响“寺坞岭云雾茶”品牌走出的第一步。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