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漫谈 >> 正文 |
|
|||||
大商场六成“洋”装是地道国货 | |||||
作者:佚名 人气:26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南京日报报道】从服装到鞋类,甚至包括儿童玩具,记者在近日的走访中发现,南京一家普通的大中型商场里,有着洋面孔的商品占了一半以上,有的标注源自巴黎,有的写着产于意大利,有的拥有洋腔洋调的外国名儿,有的在产品包装上印满法文、英文……强劲的“国际风”把南京老百姓“吹”得直犯迷糊:难道真的有那么多外国企业在抢滩南京? 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洋品牌容易进入商场,另一方面,消费者接受程度大大增强。另外,一般来说,一套服装在国内生产成本只要几十元的服装,贴上洋标签后,标价就会升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利润大大提高。实际上花上几百元买到真正国际名牌的可能性很小,真正的国外进口产品加上关税,再加上运费等等费用,少说也得上千。 国内企业挂洋名,国外品牌却本土化 汉字就真的和时尚绝缘,甚至会成为商品销售的绊脚石?海螺、开开、罗蒙、海澜、绅士……这些有着正宗中国面孔的男装品牌创下的销售业绩也许能说明些什么,而江南布衣、浪漫一身、铿锵玫瑰、佳依、鱼等也完全能体现中国女装的韵味。作为世界第一的服装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大部分本土企业却挖空心思替自己取洋名儿,削尖脑袋花钱到国外注册、买牌子;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国,卖给本国孩子的玩具包装上却没有中国字,宠大的产出背后,隐藏着一个跛足巨人! 就在国内诸多企业大搞“洋务运动”的时候,众多国际品牌却在中国市场放下身价,使用各种方法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零点指标数据网近日发布的一项国际品牌亲和力的主题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土壤上耕耘时间长且本土化程度化高的国际品牌最能够获得国人好感,大众、IBM和可口可乐分别位居前三名。记者了解到,为了塑造自己富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可口可乐公司甚至对已经用了20年的商标进行更改,采用了全新的中文商标。范思哲、宝姿、汉帛这些国际品牌的名字也一个比一个有中国味。 与这些国际品牌相比,很多国内企业的营销战略明显缺乏清晰的经营思路与战略规划,很多品牌有能力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却没有能力在消费者之间产生长期的亲和力,更有一些品牌在为自己换上洋装的同时,也与其主流消费者产生隔阂。对于这次的调查结果,国内企业也许到了反思自己的经营策略时候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