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漫谈 >> 正文 |
|
|||||
关于品牌内涵的14种解读 | |||||
作者:王汝林 人气:23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营销大师柯特勒讲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有有远见的公司领导才愿意做出产品品牌建设的尝试,中国有远见的领导者已经成功地营造了令人信任的公司形象,现在也必须由有远见领导者来构建令人振奋的产品品牌,这是中国企业领导者在营销领域面临的下一个任务。 1、品牌是一种商标。 这是从品牌的法律内涵讲。其内涵主要包括商标注册情况、使用权、所有权、转让权等权属情况。 2、品牌是一种牌子。 这是从商品的市场含义上讲的一种说法。 3、品牌就是一种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品牌仅仅是向社会公众传达产品信息的一种工具。 4、品牌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格调,一种影响。 这是从其精神、文化或心理的意义上说的,强调的是品牌的档次、名声、美誉度。 5、品牌不是产品,只是一个载体。 对于消费者,品牌是一种价值;而对于供应商,品牌是一种策略。品牌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分配的载体,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的一种依赖关系,是掘取品牌隐藏资源,进行品牌突围的一种重要方式。 6、品牌是一种不死的文明。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那些吹嘘自己有几百年历史的名牌产品,无非是因为人们在时间中都死了,而它没死。就这么简单。要说有多少智谋,多么好的品质,那是事后人的自以为事。” 7、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 品牌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公众、尤其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形象和定位,只有得到消费者认同和信赖的品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品牌。这种观点认为: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信赖,这个品牌就不仅要有优异的质量、令人满意的服务,还必须有其他品牌没有的独特优势。 8、品牌是企业通过沟通在目标群体中形成的一种客观印象。 这种观点认为: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情感满足”和能给产品或企业带来“额外的价值”。这其中有自身主观的推动作用,但结果显现的是客观的。这种观点和上述观点的区别在于上述观点强调的主观感受,这种观点强的是客观印象。
9、奥美广告认为“品牌就是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品牌即不是品牌所有者的主观判断,也不是品牌所有者的凭空臆想。品牌是建立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上,但,关系有亲密与疏远、友好与敌对、持久与短暂等之分,但并不会妨碍品牌是否存在。一个品牌没有和消费者产生过任何联系,则该品牌是不存在的。这种关系是通过产品在市场的表现来评价的。 10、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曾给品牌下过定义: “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11、国际品牌顾问公司某人士认为 : “品牌是企业拥有的最大无形资产,是节省企业市场活动费用的有效手段,是增加企业收入的核心要素,是市场竞争优势的代表,是创造健康社会、健康经济和健康消费的源泉。” 12、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品牌的定义: “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人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任何一个品牌都有它的产品,但并不是任何产品都有品牌,如菜市场里许多农产品就没有品牌可言(对于档主的品牌则另当别论),因为它们之间不能有效地被消费者 13、英国《石油经济学家》杂志署名文章谈品牌。 文章指出:以品牌为例:汽油作为一种商品,人们越来越关注不同品牌汽油之间的差别。石油公司也越来越意识到形象外观区别的作用。石油公司通过较长时间得到一个共识,即创造一个有效的品牌的核心是要建立信誉,而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标志。石油公司渐渐发现,公司的经营方式和所预期的价值:是为了创造和体现出重要的商业区别。
品牌本身上是一种各方面能力的结合,它不仅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是一种能力和技术能力”。那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東西包括资本实力(你有多大投入搞创新、做广告)、市场经销能力(市场渠道、经销经验、对各国市场的理解,等等)、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等。自主品牌是一种逐步形成的全面能力。 因此,我们在《品牌新论之三》中将介绍网络对品牌理念的冲击和提升。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