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桃K以其“补血快”的品牌诉求,迅速占领了农村市场,并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品牌战略,大获成功。但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数年后,一个以“功效持久”定位的补血新贵-----血尔,向品牌老大红桃K发难,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大半个江山。
的确,补血快,如果功效太短,有什么用呢?所以,对于“血尔”来说,让红桃K赖以成名的“补血快”的品牌定位,成了一个让人隐痛的“死穴”。血尔在借用了红桃K的“快”的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功效持久”,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同。
但是,如果我再开发一个补血品牌-----“血他”,定位成“血他补血,快而持久”,情况又将如何呢?那么,相对于血他来说,红桃K的“快”与血尔的“持久”,就都变成了“死穴”。补血快,只有三天有效,有什么用呢?功效持久,如果一年后才起效,消费者可能因为贫血而病入膏肓了,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补血的新概念应该是,不但快,而且持久,血他补血,快而持久。我们可以这样试想一下,如果“血他”以“快而持久”的利剑,去借用并攻击“红桃K”与“血尔”这两个成熟品牌,并进行大量的对抗性传播的话,那后果又将如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品牌定位与攻防壁垒话题。
谁被人点了“死穴”?
品牌定位惯于从产品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找到一个合适的品牌利益点进行传播,同时积累品牌资产。但随着品牌多元化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这种不引入商战思维的品牌定位,正在把我们引入一个个误区,甚至在此过程当中,出现一些不可弥补甚至无法挽回的漏洞,我们称之为“死穴”。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看来正在发生奇效的品牌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正在走向“死穴”之路。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我们的很多品牌经营者,却还在这种悄然来临的恶梦当中,酣然入睡,毫无察觉…….
“海王牛初乳”上市了,据海王方面称,牛初乳是海王继金樽、银得菲的又一大拳头产品。的确,对于“海王牛初乳”品牌的上市与运作,某些方面确实很精彩,光这一概念的提炼与策划,就需要一点功力,再加上广告片的强势轰炸,以及在“要喝就喝海王牛初乳”的大肆渲染下,牛初乳似乎已风声水起,成为强势品牌了。
那么,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分析,海王牛初乳有没有“死穴”呢?我想一定有的。至少从目前中国市场的特点来看,市场投入期众多商家也许不会理睬(如初乳行业),而当该行业开始赚钱时,便会一拥而上,众多品牌齐跟进,价格战、品牌战迅速打响,从而迅速将行业引入到激烈的品牌竞争阶段。
对于海王牛初乳来讲,“要喝就喝海王牛初乳”的品牌资产,将成为一个公开可利用的资源,免费为其它品牌服务。到时,必定会有“河王牛初乳”、“江王牛初乳”前来应战。河王牛初乳亦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与细分,如喝河王牛初乳,更健康,更漂亮等等。届时,海王牛初乳的核心资产将会越来越弱,成为“死穴”,直到被其它品牌细分抢夺完毕为止。
回过头来再看看当前的品牌运作,“死穴”暴露的,亦非常多,而一些聪明的品牌操手,恰恰紧抓这些死穴不放,直到变成可为自己利用的资源为止。除了红桃K,血尔,血他以外,亦可以随时找到很多例子。
鲜橙多凭“多喝多漂亮”一炮走红。那么,为什么喝鲜橙多会漂亮呢?那是因为鲜橙多含有维生素C,所以,后来者康师傅直抄鲜橙多后路,推出“每日C”,每天都补充维生素C,还怕不漂亮?商务通推出闪念822,倡导“快并快乐着”,名人顺势有针对性的“快,而且准”,输入速度再快,如果不够确,十个错五个,有什么用?太子奶强调“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亦可竞争者敞开了“死穴”,补充乳酸菌有什么用?如何补充?凭什么你能补充?所有这些细节,都为竞争者留下了可延续与利用的空间…….
类似这样“死穴”暴露的现象实在太多太多。很多品牌就是因为在商战过程当中,死穴太多,攻防意识不足,尽而走向衰败。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呢?这主要是对品牌定位认识的误区所致。只要我们在品牌定位与品牌营销的过程当中,把思路放得长远一点,同时增强攻防意识,尽量不招致别人的攻击与利用,就可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也就是说,要增加品牌营销的“壁垒”意识。这是在新世纪品牌营销必需引起重视的问题。那么,该如何设置品牌壁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