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遭遇并参与了一系列离奇作秀。有一日,新锐戏剧导演张广天从北京突然发来邮件,说自己要到广州作秀。不久他只身南下,与广州话剧团一起创作演出了《圣人孔子》,演员就在我面前三米远的地方表演,让我近距离目击了最本义的作秀过程。现在我可以坦率地说,“作秀”绝对是一个褒义词,而且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品牌策略。你甚至可以说:品牌就是一种作秀。 广州一位青年设计师,没什么名气,他心生一计,在报上发表系列文章,说现在流行品牌战略,CIS已经过时了,等等,只是没点破:“CIS专家钟健夫落伍了,跟不上趟了。”然后打电话问我有什么意见,是不是写一篇文章反驳一下?哈哈,那怕我回一个字,他就可以用一万字来反驳我。当年百事可乐出道时也没什么名气,就是拿可口可乐来开涮,结果一举成名。这位青年设计师正导演一出类似的品牌秀,我不上当。我要是回驳了,他就可能借势成为品牌大师了,我则成为垫脚石。 回想起来,2002年我遭遇的、最精彩的品牌秀几乎都是在中山小榄演出的。这个镇现在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上演的品牌秀个个都象金属碰撞一样,清脆悦耳。 1、华帝的辞职秀 小榄品牌秀的序幕从2001年就开始了,害得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连专程从北京飞来小榄观看。导演和演员是民营企业广东华帝集团有限公司的七位创业者:邓新华、潘汉权、黄文枝、杨建辉、关锡源、李家康、黄启均。主角是姚吉庆。演出地点就在中山小榄。为什么吴敬连会专程飞来看秀呢?因为秀作得太高明了。开演那日,上述七位创业者突然集体辞职,让姚吉庆这位原来在大西北制造火箭的外地人当总经理,引起媒体高度关注。 这出秀有经典的戏剧冲突因素:七个人对一个人;外地人对本地人;技术人员对非技术人员;创业者对管理者;所有者对职业经理,等等。吴敬连就是冲着“职业经理”四个字到小榄找姚吉庆谈心的,他看到了中国“职业经理市场”的一线曙光,希望姚吉庆好好干,做出样板来。不料一年后,任期未到的姚吉庆突然辞职,不是因为业绩不佳——华帝已经连续七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而是因为企业要上市,姚吉庆被降为副职。姚吉庆不干了,与朋友们创办一家音响公司去了。华帝公关部的人说,企业上市需要稳定,所以将姚吉庆降为副职。这当然是作秀。有意思的是,辞职的姚吉庆没一句台词是说华帝 “坏话” 的,为此,从幕后走向前台的华帝新任CEO黄启均对我说:“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中。” 我觉得应当理解为:大家都在同一台秀中。 2、外企的本土秀 在中山小榄上演的另一出精彩的品牌秀,是由国际五金资本导演的。主角是一家外企,前身是广东固力制锁(集团)公司,其锁具的销量与质量均居国内行业之首,是世界最大规模门锁的生产企业之一。1996年5月,广东固力制锁(集团)制锁部分与英国威廉斯控股公司、美国亚洲投资公司合作成了耶鲁—固力保安制品(广东)有限公司,美国人成了导演,他们同时推两个品牌:耶鲁和固力。怎料耶鲁的品牌秀没作几年,又被世界上最大的锁业集团——瑞典亚萨合来集团中断了演出。2000年9月,亚萨合来全面收购耶鲁—固力保安制品(广东)有限公司,企业最后演变成一家完全由外商独资的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品牌导演现在成了瑞典人。瑞典人不要美国耶鲁品牌,也不用瑞典品牌,而是用“固力”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 “固力”是中国品牌吗?不是!是瑞典人收购和管理的“中国品牌”,它不过是一出跨国公司导演的品牌秀里的中国面具。 2002年9月,我到这个由外籍人管理的企业考察,负责市场和资讯系统经理自豪地说:“我这里有一套1000万美元的进口污水处理设备,是全中国最先进的设备,经处理的水可以养金鱼。虽然生产成本要高很多,但充分体现了固力管理层的职业道德!”他希望我下次来看他们养的金鱼——1000万美元的环保秀,最好带中国环保部门的代表来观看,若能共同组织演出环保秀就更好。 3、非常小器的故事秀 2002年虽未结束,但我相信下面介绍的品牌秀完全可以评为本年度中国十大品牌秀之首。本秀的产品是一个小小的指甲钳,品牌是圣雅伦,导演是非常小器的老板粱伯强。说他非常小器,是因为他过去从不掏钱做广告,只靠讲故事做秀,竟然成为“中国指甲钳行业第一品牌”。现在由我替他讲讲。 非常小器的老板梁伯强,早年泳技不错,偷度到澳门谋生,最后空手而归,在小榄做小五金。做了十几年,他发现自己怎么也发不了,而同在小榄的乐百氏,卖奶卖水却做成了大买卖,为什么?因为人家做品牌,自己不做,梁伯强想。他决定做品牌,最好是做大众化的五金产品。但做什么产品呢? 有一天,梁伯强看到报上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提到朱镕基总理在接见全国轻工业集体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时,对指甲钳的质量不满。朱镕基说,我没用过一个好的指甲钳子,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子,剪两天就剪不动了,使大劲也剪不断。完了朱镕基从口代里拿出一把指甲钳,说是台湾人送的,我从上海一直用到北京,仍然非常好用。朱镕基希望轻工业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98年4月5日《深圳特区报》)。 梁老板想,造一个小小指甲钳并不难吧?他拿流行的款式去问做模具的专家:你能做出来好吗?答案是很容易。模具做出来了,人家问他:用什么材料?他这才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得到外面偷师学艺。 他先到广州生产指甲钳的老牌国营厂,假装订货。对方没货,企业已经停产了,只剩下三个人,当然问不到什么技术诀窍。他到上海指甲钳厂,来得实在太巧了,法院正在贴封条,企业破产,不让他进去看。旁边有个侧门,他偷偷溜进去,只见到处结满蛛网,企业停产多日了。之后他到北京、天津等地调查,国有企业的情况都差不多。但在温州,个体作坊却在热火朝天地生产。他知道不能在这种个体作坊偷师学艺。梁伯强想,报上不是说台湾人送一个指甲钳给朱镕基吗?莫非台湾人做的指甲钳最好? 梁老板到了台湾,发现整个台湾只有两家企业在生产指甲钳,有一个还是夫妻店,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在世界上都算不了什么。为了这小小的指甲钳,他开始了世界漫游,发现德、法、美、日等国的指甲钳生产水平相当高,主要是针对高档市场;而韩国的指甲钳定位在大众市场,不仅成为亚洲市场的霸主,同时控制了百分之四十的国际市场。 他决定到韩国偷师学艺。 人家当然不愿教这样的外国徒弟。他想了个办法,先做韩国人的代理商,为别人批发销售指甲钳。此事可一举两得,既建立了指甲钳的销售网络,又取得了韩国人的信任。 学艺的时机到了。他硬说人家韩国货的质量不过关,产品老崩口。这当然是“诬告”,韩国人气坏了,死活不认。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气得只好将生产材料和工艺流程告诉他。 梁老板终于如愿,他回国聘请王麻子和张小泉的总工程师到厂里来,生产自己的指甲钳,品牌命名为“圣雅伦”。凡品牌都要作秀和诉求,梁伯强决定在《羊城晚报》公开征集广告语。结果广东清远青年谢明的四字语“非常小器”夺得头筹。这广告语不是印在报刊广告上,而是印在包装盒上,意为非一般的小器,靠口啤传播。 话说国家轻工局领导听到朱总理的批评之后,感觉很没面子,连一个指甲钳都生产不好,确实不好交代。有人建议拨专项资金,成立专门组织攻克指甲钳质量关,后来不了了之,但总理对指甲钳质量的批评仍然铭刻在心。因此,当国家轻工局领导听说圣雅伦指甲钳通过国家日用五金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定,性能指标全部超过国家标准,达到或超过韩国知名品牌之后,实在太高兴了,决定推荐圣雅伦指甲钳参加建国50年成就展。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指甲钳竟然与那些“巨大的高科技产品”摆在一起,成为建国以来的一项重要成就。凑巧的是,朱镕基总理也来参观展览,正好走到圣雅伦指甲钳展位,国家轻工业局陈士能局长赶忙将“非常小器”送到总理手中,说:“我国的指甲钳质量现在可以和韩国的名牌产品相比了,您给轻工业企业提出的任务,我们正在努力完成。” 朱总理打开指甲钳,满意地露出笑容,说:“这还像个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