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海尔研究(52):分解到每一个人 | |||||
作者:佚名 人气:25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与张瑞敏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你会发现他始终在强调目标。在海尔人的心中,目标为王。凡阻碍达到目标的都不做,凡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都可尝试,大到形而上的观念,小到形而下的股权。 杨沛霆:您提到创新才是流程再造的源泉,海尔的创新方法是否也受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有什么具体做法?海尔创新的动力源泉又是什么? 张瑞敏:我们也曾专门研究学习过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我感觉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否战胜自我,否则你不可能主动学习。如果你感觉良好,你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海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世界名牌,那我们就总看到差距。比如:中国电子百强全加起来还不如一个IBM规模大,海尔即使是第一,也仅仅是IBM的11%。所以,你要做不到战胜自我,勇于自我剖析,那建立学习型组织也仅仅是学皮毛。海尔在学习方面也是把企业差距分解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看到差距,他才会有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海尔虽然力争成为世界品牌,但目前和白色家电前三位惠而浦、伊莱克斯和松下相比,差距明显,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没任何优势……我要想超越它们的唯一做法,就是必须换一种跨跃模式!具体表现就是企业的反应速度,并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杨沛霆:核心能力就是核心技术吗? 张瑞敏:我们认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持续获取客户的超常能力。外界一直在争论到底是技术、人员,还是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我认为这都没看到问题的本质。我们单和世界三强拼技术、拼素质、拼资金,那我们在还没能追上它之前,就被淘汰了。但是我们通过流程再造,让每个人都面向市场,让我们的市场反应速度领先于它,让我们获取客户的能力强于它,那我们就有可能超过它。比如:戴尔有什么核心技术?但它用了不到10年就成为世界500强。它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它获取订单的能力超过了它的所有竞争对手,它能以最快速度满足上下游客户的各种需求。所以,中国企业不能陷入这样的怪圈,以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就是资金与人才素质,如果这样想中国企业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杨沛霆:那么海尔从最初摸索做企业到现在越来越成熟,是否可以说海尔目前看问题已经上升到了“不过如此”的境界,因而才能做到把问题简化? 张瑞敏:不是这样。过去我们看不清一些问题的本质,但现在依然有可能看不清。因为,你的主观认识很难跟上客观世界。我们做实际工作的,思维方式往往并不复杂,就是目标先行,让目标决定你的观念。比如:洗衣机到了夏天就是淡季,如果你的目标是夏天也要卖出洗衣机,那你就不能和大家一样认为这是淡季,你就一定能开发出适合夏天洗衣的便利洗衣机。所以我们常说: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就是让你先接受这个观念。所以,看清事物的本质,更多的是结果,而不是前提。前提是你必须找准目标。 杨沛霆:海尔国际化的难点何在?海尔目前虽然已经进入世界品牌百强,但进入国际市场采取的还是“缝隙策略”,你预计海尔改变这种策略还要多久?台湾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比我们早,您感觉台湾企业步入国际市场的经验是什么? 张瑞敏:一定要先把缝隙产品做好,才会有下一步考虑。因为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不同发展阶段,比如:在美国销售冰箱,你一上来就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不仅花费大,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于是我们就在面向经销商的媒体上做;接下来我们就在飞机场里做,然后才是大众媒体。但洗衣机要进入,还要从缝隙产品做起。所以,进入国际市场不能急躁,必须小步快跑。 台湾企业之所以进入国际化比我们略有成功,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们总能盯住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比如:他们现在做芯片,如果发现今后液晶有前途,他们就能迅速将业务调整为液晶;二是他们能和技术前沿地区有很好的国际信息联系,比如:在硅谷办个小研究所等,能迅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变化。所以,我要求海尔的员工都要具有发散型思维,通过世界各地海尔工业园不断掌握行业变化。 另外,还有一点应该引起国内企业注意的是:国际跨国大企业都来到了中国,我们原来的成本优势就不是优势了。外国政府为什么总说中国企业倾销?就是希望你不要输出产品,而是输出资本。但是到国外设厂会面临许多在国内没有的问题,其中最难的就是我们在国内擅长或能生产的产品,在当地可能根本不需要,恰恰是你在国内不能或不生产的产品,你要在国外生产,而且直接在人家老窝里和这些跨国大企业进行竞争。那我们怎样比它们更有效率?这的确很难。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模式和文化比它们更有效率,我们必须把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都解决好,才能生存下去。而且,国外行业协会或政府组织为本国企业国际化做了大量工作,而相比之下我们的行业协会做的相对就少些,很少有人主动帮你应诉反倾销。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