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博雅研究(1):博雅公关的“中国激情”           ★★★ 【字体:
博雅研究(1):博雅公关的“中国激情”

作者:佚名     人气:25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十年一剑
    比尔·瑞兰斯总是行色匆匆。
    这位全球最大的公关公司的亚太区总裁兼CEO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我的工作周期就是3个月的旅行,笔记本电脑打开就变成办公桌,机场的候机楼就是办公室。”家在新西兰,办公室设在香港的他,从1997年上任起,便每天奔波于包含在博雅亚太区业务中的各个城市。“这简直像是虚拟意义上的工作。”比尔笑道。尽管每天要处理将近200封电子邮件,半夜会接到公司总部打来的电话,可他还是显得神采奕奕。
    比尔总会选择在年初来到中国,可2002年春天的北京之行在他看来,与往日多少有些不同。一个月前,博雅公关中国公司刚刚赢得了亚太区公关行业“年度最佳公关公司”金奖。在这次由国际权威公关媒体《PR WEEK》亚洲版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博雅公关还获得了“最佳研究奖”、“年度最佳青年公关才俊”金奖和“市场推广活动”的荣誉提名,得奖总数超过同行。这是成立仅10年的博雅中国公司第一次如此显山露水。比尔也因此显得有些急切,盼望着尽早见到带给他激情与光荣的中国同事们。
    在这一公关行业的“奥斯卡”奖的评选中,博雅为3COM公司实施的“星球项目”赢得了“市场推广活动”荣誉提名。3COM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称得上家喻户晓,然而对中国甚至亚洲地区的多数终端用户无疑还是陌生的。2000年,3COM公司打算重组业务,将以前单纯提供端对端网络服务的业务模式重新定位于提供简单易用、适合大小公司采用的网络技术。如何快速有效地在全球消费者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3COM找到了博雅。
    此时网络正当繁华褪尽、浮现出巨大泡沫的关口。众多公关巨头因网络神话的阴晴不定而大为头疼,前一年对为dot-com公司全线出击、四处游说的热望开始因为收不回钱逐渐冷却。
    博雅亚太区却巧妙而顺利地逃离了这一黑洞。作为减少亚洲合作伙伴的计划的一部分,比尔·瑞兰斯果断地削减了与中华网的合作业务,缩减与“新经济”客户的合作范围,相反地,成功地接下价值500万美元的韩国INCHON机场的合同以及120万美元左右的“重塑香港”的官方合同。
    “我们把精力主要放在巩固与扩大这里的一些老客户上,比如飞利浦、联合利华和英特尔,使得博雅终于渡过了这个关口。”比尔·瑞兰斯的务实与稳健在这一特别的时刻凸显出来。“不可否认,很多公关公司都卷入了网络潮,不少人一叶障目,盲目夸大了这种机会。每个行业都可能出现一些不太理智的风潮,我们需要更客观而平衡地看待整个商业的基本面情况、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管理层的能力。即使是我们服务过的网络公司,也要按严格的标准进行筛选。还有一点很重要,要看它能否及时付款。”
    3COM便是这个例外。在2000年11月15日全球同一时间启动的“星球项目”是全球首次互联网投票活动。这一能使人们真实感受到网络技术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影响,覆盖全球250个国家、填平“数字鸿沟”的可能性激起博雅的浓厚兴趣。“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身体力行通过技术让数字鸿沟在那一刻消失。”这是令博雅得意的地方。“通过网络,你可以了解全球有多少地方有多少人跟你持有同一想法,你可以跟某些人就这一想法进行沟通。”这在2000年尚属新鲜事物。于是,全球250个国家140万人参加了网络投票,媒体报道次数超过12亿次。在亚太区媒体报道数量达到3.5亿,129个网络门户转载了这方面的内容。

    沟通政府
    博雅中国在其中扮演了殊为关键的角色。在亚太区12个国家实施“星球项目”时,由于涉及宗教信仰、历史文化方面的调查内容需要审批,网络也面临较为严格的监管,在中国时遇到的阻力颇大。然而,中国若不能顺利启动,全球的对话活动都将失去意义。毕竟这里有着至为众多的受众。于是,博雅中国在政府公关方面的特长有了用武之地。
    能够准确地触摸到高层关系中的脉搏,找到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堪称这一全球最大公关公司的秘笈。
    已在亚洲度过20个年头的比尔·瑞兰斯便是政府公关的高手。他在1982年加盟博雅,4年后被派往韩国,负责博雅公关1998年汉城奥运会的全球公关项目。作为全球沟通总监,他与汉城奥运会组委会紧密合作,为该委员会主席和国际奥委会担当高级顾问。他建议并监督实施了汉城奥运会的多位著名媒体记者的火炬接力活动。
    汉城奥运会结束后,比尔·瑞兰斯并没有服从公司总部的的安排,开赴新的奥运承办地巴塞罗那。他觉得,刚刚做完奥运会的项目,或许是时候换种方式了。1989年,他在韩国建立了Merit公共公司,这是韩国第一家国际公关公司,一度成为该国最大的公关公司。比尔再度出击,他麾下的全球沟通项目,又令韩国赢得了2002年世界杯的主办权。
    1997年,公司董事长夏博新一个电话将比尔重新召回博雅,Merit被博雅并购,比尔也开始了在亚太区韩国以外的职业生涯。此时的比尔,显然已融入这个陌生的大陆。
    他认为,在涉及到政府公关的时候,最核心的问题是,政府一定要勇于面对现实,一定要开诚布公地和公众进行沟通。
    “我举两个亚洲政府的例子,当他们面临国际社会时,面对公共受众时,分别是怎么做的。一个是韩国政府,另一个是东南亚某国政府。当时博雅受委托和国际金融界沟通,金大中非常坦诚地承认,韩国的确是在一些基本面发生了错误,是由于自身的错误才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导致了韩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面临这样一种局面。这是完全开诚布公的一种讨论。东南亚的那个政府则完全把这归为索罗斯的错误,说是他的恶意的打击,才有了今天的惨状。在很多公开场合谴责索罗斯,推卸责任。”
    “两个案例发生在同样的时间,你可以看到国际社会的反应、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认为韩国政府勇于承认错误,还是一个强者,很快就能站起来。相反,国际金融界不愿去帮助总是在推卸责任的人。”
    奥运契机
    比尔·瑞兰斯很可能迎来迄今为止最令他激动的一次奥运公关体验。2001年7月13日,他的这种预感愈发强烈起来。——这一天,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权。
    早在2001年3月,博雅的创始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夏博新第4次来到北京时,这位做过3届国际奥委会组委会主席的公共关系顾问的老人曾说,“奥运会不在北京举行,将是世界的遗憾。”
    在博雅人眼里,中国奥运无疑将是史无前例的世纪盛会,且会达到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新的高潮。比尔·瑞兰斯以一种几乎毋庸置疑的口吻说,“当然,也将是中国历史上的分水岭,意味着中国时代的到来。”

    “我并不是为了迎合中国才这样说的。我参与过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在承办奥运会以前,国际社会提到韩国的时候,就会联想到朝鲜战争,其实对韩国几乎一无所知。好在韩国抓住了那一次的契机,很好地塑造了在国际社会的形象。韩国的投资上来了,旅游也有很大发展。人们不仅了解到韩国有很好的历史,同时也看到了它的未来。”
    “而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所以它具有更大的战略重要性。中国的奥运会一定会是全球进入中国时代的最好的契机。奥运会将不仅仅只是一个体育赛事,它的意义将远远超越体育。”
    在许多场合,比尔·瑞兰斯并不掩饰其麾下的博雅亚太区对中国奥运的热忱。他表示出与中国政府、北京市政府合作的浓厚兴趣,“如果你看到博雅的资源、背景,就可以想象,我们能为中国政府带来的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博雅的全球员工共享的内部网络平台,我们会依靠全球的团队,在全球业务的大都市中都会有资深的公关人士来参与帮助宣传中国,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
    比尔称,博雅还在积极地寻求与潜在的奥运赞助商或客户合作,并将利用其与国际奥委会多年良好的关系,推进奥委会与中国政府间所有可能的活动。
    “有一点是肯定的,博雅希望有这样一种可能性。”虽然,真正实质性的行动目前尚未展开。
    领军亚太
    “博雅获得的这些奖项是中国市场持续表现强劲的明证。”博雅上海分公司董事总经理易安琦这样评价。的确,博雅与中国正日益水乳交融。
    在比尔·瑞兰斯从香港启程来到北京的前一天,博雅全球总部宣布了一项新的任命,在中国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美籍华人陈云宗(Curtis Chin)被任命为集团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直接向比尔汇报。
    “在纽约总部有这样一位资深的亚裔人士存在,非常有必要。他可以帮助美国的总部更清楚地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情,能够让全球的客户知道中国有什么样的发展,可以形成一种很好的解读,而不再存在偏见。”谈到这一意味不凡的人事变动,比尔顿时显得活跃起来。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沟通,也能使想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的客户通过这样一位了解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的人,来保持很好的沟通。”
    “这怎么可能只是一种姿态呢?这肯定是趋势。”显然,比尔这位公关专家很积极地否认了对他给予中国的好评的误读。
    这的确不仅仅是博雅的姿态。比尔·瑞兰斯还透露,4月下旬,博雅公共关系有限公司的几位全球董事经理将会首次访问中国,包括首席财务官、首席技术官、全球人力资源经理等。在某种程度上,博雅已把中国视作未来之一。
    相比他的韩国经历,比尔对中国更有信心。他感到韩国和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异,尽管同为东亚国家。“我在韩国学到了很多东西,在韩国做一件事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而西方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直接的。韩国社会是比较僵化的,像是死水一潭,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做生意更多地是靠家庭、朋友甚至军队等团体的固定的关系,依靠各种利益集团,但这不是经济利益上的。而中国人比韩国人更能接受新的观念,适应力更强一些,相信中国社会也会比韩国更具动态。”

    和老板有一点非常相似,比尔·瑞兰斯总是在不停顿的工作状态中。夏博新在80岁的时候仍然还为客户咨询,每天赶到博雅总部上班。而比尔也笑着说自己不懂什么是退休,或许以后才有时间考虑是否在亚洲安度晚年的问题。他更习惯四处奔波。一个星期中,甚至可以在中国、印度、新西兰飞来飞去。
    在他眼里,亚太地区的诸多城市的业务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虽然对韩国的感情有几分特殊,但要他说更喜欢哪个孩子,还真困难,毕竟,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不过要问他觉得哪个孩子最有出息、最有潜力,比尔会毫不迟疑:“CHINA!”
    “无论在发展速度上,还是在变革规模上,有着独特的华人商业理念和关系的中国都是亚太各个国家中最与众不同的。中国会是亚太区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博雅业务的核心。”说这话时,比尔若有所思。
    可能不会有人想到,比尔在亚洲多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既不是协助韩国赢得汉城奥运主办权,也不是白手起家的韩国最大的公关公司,更不是现今正如火如荼的新一届世界杯,他曾经诙谐地回答中国的记者,“我娶了一位亚洲籍的太太,并且有了2个儿子。”
    “找太太也是个公关过程。”能够说服保守、固执的韩国岳父同意把女儿嫁给自己,比尔笑称他调动了博雅擅长的“改变对方的认知”的全副智慧,用的时间长达2、3年。
    眼下,尽管亚太区的公关市场远远不如欧美同类市场成熟,亚太人对公关亦或多或少存有误解,甚至寄望于高回报和微薄的投入,而人才上的瓶颈也是亚太地区迫切需要应对的难题。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比尔一如既往的公关激情。

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戚娟娟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