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TCL研究(3):TCL的崛起:后进入者打败先进入者 | |||||
作者:佚名 人气:19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TCL近来成为财经传媒最为关注的企业之一。TCL彩电2001年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稳居第一位,而且从至今为止的数据来看,TCL是2001年中国家电企业彩电业务惟一盈利的企业。TCL在市场竞争中咄咄逼人的表现,使得TCL收购康佳的传言越传越盛。其实,与业内其他企业相比,TCL是后起之秀。从黑白电视机维修和磁带生产起家,后来成功地进入电话机、彩电等行业,目前的TCL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主要业务结构为家电、信息、通信、电工四大版块,其中家电占了半壁江山。 是做“店”还是做“厂”,是委托别的企业做OEM,还是接受别的企业的OEM,实质上牵涉到自有品牌的问题。TCL在处理自有品牌方面是比较灵活的。不能说TCL的自有品牌意识不强,恰恰相反,在刚刚进入彩电行业的1992年,TCL即从微薄的400万启动资金中拿出30万元,委托香港的广告公司制作并在国内播出了全国第一个电脑动画广告。1993年,又拿出40万元在企业中导入CI,这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TCL缺乏资金、技术、管理,但很少同境外的跨国公司合资,而是选择同香港小一些的公司合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跨国公司合资就面临失去自有品牌的可能。但是,90年代后期TCL通过自建和兼并等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彩电生产能力后,又坦然接受境外企业的外包生产,情愿为别人做贴牌生产,好像TCL不在乎自己的品牌了。要知道,此时的TCL已经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实,TCL为别人做贴牌生产是有目的的,他不是为一般企业做贴牌生产,而是为境外企业做贴牌生产。这实际上是一种进入境外市场的稳健策略。 TCL还非常善于同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以独特的方式获得市场竞争优势。TCL的竞争优势在很多时候不是来自于生产和技术,而是来自于营销和供应商的支持。在TCL的电话机业务、彩电业务、手机业务、电脑业务以及曾经辉煌的音响业务,其竞争优势都得益于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 融资灵活 财务独特 TCL当时是一个地方国有企业,从来没有进过国家计划的“盘子”,资金基本上靠自己解决。在快速膨胀的过程中,TCL仍然能够基本保持财务的健康,目前负债率不到70%,这是不容易的。由于资金的稀缺,TCL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资源动员和财务管理模式。 广东独特的商业环境有利于TCL进行灵活的融资,如同港商合资、港商的赊购赊销、通过私下的资本市场融资,等等。另外,近几年随着改制的进行,TCL通过职工持股也筹集了一定的资金,其中1999年TCL集团公司向职工扩股就筹资超过1亿。在TCL所有的融资方式中,上市占有重要的地位。 TCL的低成本扩张在其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90年代后半期以来,TCL兼并了港商在深圳的陆氏公司,兼并了河南的美乐电视机厂,接管了内蒙古的电视机厂,使TCL能够在彩电行业迅速扩张,并推动了我国彩电行业的重组。兼并陆氏公司是TCL低成本扩张的经典之作。1996年,得知当时生产“佳丽彩”电视机的陆氏公司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要出售在深圳的彩电生产企业,TCL决定以6000万元的价格进行兼并,并成功说服港方以这6000万同TCL合资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彩电生产基地,即将这6000万仍然投入到TCL的彩电扩张计划中去。TCL因此而建成了惠州王牌彩电公司,生产能力迅速扩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长期的资金稀缺也使TCL形成了一套严格、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长期以来,TCL有一个习惯,即在下属企业间调动资金,以充分利用资金,减少资金闲置,缓解周转困难。但这种方法基本上是“人治”,即依赖于集团主要领导的权威,即使如此,下属企业有时也免不了有牢骚和抵触,特别是一些下属合资企业的外方股东就反对这种做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TCL意识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严密的管理办法,于是于1996年底成立了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相当于一个内部银行,各下属企业关闭原来在商业银行开立的帐户(各企业仍然可以在商业银行保留一个备用帐户),并到结算中心开立帐户,结算中心再到商业银行开立帐户,这样,整个TCL同商业银行的通道基本上都是要经过结算中心。结算中心成立后,对各企业的资金原则上实行“收支两条线”,即各企业的营业收入直接进入其在结算中心的帐户,企业的支出根据业务凭单和预算从其在结算中心的帐户列支和取款。 TCL结算中心的成立,一方面能使资金统一调动、统筹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对于TCL这样一个资金稀缺的企业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对下属企业的资金监控甚至经营活动的监控,使下属企业资金跑、冒、滴、漏的情况减少,挪用资金、滥用资金、转移资金更加困难。而且,由结算中心统一同商业银行发生业务未来,可以增加TCL在商业银行的地位和借款能力,也有利于TCL同商业银行进行快速结算。事实上,结算中心近两年已经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签订了在线交易结算协议,目前,TCL各下属企业在全国各地的货款只要两个小时就能进入结算中心在惠州分行的帐户。 股权多元 员工持股 我们已经对TCL的产业进入、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TCL为什么会有积极性不断扩张、苦心经营?也就是说,他的动力在那里?这实质上涉及到激励机制问题。 从TCL早期发展的历史来看,企业的自主权、经营者的控制权较大,利润上缴的比例不高,市政府较少干预企业的事务。TCL较大的自主权、控制权也得益于广泛的合资。TCL的发展历史几乎同合资是连接在一起的,几乎每一个重要产品都是通过合资经营的。合资企业的设立,使TCL较早就引入了股权多元化,特别是外方股东也是大股东,所以政府也较早就懂得了如何尊重股权多元化企业的自主权、控制权,这非常有利于解决经常困扰内地企业的“政企不分”的问题。 到了90年代,TCL已经开始考虑通过改制来使激励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1999年的扩股和配售,即市政府同意TCL集团公司拿出一定比例的国有股向职工配售,同时面向职工增资扩股。通过这次的扩股和配售,TCL集团公司的员工持股比例一举超过40%,国有股比例降到60%以下。由于2000年的净资产增值显著,可以预料经营者和员工的持股比例还将明显上升。经营者和员工有如此高的持股比例,特别是经营者较高的持股比例,使得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得到了显著强化。 经营者和员工持股在TCL下属的许多企业迅速蔓延,这些下属企业目前基本上没有纯粹的国有企业了,除了上市公司和一些合资企业不适合于推行经营者和员工持股以外,其他企业基本上都引入了经营者和员工持股制度,而且持股比例都比较高。TCL由于成功地进入证券市场,使其也能够利用证券市场的工具来强化激励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