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长大的失落与长大的进 | |||||
作者:佚名 人气:19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我不认为舒马赫提出的“小即是美”的观点有什么不对,但这并不妨碍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这样一个见解,即“大即是优”。正如厉以宁先生指出的那样,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应当成为评价一个企业卓越与否的标准。然而对两个不同规模、但同样优秀的企业来说,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显然比一个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卓越。 长大的艰难 一个延续经营了二十年的企业相比一个只活了十年的企业来说,在上述的这四个基本要素显然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我把这种东西统称为“企业荷尔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谈论的企业活力。一个企业的长大与一个人的长大是一样的,荷尔蒙越多,它的青春活力就越强,它的生命延续就越长。 而相比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来说,中国企业其长大的过程显得更加复杂与困难。在中国,企业长大的困惑来自于多个方面:第一,通常情况下,在缺少市场经济制度前提下的企业,很难保证一个连续的企业家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无法保证企业长大过程中的一个终极的稳定目标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第二,中国企业的战略机制通常受企业决策结构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出发点方面,国企主要考虑是安全第一,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则是短期暴利第一。很多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化与多元化战略等等,对于中国市场竞争的许多企业来说,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三,中国的资本市场以及围绕个人资本所建立起来的整个社会资本体系并不完善,在这个条件下,企业的资本制度尚处于正在形成的初级阶段。但即便如此,我认为企业的资本制度对中国企业的成长性来说,也许是最最重要的,是企业所有者与决策者应当认真研究的问题。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的资本制度不是需要推倒重来,就是需要做重大改进; 第四,中国企业的文化制度相比西方企业,有相对优势的一面,而逐渐影响很多中国企业家的儒家、道家思想,正在使中国企业的管理,呈现出更多柔性的一面,愿意的话,我们可将其称之为人性化管理。相信在当今的世界发展潮流中,企业的竞争力或企业的活力不完全来自于工资与奖金的激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全体员工对于企业长久发展目标的认同以及对自己所在企业的荣誉感。在这个方面,刚性管理只能起负作用,而柔性管理则有广阔的前景。 我坚持认为,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长大。但企业的长大并不能保证企业持续的成长性,并不能避免企业长大的失落,所以企业长大的真正命题在于企业如何保持活力。而只有企业保持了活力,才能使企业不断地持续长大。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做强,这并不仅仅是单个企业范围内的问题。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导向的制度改革正逐步深化,所有制结构改变所带来的中国资本制度的变革将最终为中国企业的长大以及长大的进步创造一个久远的空间。 作者系《长大》的作者之一,经济学博士。现任招商迪辰集团董事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作者:范棣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