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微软研究(20):微软终结了“期权时代”? | |||||
作者:佚名 人气:17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上世纪末,众多高科技企业正是靠股票期权这个“金手铐”才创造了一个个眩目的财富神话。而自美国会计丑闻曝光以来,特别是近几个月来,美国学界和媒体已开始对期权之弊议论纷纷。但日前“IT标杆”微软的突然出手,依然举世震惊!毕竟是期权,毕竟是微软……当众多中国企业对期权还只能纸上谈兵时,微软此举意味着什么?是梦想的终结吗?
陈明:我认为股票期权仍然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激励手段。特别是对那些有良好未来前景、正处在创业期的新兴企业,因为他们无法向员工发放成熟企业那样高的工资,因此需要用股权诱惑那些已经在成熟企业拥有一定位置的人才到自己的企业中来再次创业。 田效勋:是否采用股票期权制度,要看所在公司的发展情况和整体股市环境,在整体股市环境低迷状态,但如果有家公司的股票还在上涨,那为什么要放弃股票期权计划呢?因此,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没有对错之分,现在看来也没有过时,关键要看具体的企业和环境情况。 记者:放弃股票期权对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会产生哪些影响? 陈明:企业如果要调整激励政策,必然会对已经行使的股票期权做出合适的安排,因为毕竟不管做法如何调整,对优秀人才企业还是要千方百计地保留的。例如:微软这次就安排了摩根大通公司接手其雇员的股票期权,员工如拥有行使价格高于当前股价的期权,可以按约定的价格卖给摩根大通来兑现。 企业对高管人员的激励手段,除了期权,还可以采取出国培训、特殊岗位津贴、公司福利、创业计划以及其他方式等多种激励手段。 田效勋:对高管人员的激励,仍然要坚持以长期激励为主。美国企业高管人员5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长期激励,这是由高管人员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激励他们和股东利益的一致性行为,激励他们建立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创造股东价值的持续提升。除了股票期权之外,还可以选择期股、现股等激励方式。 [中国企业能圆“期权梦”吗?] 记者:中国企业对股票期权也曾翘首期待,但至今却鲜有实践。如今西方企业对股票期权态度突然变化,将对中国企业具有哪些影响? 陈明:股票期权在中国企业界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实际上一部分企业也已经开始尝试。但是,由于国外经典的股票期权方式所依赖的一个客观条件——规范化运作的股票市场在我国尚没有很好的具备,所以我国企业在实行股票期权时,一般都做了一些因地制宜的调整,例如:对公司未能如期上市的情况下如何回购股权、员工离职时公司是否回购以及如何回购期权等事先做出了一些变通。这使得我们的股票期权具有了“中国特色”。 正因为中国企业实行股票期权的环境和做法与美国有很大不同,所以西方企业对股票期权态度的突然变化对中国企业不会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我认为中国企业应当继续对包括股票期权制度在内的各种激励政策的研究和应用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 田效勋:从人力资本激励的角度来看,股票期权是业绩激励计划的一种形式,奖励的是对股东价值特别是长期价值的业绩。而股票期权对中国企业来说,情况更复杂,如:股市不规范导致股价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业绩和价值,股票期权很难起到长期激励的目的,是至今还没有哪一家企业真正实施股票期权的客观原因。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为时尚早,需要股市的规范运作以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但有朝一日,股票期权一定能够在中国实行。 [IT沉浮会殃及池鱼吗?] 记者:微软身在IT业,它宣布废除股票期权是基于IT泡沫对企业的影响。那么,能否说其影响对传统产业意义不大? 陈明:就股票期权制度的根本意义而言,任何行业都有可能采取这种激励方式。只不过上世纪90年代,以IT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受到人们的盲目跟风,客观上使人们把股票期权更多地与IT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个别IT业企业放弃使用股票期权制度,并不应当影响股票期权制度在传统产业的应用。 中外管理 作者:范庆桦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