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摩托罗拉研究(15):摩托罗拉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和“双赢”           ★★★ 【字体:
摩托罗拉研究(15):摩托罗拉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和“双赢”

作者:佚名     人气:26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近年来 , 许多跨国公司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 , 将他们的生产制造基地移至中国 , 面向全球进行生产。这一国际潮流给予中国大批中小企业供应商在这一产业生产链条中找到充分发展自己的机会。为获得这场“双赢”的竞争 , 对中国本地培训供应商的投资成为实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环。在这方面 , 摩托罗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一、加速配套产品本土化
  当我们在使用摩托罗拉寻呼机、手机产品、对讲机等产品时 , 你是否想过 , 这里面的哪一部分零配件是中国产 , 还是从国外进口 ? 也许 , 这一国产化比例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重要 , 产品的最终质量是选择的第一标准。 但是 ,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 , 实现配套产品国产化 , 从本地厂家中获取高质量的零部件 , 是推动其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重要一环 , 而国产化比例的多少 , 则是实现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
  “以中国为家 , 扎根中国。做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国公司。”这是摩托罗拉公司每一位高层领导在许多场合发表讲话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借一个国际性品牌 , 用当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 打一场多赢的游戏战 , 这是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发展战略中着力的一步棋。
  摩托罗拉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是 1992 年在天津起步的 , 当时即以“双赢”为精髓 , 提出了在中国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 即 : 投资与技术转让 , 配套国产化 , 人才本土化 , 合资与合作。 10 年一瞬间 , 摩托罗拉已从最初的投资 1.2 亿美元 , 年产值几千万美元发展到 2001 年的在华总投资额达 34 亿美元 ( 其中在天津投资 30 亿美元)。
  “2002 年对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公司来讲是不寻常的一年。我们的年销售额达到 471 亿人民币 , 出口 211 亿人民币 , 并蝉联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销售总额第一位的外资企业。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面临的巨大挑战。当今世界 ,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 我们的基站和手机事业部都将全球主要生产制造中心集中到中国 ,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本地采购力度。“摩托罗拉全球电信方案部副总裁鲍博·皮瑞兹今年 1 月访问中国与记者交谈时 , 将公司的 10 年业绩做了一番简短的讲述。
  “摩托罗拉在中国未来 5 年内本土采购总额达到 100 亿美元”。这是摩托罗拉公司中国总裁陈永正先生对公司上下制定的目标。 加大本地采购力度毫无疑问成为推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稳步的发展进程的助力器。 1996 年 , 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从 130 多家直接配件或材料供应商采购了 2.6 亿美元的产品 ;1997 年这一数字上升到 5 亿美元。 2001 年 , 摩托罗拉从 700 家本地供应商于中购买的零部件总值达 14 亿美元。在 2002 年 1-11 月 , 摩托罗拉在中国原材料的采购总额已达到 116 亿人民币 , 比 2001 年同期增长了 55%, 其中在天津本地采购 46 亿人民币。摩托罗拉增长最快的速度还是在中国为公司所进行的国际采购 , 达 75 亿人民币 , 比去年同期增长 174% 。
  本地供应商队伍发展的壮大 , 使得摩托罗拉在华产品的国产化程度迅速提高。以摩托罗拉公司通讯产品部为例 , 其国产化比例 1995 年为 35%, 1996 年提高到 50%, 1997 年进一步提高到 55%, 1998 年达到 60%, 2002 年这一数字上升到 65%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 同样的 35% 和 65% 两个比例数 , 一个表现的是 7 年前本地化和进口的比例数 , 一个代表的却是 7 年后进口和本地化的比例数 , 两个数字从国产和进口比例的前后置换 ,印证出的是摩托罗拉公司本地化进程的足迹。 摩托罗拉踏着这一足迹逐渐迈向它实现成为百分之百中国企业的目标。

  二、和供应商“共享卓越”
  在消费品市场上 , 尽管一个名牌产品的无形资产在销售过程中占很大的比重 , 但是 ,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整体的形象和声誉。“在大力发展国内供应商 , 推进原材料国产化的过程中 , 如何提高本地供应商的整体水平 , 使其与国际接轨 , 更快、更好、更省地服务客户 , 保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共同目标。”鲍博·皮瑞兹副总裁对记者谈到他工作中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
    其实 , 早在 1997 年 , 摩托罗拉就为当地供应商无偿提供了 5800 人次的培训。供应商的进步需要在相互竞争和交流经验中成长。为了将各家供应商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 , 实现共同提高的长远目标 , 摩托罗拉将在美国实施了几十年的企业管理文化 TFE(Teaming For Excellence 共享卓越 ) 引入中国。鲍博·皮瑞兹副总裁对记者介绍说:“TFE 的含义是 通过团队协作采取得优异的成绩和表现。 它的宗旨是‘鼓励员工团队合作 , 突破创新 ' 。摩托罗拉在公司内部鼓励不同部门, 不同专业的员工结合在一起解决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以提高质量 , 降低成本 , 改善管理。为全面贯彻和推行摩托罗拉六个西格玛的质量标准 , 摩托罗拉将这一活动推广到供应商当中。于是 , 一项被称为‘TFE( 共享卓越 )' 的比赛活动于 6 年前在中国供应商之间展开。”
    这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比赛。 记者不久前特地去天津观看了 2002 年度这一代表摩托罗拉企业文化的打擂赛事。 “2002 年 9 月 , 我们正式为摩托罗拉提供 T720 手机的主透镜配件。面临摩托罗拉迅速增长的需求趋势 , 我们当时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要求。我们渤海之星小组利用从摩托罗拉公司培训课程中学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六个西格玛等分析系统方法 , 针对当时影响产能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 经过反复实验使我们优化了工艺 , 提高了质 量 , 在短短 5 周内供货量由最初每天 3000 件提高到 3 万件 , 满足并超出了摩托罗拉的需求量。我们小组的下一个目标是 : 降低我们的生产总成本。”6 名年轻人身穿统一的服装 , 用英语流利地讲述他们是如何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做好摩托罗拉公司供应商服务。
   该公司张志强总经理回忆说 :“我们渤海公司原是一家 60 多人的国有企业 , 规模小却亏损大。 1994 年 , 摩托罗拉公司对我们厂进行了 9 个月的考察后 , 选中我们成为它的供应商 , 为寻呼机作配套产品。”目前 ,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供应商数量已经超过了 700 家 , 其中像天津渤海公司这样作配套生产的直接供应商有 176 家 , 他们在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中双管齐下 , 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能力 , 而且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
   张志强总经理总结 8 年成果时认为 :“这 8 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 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转变了观念 , 在管理水平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企业的进步不仅是在经营上摆脱了困境 , 而且发展成为一个 500 多人的能与国际接轨的中型企业 , 去年销售额达到 4300 万元人民币。摩托罗拉公司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客户 , 还帮助我们与其他跨国公司建立 ,2002 年我们对英国的出口达到十几万美元。”

  紧扣与供应商的纽带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你我共同成长。摩托罗拉公司的这一战略推动公司告别了整个通讯产业的“寒冬”低谷 , 迎来了春日。这一好消息来自今年 1 月中旬摩托罗拉的 2002 年财政年度财务状况报告。公司 2002 年全年的销售收入为 267 亿美元 , 除去特殊支出项目 , 全年净盈利 3.14 亿美元。摩托罗拉公司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麦克·札 菲罗夫斯基宣布 :“摩托罗拉的资产负债表及资金流都保持着很强的实力。在如今通信产业经历严冬的时刻 , 无论是摩托罗拉还是其他通讯行业的同仁都在经历着艰难经济环境的考验。摩托罗拉的销售业绩及赢利能力更充分地证明了 , 我们几年来的努力和锐意改革正为摩托 罗拉公司带来良好的经营成果。展望未来 , 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 , 在 2003 年摩托罗拉有信心实现更出色的表现。 2003 年全年我们将继续保持 275 亿美元的销售总额及 0.40 美元的每股盈利。我们的目标是在 2003 年再一次实现赢利 , 再次重振摩托罗拉的雄风。”

  外经贸研究院《中国外资》 作者:陈颐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