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联想研究(8):联想如何垫实管理基础 | |||||
作者:佚名 人气:23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次,用房子打比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建班子有三个难点。 第一个难点是如何调整已有班子成员。这主要有两条,第一是在选进班子的人的时候要注意,高层的、核心层的领导要德才兼备,如果德和才不能兼备的话,要以德为主。否则的话,这样的人进入核心层以后,或者通过搞宗派,或者通过掌握核心机密进行要挟,会使得无法对他进行调整。德的标准,在我们这里就是是否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是如果要让班子成员退出,要把话放在桌面上讲、提前讲,不能用哄的方法。如果第一把手自己是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话,就有能力、有资格把话放在桌面上说,当然其中还有许多艺术性的东西。把话放在桌面上说,是企业里能够进行正常讨论的一个重要准则。 第二个难点是碰到重大问题有不同意见怎么办。班子里的成员要平等讨论问题。不平等讨论的话,就不能使1+1〉1。有不同意见怎么办,首先要时刻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后要从原则考虑,一步步往下推究。 第三个是如何提高班子成员素质。一是要加强总结。每打一仗、每到一个阶段,大家要开会总结,要复盘,过去做的事情要认真分析研究,不断统一认识。另外,关于"德"的素质也要不断提高。联想的要求是,普通员工要有责任心,中层以上员工要有上进心,高层人员要有事业心。要求高层人员有事业心,要把联想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还要为这样的人创造让他有事业心的基础和环境,要给他提供一个舞台。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更换,神州数码和联想的管理层就经常有更换。 建班子最根本的是第一把手以企业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此自律并要求班子成员提高素质,从而形成领导核心。只有建好班子以后才能制订好的战略,才能带好队伍。 联想定战略大约是这样几步: 一、 制定公司的愿景; 二、确定中远期发展战略目标; 三、制定发展战略的总体路线; 四、确定当年的战略目标(总部和各子公司的)并分解成具体战略步骤操作实施; 五、检查调整,达到目标 联想的愿景以及控股公司的要求是成为长久的、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一是要办长,一是要办大,还有一个是高科技。 关于中期目标,我们96年制订的2000年目标已经实现了,包括30亿美元的营业额、1亿美元的利润,在计算机行业中国第一、亚洲前茅,世界榜上有名。几乎全都略有超额。 战略路线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制订路线之前要做两件事,一是先进行调查和分析,二是在综合分析后制订战略路线。 以联想现在的规模,在调查分析的时候就要做世界和地域的政治经济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企业小,就用不着这样。还要调查研究本行业的状况、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另外当然还有自身内部资源利用的审视、分析和比较,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比较。 最后是带队伍。带队伍实际上是做这么几件事。一是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如何提高员工的能力,三是如何做到运作有序。我们带队伍的内容大概是五条:1、组织结构 2、规章制度 3、激励方式 4、企业文化 5、员工培训 我认为,激励方式和企业文化是属于提高员工积极性方面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是属于做到运作有序的,员工培训、培养接班人、培养年轻人这些是属于提高能力的。 企业不立规章则已,立了规章就一定要坚决执行。联想从一开始只有几条"天条",比如不允许谋取企业以外的利益等,发展到现在厚厚一本规章,一直都能做到令行禁止。 问答: 1、联想怎样促进企业团队的融合? 联想在不断吸收外企和国外回来人员的时候强调一点,叫做"入模子",也就是说,企业本身规章制度和文化方面的东西要形成一个"模子",人员进来以后,可以改这个"模子",用更先进的东西对这个"模子"进行改造,但必须入到在这个"模子"里面,就是说大家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准则。不然的话,外企来的人员来自不同企业,做法会很不一样,企业立刻会发生大的问题。所以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和规章制度,所有的人都要入到这个文化里面来。 2、目前联想控股集团中有一部分是进行资本运作,请谈一下这方面内容。 我们发现,高科技企业受到风险投资机制的制约,办不大。国内有很多高科技企业有很好的科研成果,而联想有资金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需要管理上的帮助,而这些方面也是我们的优势。通过合作可以使双方都得益,因此联想决定进入资本运作领域。 3、您如何看待国内企业常出现的班子交接反复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第一,公司本身要有一个很好的氛围,让提拔上来的年轻人能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第二,制度要健全,财务制度等等不能出问题;第三,老同志能够愿意退下来,这也需要机制上加以解决;然后就是重点培养的问题。总的来说,要做长远的打算,提前做好考虑,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反复。 领导班子的交接对于中国企业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机制问题。也就是说,领导者自己是不是真心愿意退下来,是不是觉得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除了个人的失落感以外,利益上是否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几年前,美国花旗银行董事长和我讨论时说,他退休后,对他的评价应该是他退休五年以后股票的价值,而不是他管理期间的股票价值。我觉得这话非常正确。 中国机制上的问题导致了一个观念上的问题,就是在大的国有企业,领导者退下来后就什么也不是了,因此他就会突出个人的重要性,不愿意退,很多利益一致的人也不愿意退。只有把利益问题弄清楚,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