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战略缺失,国产手机“掉线”了 | |||||
作者:佚名 人气:16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正当国产手机厂商热火朝天的迸洒激情时,国内手机销售的增长曲线已经开始悄然调头。与此同时,市场期许的高速增长似乎也已到了尽头,这个在最初两年靠市场规模的激增支撑起来并实现了市场占有率急剧增长行业已开始告别了规模的飞速增长,正在走缓甚至缩小。更严重的是,市场人士担心的整个行业中国产手机厂商们的只重战术,缺欠战略的劣根并没有在高速发展的三年时间里得到有效弥补,这成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危机更为可怕的原因。 同时,短期利益关注所导致的技术缺失和对库存管理能力不足也成为萦绕国产手机厂商的梦魇。 而核心技术的缺失使手机厂商对库存风险的控制更难以掌握,在去年5月开始的黑白屏向彩屏升级风暴中,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就损失惨重。由于国产手机厂商几乎没有能力自己设计手机,更无从谈起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元件生产手机了。为了赶上销售旺季,很多企业只是根据粗略的预期,提前进口并囤积了贴牌产品。据市场人士估计,总量有几百万台套,突然而来的彩屏升级风暴让他们措手不及,囤积的黑白屏只有大幅减价投向农村市场,有的至今还压在渠道中,没有销售出去,这些损失都是以亿元计算。 “技术正成为国产手机企业的短板”,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赵波说,“由于缺乏技术,国产手机厂商却不能够像国际知名手机厂商那样,将压力转嫁到国际市场、上游原材料提供商或者手机销售商身上。” “其根本原因还是大部分国产手机企业疏虞战略的制定”,迪比特手机副总裁彭新淼说,“由于没有方向,所以技术研发和管理也失去了目标”。 “一直以来,国产手机在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中闯出一条自己的路,靠的是适合国情的策略。国产品牌在创业初期采取了从外观和渠道突破的方式,外观设计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然而,现在看来,这个战略并没有给国产手机带来预期的收效”,彭新淼说,“从这一点上看,国产手机现在到了需要重新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了。” 相关链接 中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名的波导(根据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的统计)公布了2003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波导2003年销售手机达到创记录的1175.59万台,主营收入108.41亿元,净利润2.4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70.26%和13.48%。 虽然成绩斐然,但数据仍掩盖不了从2001年起销售毛利率就已呈下降趋势的事实,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3年波导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8.16%、23.84%、17.17%,呈逐年下滑态势。而根据波导年报公布的数据推算,在2003年波导每台手机净利润更是只有20.84元(2.45亿元/1175.59万台)。另一家国产手机巨头TCL移动公司在2003年的毛利率也从前年的22.74%降至19.08%。 而在日前进行的信息产业部2004年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上,信息产业部公布的对2004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的预期仅为5200万台,较2003年中国移动电话新增用户6268.8万台的最终统计数字少了整整1000万台。加上换机用户,市场对2004年手机销售的预期只是勉强与2003年持平。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报 李健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