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粤东在珠三角打通“任督二脉”中突破 | |||||
作者:佚名 人气:18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广东的版图上,有两个平原是如此的截然不同,相比于人所众知的珠三角平原来说,粤东平原虽然在面积上稍微小一些,但从历史上来看,粤东在各个方面要比粤西更好一些,比较粤北山区而言,更是独具优势。而在商业文化的传承上更有李嘉诚等全球闻名的商界泰斗,在改革开放初期,汕头也因缘际会成为最早的四个特区之一,一切都是优于别人的起步优势,但遗憾的是,20年过去,与珠三角相比,粤东却远远的落在了后边,是什么原因让粤东起了个早五更,却赶了个半夜的“墟”?就此,笔者与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惠武副主任交流了意见。 事实也佐证了这个总结,近20年来,李嘉诚在汕头捐赠了几十个亿做大学,也有很多侨胞捐赠了医院、图书馆等等,就是很少有比较规模的投资行为。实业很少的结果导致了配套企业的不成体系,而不成体系的结果则直接影响了外资投资的信心,而两者的结合则使政府层面越来越缺少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八零七”骗税案确实让政府下决心要实行“断臂之痛”,但积重难返的现实使政府又举步唯艰。 粤东要从哪些方面补课 粤东当然不愿意如此被疏忽下去,当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作为政府与企业的相互支持来说,就这个地区而言,粤东应该向何处去仍然需要大智慧。就此,李惠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定位现在,粤东与珠三角相比,还仅仅处在工业化 的初期阶段,结合当地的资源、人力来看,这一个工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是不可错过的,必须要补上。目前,珠三角正处于工业调整的阶段,粤东可以利用这个工业转移的机会来夯实自己的工业基础。从而让政府与民间有所积累。其次,既然是这样的一个特殊阶段,就要借鉴珠三角经验,把各个城市进行细分,并充分分享、配套,如汕头已有的港口、充裕的电力就不需要在周边城市重复建设。第三,由于当地农业经济的积淀,所以,在工业化阶段要进行工业园区的集中化发展,不要产生“放养”的状态,从而迅速形成企业集群效应。第四,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必须要造出几个“明星企业”,几个亮点的出现将在模范效应上有利于外来投资。第五,党政机关除了树典型外,还要掀起1600万人口兴家创业的热情,工业初期阶段的特征就是速度型经济也是投入型经济,而这也恰好是搞实业的需求。第六,要营造一个规范的投资软环境,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减税等简单方式,从而把全世界、珠三角的工业转移契机把握住,这是粤东的末班车,错过了,就不再是起飞的问题,而只能是安步当车了。 作为粤东的一个核心,汕头的问题具有粤东的普遍性,但在自身的考量上也有其独有的特点。李惠武认为,细分来说,在粤东的基础上,汕头还需要强化的优势有:第一,特区牌,毕竟它还是四大特区之一;第二,外向牌,侨胞的没有利用不等于不起作用;第三,民营经济牌,当地的中小民企发达,要善加呵护;第四,打造粤东的基础设施牌,毕竟汕头已经走在前列,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以便于取得资源整合的高度;第五,实业牌,这一点是重中之重;第六,信誉牌,这是汕头的梦魇,不是一把火烧掉一批产品就能解决的。 如果说珠三角的企业已经成为一个丛林的话,粤东的企业还仅仅是一片“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坪,没有了明星企业的大树效应,类似于“北海尔、南TCL”的辐射力、释放力也就受到影响,这是粤东的缺点,也是粤东的突破点。 正如李惠武副主任所强调的:广东正在打造“香港、澳门的CEPA+珠三角(泛珠三角)+东盟(2010年的自由贸易)”的快速经济增长带,并努力筹划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腹地,如武侠里边说的,打通任督二脉之后才能保证内力生生不息,而珠江上游省份的打通也必将起到打通珠三角“任督二脉”的效果。正是有见于此,才有了“眼光+胸怀+机遇”加法产生并“导致”各个国际大公司的汽车、石油、钢铁的进驻广东。这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粤东的机遇。 作者:张韬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