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论战略管理 | |||||
作者:佚名 人气:17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必须要有战略,而目前就国内的广大内资企业而言,绝大多数都处于无战略状态,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国有企业来讲,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国有企业根本无所谓什么战略,因为原材料是国家按计划供应,产品由国家统一包销,企业只管处理好内部的事情就可以。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企业自主经营,应该有战略了,但由于现行人事体制方面的原因,却阻碍了企业制定和实施长期的发展战略。这是因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如何执行是由企业的领导者来决定的,而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在企业的工作是打短工的,一旦做得好,就会被提升,选拔到政府机关内工作,做得一般也会平级调动,做得差也会调离,另行安排工作。政府对其进行的考核也是任期内的完成情况,因此,国有企业的领导人连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能呆多久都不知道,很难做出长期的战略计划。而从民营企业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都很幼稚,往往带有极大的投机性,再加上缺少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也是少有发展战略的。 一个企业要做到低成本战略,那么它必须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而企业低成本优势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规模经济,通过规模化来降低成本;其次是丰富的生产经验积累和低成本管理经验,通过管理出效益;第三掌握了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来源,比如,条件非常好的矿山,这些低成本要素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第四是政策优势。如果企业不具备上述优势,那么该企业就只能采取产品差异战略,通过市场细分来,获取一部分市场。 在公司战略方面,究竟是采取一体化或者多元化,相对来讲要复杂一些。实施多元化战略有很多优点,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来形容多元化的优点,那就是“将十个鸡蛋放在十个篮子里面,取长补短,规避风险。”但是,美国的马克·吐温也有一句相似的比喻来形容一体化战略,那就是“我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然后小心地把它看好”听起来也非常有道理。不过通常从企业成员的个人动机来看,是容易倾向多元化的,首先从企业最高领导者来讲,往往容易犯“经理的傲慢”的错误,也是说做企业经理的人,往往把别人看得很低,认为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要是进入某个行业,一定会将对手挤掉,比对手做得更好等等。其次从企业的雇员来看,由于企业多元化以后,会给雇员带来很多的个人发展机会,因此特别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往往会对多元化非常积极。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从90年到95年期间,我国国内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势头很猛,95年以后这种趋势开始慢慢减弱,那么,企业多元化以后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第一是共享活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降低成本 企业多元化以后,通过规模扩大了,通过规模经济可以降低成本。另外,企业多元化以后,还可以通过技术共享来降低成本,比如生产制冷设备的企业,多元化以后生产空调和冰箱,这样就可以使制冷技术充分发挥,达到“技术共享”,降低成本。 ② 增加收入 多元化以后规模扩大了,自然收入也就增加,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现有产品声誉来带动新产品的销售,通过“声誉共享”来扩大收入。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捆绑产品的形式来增加收入,例如,一个做电脑软件的企业,电脑软件非常好那么它就可以通过搭售计算机的方式来增加收入。 第二是降低风险 多元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散风险。 第三是税收优势 企业多元化以后可以通过财务运作降低税收。例如,一个企业原来生产传统的产品,多元化以后,又生产了一种高科技产品,而高科技产品在我国有有很多扶持优惠的税收政策,这样,这个企业就可以通过财务手段,将原来传统产品的成本增大,利润降低,而将新产品的成本降低,利润增大来降低总的税收。 第四是增强多点竞争的能力 假如有甲、乙两个企业,都同时生产彩电、冰箱。甲企业的优势是生产彩电,乙企业的优势是生产冰箱,那么如果甲企业想在彩电行业上打击乙企业,那么乙企业就会在冰箱行业上还击甲企业,这样由于互有长处与短处,就会导致相互容忍,形成一种共谋、共同来瓜分市场,最后形成“双赢”的合作局面。 第五是交叉资助 例如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彩电、冰箱、空调,而空调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群雄逐鹿,但还没有一个企业形成龙头地位,那么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降低空调价格的方式(不惜降到成本以下)来打击竞争对手,而这种降价的损失,就必须依靠彩电、冰箱的收益来支持,这样,就可以使该企业在空调市场上夺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多元化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多元化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行业机会。 那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呢?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组织文化、管理知识、经验、技术、智慧,以及如何协同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知识的独特优势。很多企业多元化以后就分散了精力,失去了原有的优势,有的甚至失去了控制。企业的扩张会给企业带来两大危机:一是财务危机,二是人才危机,企业中的很多人才象腌咸菜一样一层一层地从内部渗透出来。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非常重视内部的人力资本发展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一个企业扩张太快就只能大量引进人才,而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了冲突,大量的引进就会使原有企业的组织文化、管理程序受到破坏,使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减弱,这就是很多企业在多元化以后衰退的重要原因。而企业的最高领导人通常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成长速度是快、更快、最快。然而实际上所有自然界形成的东西,从动、植物到人类的组织都有其成长的最适当速率,而这个最适当速率远低于可能达到的最快成长率,成长过快,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就会产生危机。 另外,行业机会也是企业多元化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叫“英雄所见略同”。然而,正是因为目前中国所见略同的“英雄”太多,大家都用国家的钱、银行的贷款,去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一哄而上之后,才发现:行业市场机会并不等于企业市场机会,发展再快的市场也经不起重复建设的企业挤占,这一点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所以企业多元化发展时,不仅要看到市场需求而且更应看到争夺市场的竞争对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市场发育低的国家,企业多元化以后,效率多数不高,因此,企业的多元化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谋定而动”。在目前这种市场经济的状况下,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战略,不能再象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盲目的寻找投机的机会。制定战略这种行为的本身比战略的好坏要重要得多,企业有了战略,企业才会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才会在企业的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制定与战略相适应的战术性措施,使战略与战术保持一致,这样才会保障企业有可能持续发展下去。 作者:袁瑜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