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马千里在河北经贸大学的演讲 | |||||
作者:佚名 人气:17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子曰:“三人之行,必有我师。”马说:“二人之行,必有我师”。(笑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每个老板都有成功的经验,策划人是在企业、向社会学习的过程成长的。我今天来石家庄,是向大家学习来的。 在这些要素中,我特别强调“原发要素”,主要是人的要素,指企业里所有的人,其中最关键的是决策层,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老总”。其他要素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由人来“原发”的,并因为人才能起作用的。这其实就是自然界中“内因主导法则”。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不同,外因的作用就不同。比如华龙集团的周边环境是一样的,但那些“华某某”和“某某龙”不可能都成为华龙(笑声)。你是一粒草籽,就甭想长成参天大树;你是一棵松树,就甭打算万紫千红。这么说有点“宿命论”,像是命中注定的,那还努力什么呀?去年,《中国商人》杂志记者江双全采访我时,问我“有没有天生长不大的企业?”—— 一个修自行车的,你去问他什么时候赶上张瑞敏哪(笑声)?他会骂你神经病;一个烙烧饼的小摊儿,你问他啥时候进入“全球500强”啊,他会给你一个烧饼(笑声)——谁敢去想啊?可是我当时回答很干脆,没有。再小再看不过眼的产业、项目也能做成超级企业。一个小草诚然长不成参天大树,但它可以无限蔓延,用另一种方式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天涯何处地无芳草”啊?冰糖葫芦,太小了,可邯郸有个“李老太太糖葫芦”,成了区域性的品牌产品;东北也有一个牌子的糖葫芦,已经打入河北市场——以前谁敢相信?东北还有一个“好利来”蛋糕,切开卖、现场吃,做成了时尚休闲食品,在全国发展连锁店。中国人过生日才吃蛋糕,以前过生日还吃“长寿面”,谁能想到会天天吃蛋糕不腻反而很时髦呢?可是在“好利来”,一年四季,从早到晚,生意火爆,时尚青年坐在快餐桌前,每个守着一小块儿蛋糕(笑声)!外国的例子也有,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店。但麦当劳不就是卖“汉堡包”的吗?“汉保包”中国也有,不就是“肉夹馍”吗(笑声、掌声)?据说麦当劳每几分钟就在全球开一个店,这就是小草的成长方式,难道不是“天涯何处无——麦当劳”吗(笑声)?关键看企业敢不敢想,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如果糖葫芦死吃本地市场,邯郸人男女老少都酸掉大牙也养不成一个大企业(笑声),大市场催生大企业。 往往企业老总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成长方式和赢利能力。“全靠一个能领导”是个普遍的经验。有人说这是中国企业不讲法制,不会用制度、机制管理,是“人制”。没有柳传志就没有联想;倪润峰退居二线,长虹的企业行为风格就有变化,现在复出了,长虹又是长虹了。中小企业更是这样,少了这个人企业就玩儿不转。其实这不是中国特色,比尔·盖茨出点事儿,微软股票肯定会波动。人的要素很重要,企业的发展与这个核心人物的自身素质、条件关系很大。山东某市新开了一家复合肥厂,父亲当董事长,儿子当总经理。投产很顺利,生产形势一片大好,仓库很快就满了,可就是一袋也没卖出去(笑声)。老爷子接我过去考察,总经理二十多岁,志得意满,说“你是搞策划的?我的朋友也是搞策划的,来了七个人给我出谋划策!”我没话说了,人家七个人才搞成这样,我还能怎样(笑声)?回程路上,老爷子问我,我说:“我给你上中下三策。”跟锦囊妙计似的。“下策,维持现状,等待市场机会;中策,虚心和策划人合作,切实找找原因,想想办法,完成资金周转再说第二步。”又问我上策,我说:“上策解决根本问题。——咱换个总经理吧!”(笑声) 接着讲第二个问题——企业是怎么运作的 运作一个企业,其实质是运用各种手法和技巧,激发企业某些要素的积极性,来试图推动企业的发展。由于各企业采取的手法、实施的时机以及产生的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而使企业运作模式千差成别、异彩纷呈,成为可读性很强的一系列市场现象。 前天,《大众投资指南》杂志向我约稿,让回顾一下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模式的变迁,比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希望模式等等。还没来及写,我想这些模式本身都有代表性,但单纯地对比、罗列、描述,其实构不成自1980年以来是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模式变迁的一个脉络,反映出来也没什么意义。实际上,企业经营模式具体地表现在各种运作手法的侧重上,是由当时企业与市场现状所决定的,那么企业在现实中是怎么运作又应该怎么动作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一个企业到底有多少运作手法可供选择和组合。我再说一句很难懂的话,这句话我多次试图背下来,可总记不住。(笑声)—— 一个完整的企业,应该是以宏大的理想为主帅,以深厚的文化为后盾,以科学的战略为导向,以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为保障,以形象策略和营销策略为谋臣,以资本运营和品牌扩张为上将,以营销突进为先锋的阵营。 这段话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完整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阵营”,中间是一大堆定语,这些定语就是企业能够采用的所有的经营手法。 我们讲宏大的理想,就是企业的主帅,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比如河北的华龙集团,最初确定理想为创河北名牌,后来是中国名牌,争创全国方便面第一品牌,据说最近又定了新目标,到2005年要成为“世界面王”。企业理想一要基于现实,否则成为妄想;二要超越现实,否则等于没有理想。可惜的是现在好多企业莫说“企业理想”了,甚至连三年规划都没有。 倪润峰曾向集团管理层推荐两本书,说开拓市场要看《三国演义》,治理企业要读《红楼梦》。我就用三国故事把我这句难懂的话讲明白。说刘备这个人素怀大志,当时汉室倾颓,他想凭自己的能力复兴汉室,实际上是想当皇上嘛。这对于一个织席卖鞋的商贩来说,理想够宏大的(笑声)。他的理想不是凭空而来,既有自己特殊身份,又有当时的文化背景。拥刘尊汉是当时最深厚的文化,这使其有了后盾支持。当然这种文化使当时姓刘的都可以产生这个念头(笑声)。有宏大的理想,有深厚的文化,但刘备缺乏科学的战略为导向,致使创业生涯非常艰辛。他有了大将关羽、张飞、又有了大款的资助,招募了五百人马,具备了一定的“企业规模”,但刘备没有办法去自己经营,而是怀着“等靠要”的思想到处“打工”,先依附刘焉,后来跟过袁绍、曹操这些“大企业家”,还跟刘表“干过”(笑声),甚至和吕布谈过“合作”。并且给袁绍“打工”的时候还让赵云替他偷偷地招兵买马,聚了五百人,这叫什么?——第二职业呀(笑声)!可见刘备当年矛盾心理,到处打工又不好好工作(笑声)。以致于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一个“政治流亡者”,被曹操追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办不下去了。正在这时候,刘备遇到一位策划人,诸葛亮给了他一套策划方案(笑声),并且是战略策划——大家不要笑,《隆中队》的确是一个完整的策划方案,现在的策划书都是沿用这个体例!给客户策划首先要分析市场形势吧?诸葛亮说:“自董卓以来,天下豪杰并起――”这就好像策划书里第一句:“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笑声)然后诸葛亮说曹操本来“企业规模”不大却能够“兼并”袁绍,“非唯天时,抑亦人谋取也”。——策划是很重要的。然后该分析竞争对手了,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什么意思?你要是搞方便面企业,好,“华龙煮着吃,你别煮了,煮不过它(笑声);还有一家“企业”是东吴,“企业历史”比较长,“市场稳固”,“品牌忠诚度比较高”——“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嘛,“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和它搞品牌联合、资产重组什么的;至于我刘备怎么在夹缝中求生存,诸葛亮说第一步是占据荆州,创办自己独立产权的企业——后来实际是现代企业常用的“借鸡下蛋”、“借壳上市”的手法(笑声);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西部大开发兼并弱小企业——后来果然赶跑了刘璋占据了西川,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在治理企业上,诸葛亮定了具体的方针:“保其险阻、西和诸戒、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第三步是“待天下有变”,等待市场机会呗,——“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企业理想可以实现了。 在见诸葛亮之前,刘备已被曹操追杀到长江边上,要按他以前的做法,肯定是宣布企业破产或者变卖给孙权,投靠东吴算了。但有了“科学的战略为导向”之后,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刘备“打工者”心态变了,战术变了,通过顽强抗曹、联合孙权完成了创业第一步,并兼并了刘璋这个大企业,形成三大品牌鼎立的市场格局。在经营企业中,可见发展战略何其重要。 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为保障。诸葛亮讲究“从严治企”。法正对此不理解,说高祖刘邦还讲究宽以爱人、休养生息呢,诸葛亮说,刘璋暗弱,他这个企业散漫惯了,就该严点儿,兼并企业的实质是输出管理机制。在前、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对机构设置、职能分配、人事安排、运行模式都做了详细部署;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刘备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桃园结义后咱要讲哥们儿意气,没跟赵云磕头但也称“四弟”;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让他充分满足了虚荣心;收西川先收民心等等,这些看似简单,但刘禅不会,诸葛亮也忽视,不注意培养、选拨年轻干部(笑声),致使蜀国人才匮乏,发展乏力。 再看其他方面。在形象策略上,刘备选好形象定位后连续“炒作”了三个概念。一个是“刘皇叔”,根红苗正,适应了当时市场需求和消费心理,入川后称“汉中王”直到后来称帝;在营销策略上,每一交战役的部署——都非常严密,但在营销突进即具体的市场操作上连连失误。实践证明,诸葛亮是个战略投资家,选项目很有眼光,适合当董事长(笑声),在具体经营上还需要帅才、将才。诸葛亮这一辈子打胜仗少、打败仗多,六出岐山都以失败终,因为逃跑得好,让司马懿不敢追,好象是胜了似的(笑声)。企业的所有优势最终要发挥到市场表现上,最后一环处理不好前功尽弃,多遗憾哪!至于资本运营和品牌扩张这两员上将,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来得及用上。资本运营讲究利用对方的资源,品牌扩张是把我们的品牌加到你的产品上,这两招儿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效方法,也是企业最高层次的胜利,是企业发展运作的最高境界和最终手段。蜀国要得以运用则会一统天下、复兴汉室。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讲一讲 ——企业为什么舍本 在分析刘氏企业集团运作特点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企业最基本的十种运作手法,也了解到这手法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有些重要的手法是被许多企业忽略的,并且被忽略的往往是关键的、根本的、带有战略性的,反而对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孜孜以求,劳而无获。我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再来阐述一遍这些运作手法在企业发展出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一下企业为什么会舍本逐末。 我们可以把企业看作一盘象棋——中国象棋。企业的宏大理想,就是企业的核心、灵魂,它就相当于象棋里的“帅”。这是对手攻击的对象,是我方保卫的核心。下棋高手有让“车马炮”的,没听说有让老帅的(笑声)。企业当然可以没有远大目标,就象你没有“帅”,当然这样的话你也输不了,对方永远将不死你!这样的人生多没意义呀(笑声)!尽管是灵魂,但“帅”不能亲自去开拓市场、御驾亲征,连城都出不了,几乎没有杀伤力。也因为这一点而容易被忽视:定什么目标呀?没听说哪个消费者冲我的理想远大而来买我生产的彩电的! 左边这个“士”就是深厚的文化,它是理想得以实现的后盾,支持主帅,保护后方;右边这个“士”是科学的战略,支持主帅,保证方向。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仍然很难直接带来销售业绩,出不了城,敌人进城才能表现一下威力,其他时间的任务是权衡利害。急功近利的经营者是看不上这两个“士”的。 两个“相”是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它们的作用也多是辅佐,仍是“内务”、“后勤”,但“相”有了一定的市场锐角,在自己的领土可以巡视按察,有一定杀伤力,但还有只能走“田”字,显得笨拙、迂回了些,并且还不能过河冲杀伤,威力有限。尽管如此,管理和人才还是越来越被重视了,人们常说“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等等。不管真理解假理解,也算知道这两个“相”和效益有关系了。 两个“马”是形象策略。同样是冰箱,一个是海尔牌,一个是马千里牌,人们要选择海尔。你知道马千里牌不行吗?——海尔形象好。形象已经直接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了。从棋局上看,“马”能够直抵敌营、冲锋陷阵,走“日”字,路程短、杀伤力强,方向灵活;营销策略是直接开拓市场的,对消费者影响更直接,它更象“车”,走直线,不受局限,横冲直突,不管多远都能直捣黄龙府,杀伤力很强。——目前来看,企业对此理解深刻,动不动要求做做形象,搞搞营销,当然其中不乏理解成标徽设计、促销技巧之类浅层次的东西的。 “兵”是什么?是站在市场最前沿的手法,比如促销技巧、广告配合等。属于营销突进的先锋军、敢死队。当大后方万事俱备的时候,在主帅指挥下“兵”的威力是不可勿视的,尤其过河后,直接面对消费者时左右逢源,冲锋建厅功。但很明显,“兵”只能小步走,并且没有迂回的余地,没有退路。广告打出去产生负面影响也收不回。在我们的市场中,单纯靠“兵”打天下创名牌的企业不算少数,但结果也很惨烈。许多人写文章求这此“昙花品牌”的失败原因,其实在这个棋盘里已经明显地暴露出原因来了,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些企业乐此不彼。 品牌扩张和资本运营业员不是谁想搞就能搞的,不仅需要企业自己条件完备,还需要很好的市场机会。就象两个“炮”,有了条件,有了“支点”,才会爆发出杀伤力。“炮”有时候是默默无闻的观察者,有时候又是深藏敌后的埋伏军,最难运用也最难防备,这些都是品牌扩张和资本运营的共同特点。 我曾讲过企业经营的四重境界,一是做市场,靠小技巧制造一时的热销效应;二是做产品,从产品开发入手去适应、引导市场;三是做品牌,让品牌涵盖下的所有产品都戴上耀人的光环;最高境界是做企业,让企业棋局里的每一个棋子不仅能单独发挥作用,还能相互配合,以高妙的棋术占领市场。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喜欢听策划人讲,能听到好多案例,新鲜的故事,多有趣呀。可是马千里怎么讲得这么枯燥啊?来之前,河北经济日报记者贾海丽已经捎到信儿了,说大家想听故事。我们应一些媒体的约稿,经企业同意,也发表过一些策划案例,当然主要是企业做得好。这些故事当然好听,跟打仗似的,尤其一此促销案例。但我不想讲这些,因为什么呢?要知道,战斗再激烈,指挥部也不热闹(笑声),越高层越安静,可是越高层越起核心作用。比如我们为企业编制发展战略、建设企业文化、搞人力资源开发、设计管理机制等等,工作很枯燥,效果也不轰动,但这些是企业基础性的东西,是给企业带来长期效益的东西。下一盘好棋,真正的辅佐大臣、攻守上将都在棋盘最下面那一排。一个成熟的企业,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不是靠“兵”呀“卒”的去开拓市场。什么是成熟的企业?无论它取得多大成绩,他自己和公众都不会为之惊讶,这就是成熟的企业。所以,我今天只讲了三句话,第一句“二人之行,必有我师”;第二句“企业即人,人即企业”;第三句就是“成熟的企业,没有故事”,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掌声)! 作者:马千里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