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卓越的战略思维 | |||||
作者:佚名 人气:17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公司首脑人物或领导集团的使命感和战略思维,往往是公司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这个力量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由这个人的战略思维去启动、指挥、协调公司的行为,如董事长、总裁或某个铁腕人物等。这个力量也可能集中于一个领导团队,由这个团队内部的矛盾和协调形成的战略思维去启动、指挥、协调公司的行为,如董事会、总裁办公会或某种铁腕式的决策群体。 ---许多公司缺乏战略上的协调思维,致使小公司做不大,大公司做不强,强公司做不久。有些公司的首脑和领导集团在有单一产品时想不到与多产品的协调;有单一企业时想不到与多个企业的协调;有生产与销售时想不到与研发的协调;有国内市场规则时想不到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协调;有规划时想不到与实施的协调;有现在的能力时想不到与将来能力的协调;有成功时想不到与机制的协调等等。这就是公司战略经营的协调思维问题。协调思维解决的是如何将公司各个部分的决策和行动编织成一个统一的、协和的整体。没有这样的协调思维就没有管理。因为管理的本性不仅在于各个部分的卓越,更在于各个部分协调的卓越。 ---进行协调思维的直接基础是公司发展目标定位,根据目标要求去协调各个部分的行动。其间接基础是环境的变化和公司的实力。环境的变化(比如中国加入WTO)是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公司的实力是可控的内部因素。根据现实的内部能力和面临的外部挑战确定阶段性目标,将发展目标作为协调各部分决策的直接基础,这是公司战略的基本思维模式。在战略上,协调的手段应以规则和规划为基础。而在规则不到和规划不到的地方,指挥和命令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持恒思维 ---公司发展的战略经营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才能有明显的结果。持恒思维要思考的是公司如何持久努力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公司都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冲动,往往非常重视短期的财务业绩(如发展规模、成本、收入、利润等),但不大重视长期的战略因素(如市场领域、资源配置、核心能力、行业地位、团队素质、公司文化等)。 ---定位、路径、协调需要有持恒性,缺少了持恒性努力就无所谓战略的实现。持恒思维主要是在同一时间里并列思考3个相互联系的问题: ---一是短期的供求问题。对近1年内将要发生的活动,着重考虑如何缓解其供求矛盾,包括资金供求失衡、人员供求失衡、原材料供求失衡和生产能力供求失衡等。此时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持供求平衡,减少失衡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是中期结构问题。供求失衡,特别是严重的供求失衡,主要是3至5年前的结构失调造成的。如果现在仍然不注意调整结构,就会使3至5年后的供求矛盾更加严重。所以,必须依据现实的供求矛盾调整产品结构、生产能力结构、技术结构、人员结构等。结构调整实际上是投资调整,在近3至5年内将要发生的活动,应着重考虑通过投资手段缓解结构矛盾。 ---三是远期的人的素质与团队文化问题。供求失衡、结构失调都与人的决策素质、实施能力、组织机制、团队文化有关。而要改变人的素质和团队文化,形成具有核心能力的队伍,至少需要8至10年的长期努力。如果不从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供求失衡、结构失调就会因人的素质和团队机制的不合理而长期影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持恒思维就是要不断地在思考短期供求问题的同时,思考中期的结构问题,思考远期的人的素质及团队文化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调整,对公司的发展进行前瞻性控制。一家公司想要长期保持优秀,唯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持恒思维。 ---战略思维会使每个公司受益,但超乎竞争对手的战略思维会使公司大大受益。如果在发展的定位、路径、协调、持恒的思维上比竞争对手更加合理、更加敏捷,公司在战略发展上就会处于优势地位。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所长) 作者:张国有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