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不懂危机管理的企业没有竞争力           ★★★ 【字体:
不懂危机管理的企业没有竞争力

作者:佚名     人气:19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日积月累形成的企业竞争力可能会瞬间毁于无妄之灾。
  “非典”的爆发,使国人对于“危机”二字有了切肤之痛。特别是对于企业界来说,很多人是第一次领会到什么叫“不可抗力”,尽管这个词在以往几乎每份合同中都会出现。
  企业每日都要面对竞争,每个企业都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以往人们在谈到企业竞争力的时候,一般来说只是考虑常规的竞争因素,如市场、消费者、竞争对手、技术水平、替代产品、政策和法律环境等等,而不把危机作为一种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危机毕竟只是一种很罕见的情况。但是现在,危机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因为危机的不可预见性和破坏性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非市场原因的天灾人祸”能够使一个原本很有竞争力的企业突然死亡或者陷入深度休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瑞士著名的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劳达建立的劳达航空公司,本来一直是个很有竞争力的企业,它经营瑞士滑雪圣地到世界各地的航线,以优质的、富有特色的服务牢牢地占领着区域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航空业的竞争尚不很激烈的时候,劳达航空公司在欧洲航线经营稳固的情况下,正撸胳膊挽袖子准备通过并购壮大规模,大干一番。哪知就在这时,一架劳达公司的客机发生空难、机毁人亡。罹难者家属的赔偿加上随之而来的乘客流失,劳达航空公司从此一蹶不振,很快就消亡了。
  ▲雀巢公司也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企业,除了咖啡之外,它的乳制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1977年,一场著名的“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在美国突然爆发,美国奶制品行动联合会的会员到处劝说美国公民不要购买“雀巢”产品。起因是人们相信雀巢公司为了公司的利润,有意忽视人造乳品在营养方面的缺陷并误导消费者。这场抵制运动让雀巢婴儿奶粉危机延续了10多年。在被抵制的十几年时间里,雀巢美国公司一直在承受着巨额的经济损失。
  ▲欧洲的畜牧业很发达,其奶制品和肉类制品闻名遐迩,一直是世界市场上的“上品”。但是,突如其来的疯牛病使欧洲、特别是英国的畜牧业遭到沉重打击,有些公司甚至受到毁灭性的重创。而有些和畜牧业无关的产业,仅仅因为使用了动物制品,也被殃及。比如含有牛骨胶成分的名牌化妆品和以牛血作为澄清剂的法国红葡萄酒等。
   ▲老字号南京冠生园原本也是个有竞争力的企业,每年中秋节的月饼是它的一个传统产品。但中央电视台对其月饼陈馅的曝光,使南京冠生园遭到灭顶之灾,连带全国的月饼销量下降超过六成。
  我们可以把企业营运时面临的环境分为常态和危机两种,在危机状态下,企业的管理是完全不同于常态的。一个在常态下有竞争力的企业,很可能在遇到突发危机的状态下惊慌失措、土崩瓦解;相反,也有的企业在危机突然来临时,应对得法、临危不乱,甚至能够变坏事为好事。经历了许多教训之后,人们总结出应对危机的一些基本原则程序:
    迅速反应,不做鸵鸟与其被迫曝光,不如开诚布公
  危机一旦爆发,往往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体关注,此时组织如果不能迅速查明真相,或是正常的传播渠道不畅,没有人能出来发布信息,就会造成危机传播中的信息真空,公众就会用想像来填满所有的疑问,必定生出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很快,信息真空就被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流言所占据。
  当危机爆发的时候,企业必须在最短时间做出最快的反应,才能掌握主动权。如果你不主动去填补信息真空,流言和小道消息就会泛滥,不利的舆论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损害。
  面对危机,企业切不可模仿把头埋在沙土里的鸵鸟,那样即使回避了一时的问题,却可能为更大的危害播下了种子。同时在向公众公布事实真相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报出消息,因为这会加剧人们的恐惧。

  日本雪印乳业公司是业界声誉卓著、信用可靠的一家公司。2000年6月27日,它生产的低脂牛奶发生饮用者食物中毒现象。事隔两天之后,雪印才公开承认有此事实,事情过了快一个月,雪印才在报纸以整版广告的形式向公众致歉,并且由于发生问题的原因说明颠三倒四,公众认为其缺乏诚意。日本雪印由于危机处理不够迅速,产品回收与信息公开太慢,对应措施不力,停工两周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有110亿日元,而间接损失是雪印品牌受损程度严重,据专家之言,要恢复原有信誉需10年之久。
  不论对国内公司、合资公司或者外资公司,公司高层领导代表公司出面讲话是至关重要的。处理危机事件中,一个好的危机管理者,无论现场多么悲惨,他都会尽力亲临第一线,谦卑地面对受害者,向他们表示歉意,郑重承诺迅速化解危机。就像丘吉尔曾谈到的经验那样:“在危机中,人们希望目睹领袖的容颜,直接接受他的指挥。”
    事实虽重要,态度是关键负荆请罪往往能博得同情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组织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所以倘若一个组织在发生危机事件时,不能与公众进行沟通,不向公众表明态度,只能招致外界的更大反感,只会损失更多。倘若组织是被动地应付、傲慢无礼或推诿责任,或是不能很好地告诉公众它的态度、它正在尽力做什么,这无疑会给组织信誉带来致命打击,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消亡。
  前面提到过的雀巢婴儿奶粉危机就是这样的例子。在最初,人们开始关注奶粉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问题时,雀巢公司没有正确对待社会活动家的批评建议,甚至对一些教会领袖提出的严肃的道德问题也采取冷漠的态度。公众感到他们的合法要求被忽视,因此对雀巢倍添敌意。一直到1984年1月,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了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结束活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一个组织如果有诚意,那么,对或错就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公众感受到你的诚意,利益相关者恢复对你的信任。克林顿在“拉链门事件”之初,采取“提起裤子不认账”的态度,美国公众和独立检察官斯塔尔非揪住他不放;老克一看形势不对,立刻改为“博同情”战术,在电视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美国人民道歉,公众情绪迅速转为同情。舆论总是保护弱者,而且事实上,人们感兴趣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当事人对事情的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的感觉胜于事实。
    组织内部要统一说话的声音
  当企业在危机中要对外说话时,必须先明确怎么去说,谁来说,跟谁说,内部要确定统一的发言人,如果董事长一个表态,总经理又是一个表态,基层员工再来表个态,那么事情只会越弄越糟。因为危机的不确定性,紧急关头,组织内部的人员很难立刻对危机达成共识。所以,越是危机时刻,越要首先明确企业中谁是组织对外信息发布的惟一出口,由他(她)在第一时间传递出最适当的信息。
  企业竞争力是一种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其中肯定应该包括对于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否则,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企业可能在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中倒下。温家宝总理在当选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特别重温了中国的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于一个企业也是这样。
    危机管理中几个有趣的词语

  1:温水中的青蛙
   如果把一只青蛙扔进沸水中,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入凉水中逐渐加热,青蛙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跳出的能力,直至被热水烫死。这就是问题管理中的青蛙原理。企业中的问题也是这样,企业内部的一些小问题日积月累,就会使企业逐步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制。
  企业家应该经常扪心自问,你的企业是温水中的青蛙吗?
  2:鸵鸟政策
  面对危机的逃避态度。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就以为别人看不见自己了。殊不知自己大大的屁股正露在外面。
  3:冒烟的危机
   大部分商业危机并不是由于单一事件而引起的,而是许多个微小的、容易被公司高层领导所忽视的一系列事件综合而引发的结果。有时这被称为危机潜伏,或者用美国危机管理学院(ICM)的话来说,“冒烟的危机”――管理层在危机爆发之前就应该知道了。
  4:脆弱度检查
  企业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制度性的定期检查自己的薄弱环节并了解最新情况,以便在问题发展成为危机之前得以发现和解决。脆弱度分析审查不仅有助于防止危机,避免对公司业务和公司利润的不良影响,而且,还会使公司在未来变得更为强大。
  5:挤牙膏
  组织的发言人回避问题的一种状态,每天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报出消息,这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惧。
  6:企业危机雷达
  关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形象说法。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