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创建了亿阳。从成立亿阳的第一天,我的目标就是使亿阳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比如微软或者Oracle,很想能把企业做成他们那样的规模。这个目标让我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强的紧迫感。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亿阳从开始只有5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的以电信、交通、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但是,我的目标仍然没有实现。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走出去”的问题。这几乎是一个企业要做大绕不开的环节,不“走出去”不一定是等死,但至少是守着市场做不大,也不利于规模效益的产生。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市场,就不能称其为国际化的公司。民营企业只有“走出去”才可能创造更好的规模效益。 为了实现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的目标,亿阳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走出去”战略。我们在中亚、中东、香港、欧美等地区都设立了分公司,运用当地人才打开当地市场。在乌兹别克斯坦,亿阳曾经击败德、法、意、韩等国家的著名厂商,取得了该国家用仪表市场70%的占有率。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亿阳是有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首先,自身要过硬。企业若想“走出去”,必须在国内有成功的业绩,并且形成行业领先地位。这样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才能令人信服。亿阳所从事的主业如电信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三维数码电影等技术或产品在国内都处于一定领先地位。 领先的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和市场占有率,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和优秀团队都是我们走出去的优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找到了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像西门子、爱立信等等。 其次,找准落脚点。要研究好当地的政策,寻找有市场潜力、相对稳定和比较有“统治力”的国家开展业务。比如,我们对各国的形势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背景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后,制定了CRMM战略,即China(中国)、Russia(俄罗斯)、Middle-Asia(中亚)、Middle-East(中东)。中国的潜力不言而喻,俄罗斯能源丰富,可以拓展我们在石油方面的业务,中亚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中东地区富有而且需求巨大。公司现状和这些地区的特点,使我们决定重点拓展这些地区的业务。 第三,寻找当地有力合作伙伴。中国有句民谚说得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跨国企业在异域要想取得成功,无一不是奉行了“本土化”的政策,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小的成本融入当地社会,得到认可,有所作为。七年前,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的工厂,就是与当地政府合资建立的。合作伙伴对我们长期占据中亚地区天然气仪表的龙头地位,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第四,术业有专攻。不要盲目贪大求全,要在一个领域先打开市场,打出名誉和品牌。在国内某些成功的营销经验,同样适用于国外市场。用拳头产品出击是打出品牌、打开市场的法宝。 第五,借助国力。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祖国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升,让民营企业有着坚强的后盾和巨大的市场能量。比如,争取我国政府的优惠贷款项目就是借助国力迅速开拓国外市场的最好实例。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亿阳集团董事长 邓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