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百事可乐研究(5):不停地寻找机遇 | |||||
作者:佚名 人气:26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长期以来,百事公司像是在旷野中奔跑,不停地寻找机遇。” 当时正是美国通货膨胀不断高涨的年代,麦当劳的食品价格也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百事可乐看准时机,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它的攻势。公司不断设法降低成本,制定了“简化、简化、再简化”的原则(这不是指食品的制作和质量,而是指尽量减少非食品经营支出)。如预先做好部分食品,在店外烧烤牛肉,尽量减少厨房用地,降低人工成本;修改菜单,将制作快的菜放在前面,以加快流通速度等。结果销售额很快达到以前的两倍,而员工只有以前的一半。由于收入迅速增加,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猛增,已经能够与麦当劳抗衡,并且带动了百事可乐饮料的销售。 百事可乐还首创快餐业“送货上门”的新型营销方式。当时百事可乐公司的总裁韦恩。卡拉维说:“如果只等着忙碌的人们到餐厅来,我们是繁荣不起来的。我们要使炸鸡、馅饼的供应像看时间那样方便。” 百事可乐质优、价廉的食品,高效、多样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销售额年年创记录,很快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餐饮公司。许多老牌快餐公司在百事可乐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败下阵来,甚至麦当劳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70年代末80年代初,麦当劳公司的年利润率为8%,而百事快餐公司的年利润率却高达20%。 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过长的战线导致百事经营难以为继。1996年,新的百事全球首席执行官认识到了多元化经营中的弊端,为了更好地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做出重大战略调整。1997年,将肯德基、必胜客、Tacobell餐饮业务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百胜全球公司,集中力量开发软饮料,1999年,百事公司又将旗下的灌装集团分拆上市,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随着专业化优势的显现,百事在饮料行业又开始了新一轮并购行动。2001年8月,百事公司以1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著名的桂格公司(Quaker Oats),这是百事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通过此次收购,占有美国运动饮料市场绝对份额、被称为“美国生活的一部分”的佳得乐(Gatorade)品牌归入百事帐下。百事公司将如愿以偿地成为全球非碳酸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占据了非碳酸饮料25%的市场份额,是可口可乐同领域的1.5倍。 出众的营销 在营销策略上,与其说百事公司在推销百事产品,不如说是百事在传播百事文化。 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百事公司的广告预算仅为可口可乐公司的1/30,但当时的百事公司曾与美国空中文字广告公司签订了一份排他性合同,独占了空中文字广告市场。1963年,百事公司率先发起了“生活方式广告”,想出了“百事一代”(Pepsi Generation)的创意,对年青一代的消费者大加褒扬。1984年百事公司又以500万元的广告费聘请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帮助其推销宣传印有杰克逊签名的饮料,从而推动了依靠音乐营销的热潮流。 如今,在亚洲市场,尤其是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百事先后动用过的重量级明星有王菲、郭富城、陈惠琳、郑秀文、周杰伦等年轻一代钟爱的舞台明星,象范志毅、李玮峰、祁宏等一批中国足球国脚也曾被百事作为宣传形象大使。百事还在一些重大活动上争夺冠名权,例如“甲A”、“全球华语音乐排行榜”等等。 上个世纪,就有人预言,未来的世纪,将是运动、健康和休闲的世纪。 百事公司作为一家食品饮料业巨头,不得不把这一理念提到了更重要位置。要巩固品牌地位,现在更需要保持为令人信服的健康食品。20世纪90年代,百事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就一直在催促研发人员拿出油炸咸味零食以外的新产品。尽管公司于1995年首次推出的一种健康型烧烤薯片曾经“难以下咽”,但百事公司仍没有放弃。 2001年末,公司首席执行官招来了一位健康专家——库珀医生。次年5月,库珀医生和另一位全国知名专家检查了百事的每一种产品,并提出了这些食品的健康化的改造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百事公司把自己的产品分成了三大类:“有益类”、“健康类”和“趣味类”。如今,百事公司美国营业额的40%来自“有益类”或“健康类”产品。公司正研制的食品和饮料中有2/3属于这两种类型。健康食品对投资者有利,因为这些产品的售价要比核心产品高20%-50%,其利润率也高得诱人。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分析师马克。科恩(Marc Cohen)说,在未来五年里,百事公司70%的利润增长将均来自此类产品。 七日财富网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