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也谈纵向一体化战略 | |||||
作者:佚名 人气:2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围绕顾客创造价值增加值,像刺猬一样专注三件事情。 一体化,尤其是前向一体化战略对价值的提升作用,对中国企业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中国企业面对的一个积重难返的困境,是建立在低价值基础上的恶性低价格竞争。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市场置若罔闻、盲目扩大生产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低级重复的产品、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则是以信息技术推动的新技术革命使原本就低级的产品、业务、产业雪上加霜,其价值缺口越拉越大。而一般而言,一个产业的下游相对上游来说是更高价值的业务区域。前向一体化使企业业务延伸到高价值的产业下游,如果管理得当,则能使业务得以升值,摆脱自身固有的低价值竞争困境的同时,又能自如应对WTO开放条件下全球一体化的竞争压力。 后向一体化的理由: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无论企业处于价值阶梯的哪一个级别,都是在维护其产品或服务的销路。此外,一体化还有助于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如果企业所需的重要原料出现长期短缺,就必须考虑是否应当进行后向一体化,自行生产这种原料。可口可乐在亚洲的分装厂一般是对外采购装瓶所需的碳酸气。但是,由于碳酸气供应商在规模方面通常与可口可乐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分装单位往往无法确保充足的供应量。于是有些分装厂家自然会投资自行生产碳酸气。 目前,在亚洲的许多产业领域里都存在着这种导致后向一体化的因素。实际上,这一地区组建大型联合企业成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确保企业关键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企业在考虑后向一体化时,通常要对自行生产与对外采购的成本进行比较。在这一点上,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总是不断地提醒企业,在进行成本比较分析时,一定要把管理一个规模扩大的联合企业的成本与困难等因素也考虑在内。 摆脱惯性枷锁:重新定义所处产业 虽然任何一种经营战略只有在企业的组织框架中实施,才能从理想变成现实,但是企业的组织本身则与生俱来地束缚了战略,使战略变得僵化起来,从而降低战略的效用。 要想提高包括一体化在内的价值提升战略的柔性,企业不妨把“业务”考虑进来。许多企业在分析其组织时一直假定其业务是不变的,这样,以业务为对象和依托的经营战略自然不会发生本质的嬗变,受到组织多种因素制约和束缚而丧失柔性自然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企业重新巧妙地界定其业务,的确可以在增强战略柔性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其业务价值。瑞士企业生产的钟表以价值连城、雍容华贵闻名于世。可就是这个世界钟表业的领导者,差一点就被来自日本、美国甚至香港的竞争对手击溃。当时,瑞士的手表生产极其分散,而且生产资源主要集中在附加值低下的上游。一只手表竟然由30家不同的公司共同生产,每个公司只会生产其中几个零部件。来自日本、美国和香港的竞争者凭借新兴的电子技术制造出顾客让渡价值更高的电子手表,很快就从瑞士的钟表制造商手中蚕食大部分市场份额。 值此危机时刻,瑞士的公司重新审视自己的钟表业务。他们发现,如果只是把钟表看作是计算时间的机器,钟表业务只是为人们制造和提供时间指示器,他们制造的钟表为顾客提供的让渡价值的确不能匹敌他们的竞争对手。然而,如果把钟表视作是一件名贵的能指示时间的礼物和象征身份的饰物,那么显然要比只是时间指示器的电子表具有更高的价值。 真是成败系于一念之间! 他们通过重新界定业务,把生产设计资源调整到附加值较高,同时也是自己之所长的中下游,并采取重建旨在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等管理举措,一举扭转颓势,最终收复了大片失地。 企业的业务总是从属于某个产业,面向某一群特定的顾客(市场)。而某个产业既可以向下分成它的子产业、孙产业,又可以向上回溯归属于它的母产业、祖母产业。产业边界存在的这种伸缩自如的柔性,为企业通过巧妙界定其业务而发现战略机会,从而提升业务价值提供可靠的空间。 一体化的终点:不能无休止地扩展 企业总会遇到各种契机,有机会打入一个全新的经营领域。而这种发展战略的风险性相当高。确实有很多企业成功地沿着阶梯向上攀登,进入了价值更高的经营领域。但也有同样多的企业出现了问题,有时甚至一蹶不振。 市场营销专家艾·里斯(Al Ries)对企业发出警告,在进行纵向一体化时一定要提防“失去重点”。他说:“一个企业不能永无休止地扩展生产经营领域。不管你们把它称为产品线扩展、多元化经营还是整合综效,这种不断扩大与一体化的愿望最终会使企业丧失发展重点。” 里斯列举了大量这样的事例。施乐公司(Xerox)进军金融服务领域,在损失了总计七亿美元后黯然退出。西屋公司(Westinghouse)被金融服务方面的失败搞得元气大伤。松下公司(Matsushita)当初购买了MCA公司,不到六年又被迫卖出。而保险业巨头Metropolitan Life公司在收购世纪房地产公司(Century Real Estate)之后也是不过六年再度出售。 要想进行一体化并获得成功,借用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最喜欢使用的一个比喻,企业必须像刺猬一样。刺猬是一种简单而专注的动物。只关心寻找食物和整理自己的家。刺猬一样的企业决不会不自量力地去做任何力所不能及的尝试。相反,它们只关心三件事情:它们最为擅长的,它们最喜欢做的,以及能为它们带来充足的现金流与利润的事情。兼具三个条件的事业就是它们的目标。柯林斯说:“卓越企业的发展战略无一不是建立在深刻认识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之上。”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