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愿景不是画大饼 | |||||
作者:佚名 人气:21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现在经营企业真的很难,产业变动这么快,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一个不小心就被淘汰,企业如何才能长治久安?还是老话一句,你得拎清“变”与“不变”。 许多专家都认为,企业的共同愿景之所以无效,是因为沟通太少。但我认为无效的愿景,大多源自于领导人是站在自己的需要,或在沟通时讲自己才懂的语言所造成,说多或说少并不定然是关键因素。 愿景要能“脱颖而出”,首先必须是别人没有的。其次,用字要简短,每个字都要有关键的意义,要抓到精神,也许听来有点抽象,但具体方向要明确。有个最简便的测试方法:当你说出这个愿景时,如果听的人眼睛一亮,那就对了。 当愿景的沟通出现问题,千万不要把责任归咎于同仁没水准或太自私,这是领导人的问题,也许领导人没有找到传达的关键讯息,或者说没有引发听者的兴趣,解决之道是赶紧换个方式表达。例如,想出新的名词,或是换个方法和大家沟通。否则,所谓的愿景将沦为领导人一厢情愿的愚民政策。 举例来说,我经常向同仁传达建立生生不息或可持续竞争力的概念,如果老是翻来覆去都是这两个词,大家听腻了,自然就变成口号。所以就要经常翻新台词,但传达的精神是一贯的。 以棒球“三振与五振”为例,如果我们能够压低营销费用,减少人员流动,就可以多一些尝试失败的机会,成为五振才出局的赛局,当竞争厂商三振出局时,我们可以多两次选球的机会。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来诠释,沟通起来会更顺畅些。 企业之所以要有愿景,是希望在千头万绪的发展中,抱定对的东西,而要确定它是对的,就必须要通过组织对话与沟通来印证,才不会因为某个人拳头粗、嗓门大,就把大家带往错的方向。 第三,愿景必须不大也不小,似窄而广,似广而精。 迪斯尼的愿景就完全符合这个原则。愿景太大,焦点模糊,没有竞争力;因为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专注;因为企业要能持续发展,所以切入之后必须舞台宽阔。 因为愿景要大小适中,因此,可能在企业历经一段长期发展之后,需要有所调整。 宏创业之初的共同愿景是“微处理机的园丁”,希望借着引进微处理机,让台湾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迎头赶上世界水准。第二阶段我们提出“龙梦成真” 的愿景,希望致力于国际化,让中国人在世界舞台扬眉吐气。到了第三阶段,整个集团已经不再仅限于科技产业,还涉足财务与科技园区的开发。当我们提出“人人享受新鲜科技”时,就必须考虑,这句话能不能适用在所有兄弟公司?在迈入21世纪后,我们会有上百家公司,这句话涵盖面够不够大? 这可真是很大的挑战。如果有人还认为共同愿景不过是画画大饼,或喊喊口号,那我可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第四,愿景必须不远也不近,似梦,却可成真。 在我的认知里,企业的共同愿景,最少要设定在十年以上,目标太远达不到,太近不值得追求,它绝不是唾手可得的,而且必须是多数人愿意执著、努力突破的。 为什么要执著?因为执著才会成功;为什么要有愿景?因为有愿景才能执著,不会分散力量,这个道理对组织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想想看,一个人都还会三心二意,几百、几千个人凑起来,却没有共同的追求,那情况真是太难想像。我们得先把长期的不变的东西先确立下来,通过沟通,让大家清楚,大家分头做起来,才能条条大路都通罗马。 愿景是可实现的梦,所谓“梦”,多多少少带有一点感性和社会使命感。所以愿景不能定点、定量,到什么时候、赚多少钱只是企业的阶段性目标。如果设定这样的愿景,套用一句年轻人的用语,很快就“玩完了”。 我经常在诠释“人人享用新鲜科技”的愿景时,向同仁表达这样的概念:美国人很了不起,因为他们发明科技、改变世界,但如果我们能够让昂贵的科技,人 可以轻松享用,绝对比美国人更了不起。这不过是短短的八个字,却足够让几代宏人全力以赴,让美梦得以成真。于是,当大家都说,人因为梦想而伟大,我更要说,企业因为愿景而生生不息。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