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可能是本年度最大的谎言。很多人以为做好了品牌就相当于做好了企业。更可笑的是不少在"塑造品牌"上花了大价钱的企业连自己品牌的涵义是什么都没搞清楚。下面选中的这些,可能今天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牌子,可能今年它的广告支出还多过去年,但在消费者心目中它已经被别的牌子取代或者位置更后。"做广告"不等于"树品牌",很多人还不明白;品牌的"绝对价值"并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等等,诸如此类。"品牌是什么"这仍然是个问题。
联想和神州数码
今年4月,大街小巷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牌"Lenovo"。事后才得知,原来这是"联想"的新洋名。以进军国际市场为理由的改名本来也无可厚非,但让人疑惑的是在中国本土它到底想让人们记住什么,"联想"还是"Lenovo"? SONY,LG在本国难道也另有"小名"?如果"联想"在中国还将保留原有的中文标识的话,铺天盖地的"Lenovo"不得不感谢它对广告界的无私奉献;相反如果它想全球统一用"lenovo"作为品牌标志,这可真不是个好名字。"难记、难写、难读"将成为它的最大外伤。而品牌所表达的"只要你想"的内涵,更是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自己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怎么想。"一场数千万的换牌水漂,有响声,但是不是知道为什么作响"这是IT界一位品牌专家的评价。
和"联想"相比,"神州数码"就更为挠头。从"手机风波"、"亏损宣言"到"低头认错",这个年可真难过。更要命的是"神州数码"这个天天可以在杂志上看到的品牌,消费者都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电脑代理商,手机分销商,ERP供应商,可能连郭总裁自己也没搞清楚。唯一的亮点是人们提着印有"神州数码"的电脑包满街跑,但糟糕的是包的正面有比它更大的"TOSHIBA"LOGO。
家乐福
2003对于家乐福的公关部来说不是糟糕,而是极其糟糕。如果SARS是天灾的话,那今年的人祸也太多了。突发的"炒货事件",他们的公关部当时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而后面接二连三的"假茅台""洋禁果""原产国"到反让他们练就了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本领。
做为零售企业,品牌的社区形象非常重要。与沃尔玛的中规中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不同,家乐福的"灵活"所带来的副面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虽然今天它的商店由于先到者优势依然火爆,但是有谁愿意每天和一个面目狰狞的家伙打交道呢?而它的种种问题已经上升到"政府"层面,累教不改的坏毛病对它的扩张、收购、股权调整将可能会产生致命影响。"家乐福"在法文中是"十字路口"的意思,2004它需要慎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