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往往有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市场处于培育期与成长期时,品牌竞争往往表现得不够明显,这一时期的竞争一般会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渠道等方面,我们称之为产品竞争时代,汇源果汁就是在产品竞争时代,脱颖而出的一个专业品牌,并保持着数年来领跑果汁业的优良业绩,然而,当鲜橙多面世,炸开第一个果汁饮料的市场缺口,消费者为之倾狂时,汇源的品牌资源与市场优势,开始出现了松动……
凭什么是汇源?
我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答案,一个品牌从诞生、成长到成熟,贯穿于品牌发展里程之间,确保品牌的核心动力、竞争力与生命力的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后来我发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永远超前于市场半步,是保持品牌持久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可口可乐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进入中国之后,为了能深度渗透到中国的市场,不断变化着其品牌营销策略,尤其是其本土策略的推出,更体现了一个国际大品牌的长远眼光,以及对市场的包容精神。虽然握着泥阿幅的心情一定是怪怪的,但消费者喜欢,消费者喜欢,意味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与战斗力,意味着与时俱进,同时也意味着品牌的营销的成功。
汇源的成功,内部的核心要素,与可口可乐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那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执着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长远的市场眼光。这对于在果汁饮料还处于市场初期时,就能一直专注于果汁饮料的生产与销售,并一直保持着专业专注的品牌经营精神,是值得称赞的,我想这是汇源一路走来,过关斩将,一路提升的关键所在。
的确,九十年代初期,饮料行业还是碳酸饮料与纯净水、矿泉水的时代,国民对于饮料的需求还处于追求口味与好喝的消费时代。对于价格相对较高的纯果汁饮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个果汁市场还处于培育期,一些果汁品牌默默拓展果汁市场,汇源也基本上属于在这一时代,凭借产品质量与营销网络建设,取得成功的品牌之一。
诞生于1992年的汇源品牌,从一开始就专门致力于各种果蔬汁饮料开发、生产与销售,凭其稳健的经营与市场拓展,销售量节节攀升,加之在品牌建设初期,就注重走专业化的路线,同时配合较为先进的品牌营销手段,迅速在行业内取得了一席之地。一句“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专业性品牌诉求,使得汇源品牌在短短数年之间,就成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在同行业中名列第一。
汇源的品牌营销,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业绩,其成功的背后,除了专业专注的精神之外,还有以下两个要素不能忽视,它对于品牌的迅速崛起,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专业化的品牌路线
市场初期,人们对于果汁的认识,基本上还处于“专业消费”的阶段,在这一消费时期,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消费,一般都会比较理性,消费者购买果汁的潜在心里首选应是健康,其次才是口味。
汇源果汁恰恰迎合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潜在心理,所以它成功了。一直以来,汇源除了在技术上,走专业化路线以外,在品牌营销上,也采取了专业化路线。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多年以来,汇源一直以“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为核心要素,进行品牌资产的积累。
在处于发展期的果汁业,汇源的专业化路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在培养了一大批忠诚用户的过程当中,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市场发展期,专业化的产品生产与专业化的品牌打造,成了汇源初期成功的一张关键底牌。“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相对于当时的其它品牌来讲,成了汇源的差异化优势。
可以说,汇源用初期的品牌营销手段,打败了当时大部分并不太专业的靠产品营销的竞争对手,这正是汇源的超前之处。所以,以“汇源”为品牌名称的系列产品,如果汁产品系列、果蔬产品系列、甚至茶饮料系列,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尤其是果汁产品系列,更是如此,这大概与其一直倡导“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中路”有一定的关系吧。
2:大品牌营销计划
汇源在市场成长其的另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大品牌计划”。所谓大品牌计划,就是在市场发展期,真正称得上“品牌”的竞争对手稀少,品牌集中度很低,很少有品牌能够对汇源构成真正的威胁,而汇源也恰恰把握了这一市场时机,并以“汇源”为品牌名称开发系列产品,甚至包括茶饮料等,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虽然汇源一直以来,还没有达到对果汁业的垄断地位,但发展期对汇源能够构成直接竞争的品牌真是少之又少。
同时,加上汇源当时不错的品牌营销手法,更使得当时的一些竞争品牌无法与之抗衡。比如其为了突出品牌的专业性与健康的品牌性格,其运用了体育营销的手法,这时当时其它一些同类品牌做不到的。“八届运动会指定产品”、“中国游泳国家队专用饮料”、“中国跳水国家队专用饮料”的系列品牌传播与品牌运作,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
1998年,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市场产品竞争力调查中,汇源果汁获果蔬饮料类消费者心中理想品牌第一名,实际购买品牌第一名;1999年购物首选品牌第一名,荣获1998年"中国家庭爱用品牌"的称号。
此时的汇源真是如鱼得水,其大品牌营销计划,也如入无人之境,一杆“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大旗,插到哪里,哪里飘扬。其“汇源”大品牌下的系列产品,如果汁饮品、果蔬饮品、茶饮料、饮料酒甚至波萝冻、什果冻等系列产品,也都借“汇原”这一品牌大旗,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品牌知名度高以及品牌的专业化精神,使得在细分市场里几乎碰不到敌手的汇源,数年来一直顺风顺水,“大品牌营销计划”,似乎已成了汇源的成功法宝之一。
在汇源大品牌营销思想的指导下,汇源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行动。在北京顺义原有三四百亩厂区的基础上,征地1000多亩扩建生产流水线;在成都、上海等地投巨资新建大型的半成品加工厂和果汁灌装厂;与新疆屯河签订协议,共同出资8亿多元组建汇源食品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三峡果业集团合作投资6.6亿分五期在万州建设年加工200万吨的柑桔加工基地,这也将是亚洲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
经过一系列的整合扩张,“汇源”的“大汇源号”已初具雏形:目前已拥有11座水果榨汁基地和13个灌装厂,60多条生产线,占据国内近30%的市场份额。
不难看出,汇源的一系列市场动作,是要把汇源的“大品牌计划”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尤其是其生产能力与技术优势,似乎已开始向“行业垄断”的方向开始了大踏步前进了。“大汇源号”的提出,更显示了其扩张的野心。
看到“大汇源号”时,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泰妲尼克号”,也许这两者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却幂幂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原因吧。
的确,今天的果汁市场已基本走向成熟,消费者的需求导向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鲜橙多果汁饮料的热销,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
细分市场里出现了“敌人”,细分市场里出现了更强大的品牌,开始与“汇源”竞争了,这一竞争尤其以果汁饮料的出现表现得更为明显!可口可乐、百士可乐、统一、康师傅、娃哈哈、健力宝、大湖、茹梦已开始在细分市场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继茶饮料大战之后,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大品牌,来瓜分果汁市场,真的让专业市场里的老大“汇源”有点始料不及。也许,汇源的大的市场扩张动作,正是想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而进行的吧。然而,当“大汇源号”面对细分市场里如此之多的强劲品牌,对于在市场发展期一路走来,没有太多的做战经验,也未曾面对如此之多的强劲品牌,仅仅用一个“大汇源号”与其作战,能成功吗?当硝烟纷飞、战火已起时,还真的为“汇源”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