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把握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和经营环境变化基础上,为谋求长远,可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以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对企业的方针目标,方向,产品结构的选择及进行相应的企业经营资源分配时所须遵循的原则。
一,制订战略的原则
1.企业经营战略芦先贯彻和反映企业文化中蕴含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宗旨与价值观。
2.要符合企业的内在条件;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并营造新的优势资源。
3.企业战略要打特色牌,形成自身独特模式。其他企业战略模式只可供借鉴观照,不能盲目照搬。
4.战略要有前瞻性,要预测到未来规划期内社会,经济,科技,环境,人口,市场诸多方面的重大变化的影响,考虑相应对策,从而使战略有相当的适应性。
5。立足现有企业基础起步。战略目标订得太高,“可望不能及则变成空中楼阁;战略目标订得太低,“可望便可及”则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动力;适度目标是“可望跳可及”,企业在艰苦努力经过几个“惊险的一跳”后跃迁到高阶目标。
6.企业战略应划分为若干战略阶段和设定一些战略控制点,渐进式地逼近终极目标。在该进程中,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兼顾,既积极推进又稳妥,在这些因素约束下选择相对合理的发展轨迹。
7.制订企业发展战略事先要小心论证,要聚集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望,当然主要反映企业领导层的未来设想。必要时,可邀请社会有关专家参加战略制订或咨询企证。
8.企业战略体系一经确定或批准,则具有长期指导性,持久性,一贯性和严肃性。除非遇到不可抗力事件或末预测到事件的严重影响,一般不宜对发展战略频繁修改或调整。尤其反对“一茬领导一个调”,后任领导随意否定前任发展战略的现象。
战略制订要点
企业高层领导集体召开头脑风暴式的诸葛会,围绕企业的优点,弱点,威胁(风险)和机会,畅所欲言,而后进行详尽的综合,或罗列在SWOT四分图内。
为避免企业管理层可能的主观偏颇看法,太过乐观或太过悲观的心态,可借助外界专家顾问协助分析工作,力求获得客观公正的结论。
企业在明了现状基础上,进行企业历史演进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纵横比较和标竿学习之后,就要描 述未来景象,提出未来规划期的理想目标。
制订战略过程中,一般要拟订多套战略方案。可以设计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对这些方案筛选优化。
为增加战略适用性和弹性,在最终定稿的战略战略体系中最好有三套目标方案:
最高目标
中等目标
最低目标
确立战略目标和指标后,地未来理想值与现状间进行差距分析,找出消除差距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大限制因子和限制因素序列,指出相应的对策,据此提出企业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体系。
三,战略规划报告的撰写
1.编写原则
结构清晰,一目了然;
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简繁得当;
编排精致,装帧美观,阅读方便。
2.体例
一般分为:
前言(序言);
主报告(总体规划);
分报告:
专项规划(专题规划)
调研报告
背景材料(行业,产品,市场,竞争对手)
3.版本与保密
企业战略规划是企业的核心机密之一,谨防不经意的流失。
全套性完整的规划文本,包括原始资料,须在重要部门保存,控制印刷复印份数,仅在企业高层小范围传送。
邀请外界专家顾问参与论证规划所用的文本要及时收回。
为公关需要向传播媒介透露企业战略规划的,仅提供已删节的简单版本。
战略规划传导到下属部门,版本则以该部门业务相关的专项规划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