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基本理论 >> 正文
“头雁”的迷茫           ★★★ 【字体:
“头雁”的迷茫

作者:佚名     人气:28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我几乎不愿意相信,但一切都在发生。
    就在我们欢呼中国企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与成功时,每个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似乎都在经不起夸奖中应声落地。
    于是我们开始看到对海尔的质疑,尤其是对其国际化真实意图的质疑;
    我们开始看到联想的内部开始出现不协调的音符,“联想不是家”充满了无奈与悲凉,而在其背后是企业战略上的反思;
    我们开始看到《华为真相》、《走出华为》等书籍登上畅销书之列,但似乎“华为的冬天”总是那么的漫长,没有结束的时候;
    我们开始看到长期在质疑声中红旗不倒的德隆,短短数日蒸发百亿市值,终还是没有走出“郎咸平们”的“魔咒”;
    我们开始看见超期服役的赵新先戎马一身,最终还是在三九的高额负债的阴霾中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如今是否正在经历着另一种考验。
    中国企业的“头雁们”迷茫了,
    高度、方向、参照物的缺失让“头雁们”正在产生对前行的疑惑。
    “头雁”选错了参照物
    对雁群来讲头雁就是方向,那对于头雁来讲什么是方向?
    建国初期我们热血沸腾,高喊口号要“赶英超美”,结果在激情之后我们又重新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近二十年中国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向前飞奔,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又在油然而生。于是我们的一些企业在“捆绑”中形成了看似规模空前的航母舰群,结果我们在海上不要说是应战,但是抵御寒冷的海风就让我们的船板吱吱作响。
    海尔曾经认为自己在国内市场已是一跻绝尘了,于是迅速吹响了雄霸世界的号角,但回头看看国际化中最主要的中国市场,他曾经为之自豪的多少领域已很难在行业“三甲”中找到海尔熟悉的名字。于是2004年号称只打价值战的海尔祭出了降价的武器;
    联想曾经认为自己在国内打造的PC王国地位牢固,于是将一个新联想呈现给世人成了少帅杨元庆梦寐以求的事。但没有想到就是短短两三年的光景,国际巨头戴尔攀上亚军的平台直窥冠军宝座,即使为业界所不看好的价格杀手神州也已攀上老三的地位。联想忽然发现自己曾经认为的诸多优势已荡然无存。
    我们的头雁曾是那么的优秀,甚至现在也还是很优秀。
    为什么头雁最为珍贵的能力——方向感与平衡感在顺利中消失了?
    原来我们的头雁忽然在一种思潮的影响中选择了一种参照物——世界500强。
    我们的民族太喜欢获奖了,即使排位也十分热衷。
    海尔要进500强,于是他开始学习GE的模式,希望通过产经结合获得爆发式的发展;
    德隆要进500强,唐万里不止一次的向媒体表达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先锋的强烈愿望;

    还有谁?只有又一定规模的企业纷纷亮出了自己挺进世界500强的时间表。我们的民族历来是有志的民族,但我们如果仔细看看头雁们选择的参照物不过是一种“海市蜃楼”。由于目标选择的虚无,原本能够合理分配体力的头雁们开始透支自己的体力储备,因为世界500强最后一名的销售收入成了企业可悲的追求目标。于是为大而大、为快而快的种种行为与思潮充斥在企业的决策高层。
    能够在我辈身上实现民族复兴的热血让我们许多企业家忘记了“企业就是长跑”的理念,新一轮的“大跃进”正在已另一种方式书写。
    “头雁”迷信了经验
    头雁是成功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在雁群中脱颖而出。
    头雁选择迁徙的线路了然于心,因为他曾经一次次带领雁群南来北往毫无差错。
    但是随着人类各种活动的加剧,世界在逐步转暖;恶劣性的气候出现的频次也越来越高,于是环境对头雁的经验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经验正在成为头雁带领雁群由安全走向危险的致命武器。
    柳传志先生目前在联想控股操盘,据称其要利用还有光热的热情“孵化”出若干个有着联想高速增长基因的“新联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柳先生现在不是在经营企业而是在研究企业遗传工程,但据了解目前其下的七、八家企业还没有成功产下“多利”。
    赵新先先生也曾是企业快速扩张的高手,三九著名的扩张方法“三派一给”曾让学习者直呼佩服。但当赵先生开始沉迷于自己的高速扩张所带来的喜悦时,曾经通过产品与市场获取成功的经验似乎也被资本的力量无情的抛弃了。
    最近一个朋友写了一本新书——《弱势品牌营销》,其中在自序中引用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一段话: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长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中国的许多“头雁们”,总是认为“事事皆其所已经者”,因此总是希望简单的克隆成功。只是可惜成功恰恰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需要企业永远保持着一种“事事皆其所未经者”的创新意思去探索新环境中的新方向。
    “教父”的副作用发效
    头雁的作用对于雁群来讲是巨大的,但是在作用巨大的另一面就是破坏力巨大。
    因为头雁的存在,促使了雁群的盲目;
    因为曾经的成功,促使了头雁的崇拜。
    当一个不再质疑头雁方向感的雁群,有可能产生多么大的成功就会促生多么大的失败。
    在企业中,近几年有一种称谓在兴起——“企业教父”。
    “教父”,这个起源于教堂却兴起在黑社会的名词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领袖者在群体中的权威性,同时也来有一种很强的对异端的扼杀之气。在动物界其实很难有“教父”存在,为获得交配权雄性动物间激烈博杀,最终强壮的基因获得了延续的权利。但在人类中树立权威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与运动。

    中国企业发展的二十年诞生了很多“教父级”的人物。
    海尔的张瑞敏、长虹的倪润峰、TCL的李东生、万科的王石、联想的柳传志、三九的赵新先、华为的任正非……
    这些领袖级的人物几乎成为了企业的另一种不可替代的符号,他们是企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再要武断一点可以讲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些企业的今天。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些细节:
    超期三年服役的赵新先在退下来之前曾提议让原三九的高管接位但遭到拒绝,三九不得不在迅速更换“头雁”中迷失一段时间;
    倪润峰曾经“交棒”到赵勇手中,由于经营业绩不突出,赵勇调离,倪润峰再次升帐。但是岁月不饶人,倪润峰还能超期服役多久?
    柳传志曾在“年轻人,未来看你们的了”的话语中“交棒”给杨元庆,可至今仍有记者不停的追问:现在的联想究竟是不是还是柳传志时代的联想?
    张瑞敏年近退休、倪润峰年近退休、朱江洪年近退休……
    中国的“头雁”似乎只会“独跑”,不会“接力跑”。
    历经二十年飞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在成长中成就了“教父”,但能否在未来的二十年中走出“教父”的阴影?
    如果我们长期生长在“教父时代”,我们将会执著的认为“教父”会安排我们的一切,而这种放心的危险在于我们在竞争中放松了团队中每个个体的防御功能。
    “头雁”迷茫了,因为我们的企业都有了太多的历史。
    把握住每一次飞行将是我们不得不提醒自己与团队要做的工作。

作者:黄江伟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